“拗九粥”暖胃更暖心2012-2-13 10:30 来源: 每周文摘·健康生活 共 0 条评论
小编的话:“拗九节”快到了,祝长辈们健康幸福!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传统的“拗九节”。 福州人认为,逢“九”不顺利。所以,这天要为家里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煮“拗九粥”与太平面,以祈其逢凶化吉,平安地跨过“九”的门槛。 哪怕家里没有岁数带九的人,家家户户也会一早开始煮制拗九粥,用来祭祖、馈赠亲友,更重要的是孝敬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出嫁了的女儿,这一天要把“拗九粥”送回娘家,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以示其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及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拗九粥里藏了啥? 每一份拗九粥配方里含有:大米70g;糯米30g;红芸豆10g;花生10g;莲子5g;赤小豆、红枣、葡萄干各7g;龙眼5g;枸杞3g;马蹄2粒(约50g)。 熬制时,可以先将红芸豆、花生、赤小豆等不易熟的原料煮一会,再按正常煮粥的方法熬制就行。起锅时,按每个人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 糯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与大米配比后,又不会太粘腻。莲子、枸杞、龙眼等,又都是可以入药的食材,几种食物相互混合,在这个寒气逼人的早春,有“养肾防寒”的效果。 记者小记:养父母之心 清朝一首名为《孝粥》的诗写道:“怀橘蒸梨意不同,一盂枣粟杂双方。年年报哺同乌鸟,此意榕城有古风”。 如今,大多数老人的生活不缺衣食,对他们来说,儿女奉上的一碗甜粥,暖心作用远甚于暖胃。 中医认为“养生先养心”“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这都说明,如果儿女希望父母健康,更该滋养他们的心。一个时刻感受到子女的孝心,总能感到幸福的老人,离健康一定更近。 趁着拗九节,陪父母坐坐、聊聊,这才是节日的真正含义。 |
|
来自: 活到老学到老8... > 《生活在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