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传的基本规律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4-13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2008理综北京巻)4、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2008江苏高考生物试卷)13.人类Rh血型有Rh+ 和Rh- 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控制。Rh+ 的人有Rh抗原, Rh- 的人无Rh抗原。若Rh+胎儿的Rh抗原进入Rh- 母亲体内且使母体产生Rh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Rh- 母亲又怀一Rh+ 胎儿,下列对这两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父亲的基因型是显性纯合子或者杂合子,两个胎儿的基因型一定是杂合子;第二次免疫强烈)

①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    ②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不一定相同

③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相同  ④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严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08上海高考生物巻)6.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A.AaXHXH         B.AABb    C.AAXHXH      D.aaXHXh

(2008上海高考生物巻)17.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4                             B.1/2

C.3/4                             D.1

(2008上海高考生物巻)30.丈夫血型A型,妻子血型B型,生了一个血型为O型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一个与丈夫血型相同的女儿的概率是

A.1/16                            B.1/8

C.1/4                             D.1/2

(2008海南高考生物巻)19、人的i、IA、 IB 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表现为O型血,IA IA获IAi为A型血,IB IB获 IBi为B型血,IA IB为AB型血。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

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C、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至少有可能是A型血

D、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

【实验十一】性状分高比的模拟实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08理综全国卷Ⅰ)3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

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茵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子一代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发生性状分离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可以,子一代杂合子,子二代将出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绿苗松穗白种皮为隐性纯合子,一旦出现就可以稳定遗传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紧黄 紧白 松黄 松白=9  1

(4)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绿苗紧穗白种皮,基因型为 aaBBdd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现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AabbDd ,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答案(1)不是  因为F1植株是杂合体,F2代性状发生分离

(2)能  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能分离出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黄种皮=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 aBBdd     AabbDd      母  

(2008理综重庆巻)31、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

⑴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段与 质粒 结合成重组DNA,并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

⑵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 29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⑶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 内含子 ;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 5000 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 外显子 

⑷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⑸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①     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组合一  BbDd X BbDd                 

组合二  Bbdd X bbdd                 

组合三  BbDD X DD(Dd/dd)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8/9

答案:⑴限制酶(或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或质粒)

⑵29

⑶内含子;5000;外显子

⑷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①组合一:BbDdU(或BbDd×BbDd)

组合二:Bbdd、bbdd(或Bbdd×bbdd)

组合三:BbDD、BbDd、Bbdd (或BbDD×BbDD、BbDd×BbDD、BbDD×Bbdd、)

2008高考广东生物)33.(8)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BT同时存在

B_T_

T存在,B不存在

bbT_

T不存在

(B_ttbbtt)

性别

雌雄同株异化

雄株

雌株

(1)               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B bTt_,表现型为_雌雄同株异花_F1自交,F2的性别为_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_,分离比为__934_.

(2)               基因型为__bbTT_的雄株与基因为__bbtt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               基因型为_bbTt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bbtt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答案:( 1 )  F1的基因型为B bTt, 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F1自交F2的性别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分离比为:934

    2 基因型为bbTT 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bbTt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雌株,且分离比为11

(2008江苏高考生物试卷)28.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答案:(1)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AbD、abdAbd、abD  (3)A、a、b、b、D、d  (4)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2008理综山东卷)26.(19分)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      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在 AA× 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        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           

  (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                       

c.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                      

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答案:(1)4     aaBb  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

(2)13或11     正常或矮生

(3)Y

  Y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比X突变体可能更多(或:X突变体的蛋白质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Y突变体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基酸后都改变)。

(4)①答案一:

b.通过转基因技术,一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二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

c.测定两个实验组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答案二:

b.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答案二中b和c次序不做要求)

②与对照比较,正常植株在A基因表达被抑制后,赤霉素含量降低,株高降低;与对照比较,A基因在矮生植株中过量表达后,该植株赤霉素含量增加,株高增加。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008理综宁夏巻)29.(23分)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基因型是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Ⅱ.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液中蛋白质析出的种类和总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茺(%)

析出的蛋白质

15~20

23~30

25~35

38~40

甲蛋白

乙蛋白

丙蛋白

丁蛋白

 

 

请据表回答:

(1)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      

(2)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        

(3)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是        

(4)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

(5)如果蛋白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铵。用半透膜能除去析出物中酸铵的原理是        

答案:Ⅰ.(10分)

4;AaBb;AaBB;AABb;AABB(每空  分,共  分)

Ⅱ.(13分)

(1)20

(2)甲蛋白、乙蛋白、丙蛋白

(3)不能                乙蛋白和丙蛋白析出所需的硫酸铵浓度范围有重叠

(4)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其浓度达到35%(或35%≤硫酸铵浓度<38%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浓度),分离析出物与溶液,保留溶液。取保留溶液,再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硫酸铵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40%(或40%以上),分离析出物与溶液,析出物即为丁蛋白。

(5)半透明膜是一种选择性透过膜,只允许小分子的硫酸铵通过,不允许大分子蛋白质通过。

(2008理综四川巻) 31.(l8分)

    已知某植物的胚乳非糯(H)对糯(h)为显性,植株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某同学以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糯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母本植株上获得的F1种子都表现为非糯。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长出许多F1植株,然后严格自交得到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都出现糯与非糯的分离,而只有一株F1植株(A)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可见这株F1植株(A)控制非糯的基因是纯合的。

    请回答:

    (1)从理论上说,在考虑两对性状的情况下,上述绝大多数F1正常自交得到的F2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

(2)据分析,导致A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F2植株的抗病性状,因此需要对F2植株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F2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糯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F2植株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同学以纯合的糯抗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父本,进行同样的实验,出现同样的结果,即F1中有一株植株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则这株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l)9  4

  (2)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全部感病(或非糯感病)    HHrr

抗病和感病(或非糯抗病和非糯感病)   HHRR    HHRr   HHrr

(3)基因突变 HHRr

2008广东理科基础)45.两对基因(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34    B14    C316    D116

2008广东文科基础)72.两对基因(A—a和B—b)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

  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是

  A.1/4    B.3/4

  C. 7/16     D. 9/16

(2008上海高考生物巻)10.据右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答案:A

(2008海南高考生物巻)22.(10分)

芽的分生组织细胞发生变异后,可表现为所长成的枝条和植株性状改变,成为芽变。

(1)为确定某果树枝条的芽变是否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可用            观察正常枝条与芽变枝条的染色体数目差异。

(2)桃树可发生芽变。已知桃树株型的高株(D)对矮株(d)显性,果型的圆(A)对扁(a)为显性,果皮毛的有毛(H)对无毛(h)为显性。现从高株圆果有毛的桃树(DdAaHh)中,选到一株高株圆果无毛的芽变个体(这一芽变是由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在不考虑再发生其他突变的情况下,未芽变桃树(DdAaHh)测交后代发生分离的性状有                   ,原因是                         ;芽变桃树测交后代发生分离的性状有                    ,原因是                   

(3)上述桃树芽变个体用枝条繁殖,所得植株群体性状表现如何?请用细胞分裂的知识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10分)

 (1) 显微镜(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 株型、果型、果皮毛(3分) 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都是杂合的(1分)      株型、果型(2分) 只有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杂合的(1分)

 (3) 高株、圆果、无毛(1分)。因为无性繁殖不经过减数分裂,而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完成的(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