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线菌病的治疗方法

 寂静的感觉 2012-04-13
 
 

放线菌病
( Actinomycosis)
放线菌病是由多种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以形成特异性的肉芽肿并
伴随化脓为特征,牛最多见。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伊氏放线菌、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等。
它们通常寄生于动物口腔、咽喉部黏膜、扁桃体和皮肤上,也存在于被污染的饲料和土壤中,
皮肤或黏膜发生损伤时,病菌可经破损部位侵入深部组织,引起感染发病。猪常发生于乳
腺、耳壳等部位,牛主要侵害下颌骨、唇、舌、咽、齿龈、头颈等部位,马多发生精索硬肿,骆驼
多表现慢性肺感染,常引起恶病质,以死亡告终。
动物的放线菌病,尤其是牛下颌骨的放线菌病和“木舌头”的症状比较特殊,较易诊断。
本病的治疗应以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相结合。早期可用手术切除,或切开后引流,填塞
碘酊纱布或撒布碘仿磺胺粉,每日换药1次。
【处方1】 ①10%磺胺醚,伤口周围注射。②碘化钾,成年牛5- lOg/日,犊牛2- 4g/
日,内服,连用2-4周。
【处方2] 10%碘化钠,50 - lOOml,静脉注射,隔日1次,共3-5次。
【处方3]大剂量长时间使用下列抗生素配合治疗: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林可霉
素、链霉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