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性格之——“面子”

 平和的面对人生 2012-04-12

    “面子”,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因为好像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很多。但近年从外国人的嘴里,有时也听到这两个音,他们似乎在研究。他们以为这是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懂,然而是中国精神的纲领。

   “面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想还好,一想可就觉得糊涂。它像是很有好几种的,每一种身份,就是由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 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不怕“丢脸”,便是“不要脸”。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而 “丢脸之道”,则因人而不同,例如叫花子在路边赤膊做虱子,并不算什么,但是其他人也这样,那就“丢脸”了吧!但叫花子也并非没有“脸”,不过这时不算 “丢”,这一条“丢脸”律,是适用于上等人家的。这样看来“丢脸”的机会,似乎上等人比较多,但也不一定,例如那个老百姓偷了一包钱,被人发现,是失了面 子的,而上等人大捞一批金珠珍玩,却仿佛也不见得怎样“丢脸”,况且还有其他改头换面的办法。

    谁都要“面子”,当然也可以说是好事情,但“面子”这东西,却实在有些怪。要“面子”也不一定是好事情————但我并非说,人应该“不要脸”。况且,要 “面子”和“不要脸”实在也难以分辨。不是有个笑话么,一个绅士有钱有势,人们都能够和他攀谈为荣,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混混,一天高兴地告诉别人“他和我 讲过话了!”,人们问他“说什么呢?”小混混说“我站在他门口,绅士出来了看到我说‘滚开去!’”当然这是笑话,是形容这人的“不要脸”。

    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长谷川如是闲说“盗泉”云:“古之君子,恶其名而不饮,今之君子,改其名而饮之。”也说穿了“今之君子”的“面子”的秘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65ee10100dwov.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