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秘方文建明的肝癌秘方四川骡二摘编 2003年秋天,文建明的同事发现他有些不对劲,经常不由自主地用右手按着肝区,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工作,有时还突然流起鼻血来。同事们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却始终没抽出时间去看过病。 2005年6月某日文建明连续工作近10个小时。由于劳累过度,加之天气灼热,他肝区疼痛难忍,鼻血流了好几次。后来,为了阻止流鼻血,他将餐巾纸裹成指头大的“塞儿”,堵住两个鼻眼,张开嘴巴出气。当地村组干部和群众劝他回去看病要紧。他却执意坚持把事情全部办好,才和大家一起离开。之后,在同事们的反复劝说下,他才来到南充,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中期。医院和同事们都劝他住院治疗,但他心里总是装着工作,只抓了几副中药,又匆匆回到镇上去了。 2005年10月,文建明到县上参加会议。中途,他感到头晕无力,腹胀腹痛,脚和小腿都浮肿了,实在坚持不住了,他才一个人强撑着,到县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晚期肝硬化并发肾功能衰竭。这时,他才不得不住院治疗,病情稍好又离开了医院。文建明的病,引起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上级组织和同事的再三劝说下,文建明才同意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治疗。 经华西医院专家会诊,文建明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检查结果一出来,大家都惊呆了。所谓“癌症”,是指生物体细胞由于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变成恶性增生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患癌症的病人达千万之多,尤其是肝脏恶性肿瘤,是癌症中最凶险的一种。凡患肝癌的病人,如不及时手术和治疗,最多生存期不到一年。也可以说,谁要是患了肝癌,就等于判了“死刑”,只是拖延的时日长短而已。据说有个干部,查出自己患了癌症,人一下子就“垮”了,两三个月就魂归西天。有个乡镇干部,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时,顿时脸色煞白,犹如五雷轰顶,眼前昏暗无光,身心全部瘫痪,还没进入治疗程序,就自个儿被吓死了! 文建明的妻子和陪同人员,担心他承受不了这个沉重打击,对检查结果高度保密,哄他说还是肝硬化,住几天院就会好的。细心的文建明早有预感,看出了不祥之兆,反过来劝慰妻子不要着急,只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 怕死求生是人的本来欲望,古今中外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文建明却与其它癌症患者迥然不同,面对死神的凶恶索命,他显得从容不迫,丝毫不向死神低头,而是勇敢地向死神发起挑战! 随着病情的恶化,鸡蛋大的肿块坚硬如石,疼痛如针刺一般,有时还要屙血尿。他以顽强的意志,接受了“海扶刀”手术。由于他心里时刻挂念着镇上的工作,常常不按医生要求卧床静养,护士多次说他是个最不听话的病人,先后向陪护人员提了好几次意见。 “海扶刀”手术后,文建明病情反而加重了,全身浮肿,面色青紫,酸软无力,十分虚弱。主治医生认为他已病入膏盲,把他当成了“炭圆”(烫手的意思)。肝病科推肾病科,肾病科推肝病科,都想“踢皮球”,推脱了事。这时,主管医生向文建明家属建议,把病人接回去算了,用中药治疗,生活开好点,让他多享受几天。他妻子知道这片“好意”,更知道把病人接回家去意味着什么。文建明却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可以不呆在医院里了,可以一边吃药一边工作了。 在妻子陪同下,文建明来到重庆中医疑难杂症研究所,接受中医治疗。他一边治病,一边用手机指挥工作,人住在医院里,心里全想的是镇上的事。妻子和同事都知道,要是叫他放下工作,住在医院安心养病,好像要他的命似的,他说啥也不会答应。他甚至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无论何时,哪怕重病住院,只要一说起工作,他就两眼放光,他就来了精神,仿佛比吃药还管用。 躺在病床上的文建明,身体虚弱,食量大减,体重由65公斤骤降到45公斤,苍白的面容夹杂着一种菜青色,双腿浮肿,脚背用指头按去,一按一个窝坑儿,连穿鞋也困难,但他仍时刻思考着镇上的工作,没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 文建明时刻想着工作,病情稍微好转,就提着一大口袋中药,匆匆回到营山。 没过多久,文建明病情加重,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突然,他从电视上得知,四川汶川发生了“5。12”特大地震!他不顾医护人员再三劝阻,于5月13日火速赶回镇上,指挥抗震救灾.文建明不顾自己的病痛,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他的倡导下,城南镇组织了“心心相连、共渡难关”的捐款活动,他把自己准备看病的2000元全捐了。妻子知道后,心疼地说:“老文呀,你把那点钱全捐了,只有我去卖血给你筹医疗费了,你还要不要命啊!”妻子一席话,反而启发了文建明:“对,你身体还可以,没有钱捐了,可以去献点血”。在他的动员下,妻子钟玉珍果真去献了200毫升血。 文建明有次早晨七点上班,到凌晨两点多回家,连续工作19个小时。一个肝癌患者,这样奔波劳累,简直是为了工作在拼自己的性命! 文建明身患绝症,本应住院治疗,本该休息静养,而他却置病痛于不顾,置死亡于度外,拼命与时间赛跑,顽强与死神抗争,日夜为工作奔忙,时刻为群众操心,充分表现了一个人民公仆的爱民情怀,生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钟玉珍感到最心痛的,就是文建明把身体累病了,并患了“不治之症”。在陪文建明住院期间,她当面要耐心宽慰他,背后却躲在一边哭了好多次,生怕他丢下她们母子俩,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当医生把他当“包袱”,东推西推时,她毅然作主,把文建明陪到重庆去,找中医治疗。文建明幺爸文先昌采取中药、粉药、丸药“三管齐下”,使文建明的病情得到了一定控制,食欲和体力也有所恢复。 文建明病情稍好,就匆匆回到营山,坚持天天上班,没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县委领导对文建明很关心,叫他以养病为主,注意休息。可他就是做不到,白天去上班不说,晚上还要去办公室处理公务,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钟玉珍看到眼里,急在心上。她晓得劝他少去上班是不可能的,就千方百计关心他,照顾他。他们每次去重庆看病后,都要到药市去批发几麻袋中药,而今中药堆了大半间屋,好像开药铺。为了配药方便,减少对别人的麻烦,她专门买了一杆药秤,每次都是按方称药,成了他的“专职药剂员”。每天早晨,她五点多钟就要起床,为他熬中药,煮骨头汤稀饭,既要保持饮食清淡,又要注意营养搭配,还要保证他按时上班。上班前,还要给他熬好一罐中药,装进一个塑料瓶子,带到办公室里去喝。当别人看见时,文建明便笑称自己像在喝“牛药”。县城外西街名老中医文圣谋,对文建明忘我工作精神极为赞赏,多次为他诊脉看病,精心治疗,成了他勇斗癌魔的“保护神”。 久病成良医。文建明在与病魔顽强斗争中,深切感到中医治癌的神奇疗效。在治病期间,他看了不少中医经典,认为“扶正祛邪”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病方法,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按照这个方法,他专门选择了人参、黄芪、枸杞、大枣、当归五味常用中药,在家熬制“五味健身汤”;每天坚持用药汤煮鹅蛋或鸭蛋“荷包蛋”,服用之后,感到病痛缓解,食欲增加,精力旺盛,免疫功能明显增强。不少中医知道后,都说他这个方法经济实用,很有创意,可以借鉴,值得推广。 文建明的最大心愿就是:想再活两年,多为镇上做点事情,让各项工作再上个新台阶,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 这就是一个肝癌患者的最大愿望!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 这就是文建明的抗癌秘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