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现代医学认为结肠炎是由感染,自身免疫性因素遗传,神经精神等因素造成的结肠炎性改变。 一、什么是慢性肠炎? ①现代医学认为结肠炎是由感染,自身免疫性因素遗传,神经精神等因素造成的结肠炎性改变。 ②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痢疾”范畴,多由饮食不节、精神刺激、感受四时疫情,治疗不当、迁延日久、寒湿热三邪蕴结而成,病程日久、反复发作、顽固难愈、易转癌变,临床统计转癌率高达5%-10%以上。 二、中医治疗: 多采取温肾运脾,活血理气,涩肠止泻,调理胃肠。 【方剂】 :姜莲养肠汤 【处方】 :干姜3克 毛姜10克 阿胶10克 旱莲草20克 当归10克 黄连6克 白术10克 木香6克 防风6克 炙甘草6克 【功能】 :燮理阴阳 ,祛邪厚肠止泻。 【主治】 :慢性腹泻 (慢性结肠炎等 )。症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 ,大便溏薄 ,日二三次 ,夹赤白粘液 ,腹痛隐绵 ,按之不减 ,形体消瘦 ,四末不温 ,神疲倦怠 ,纳谷不馨 ,脘腹不适 ,口干粘或苦 ,不甚喜饮 ,舌质淡红或暗红 ,多细裂纹 ,苔薄白微腻 ,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用法】 :每日 1剂 ,头煎 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 ,早晚 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炖烊化 ,分 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 ,可以上方剂量比例 ,研末 (阿胶烊化 )为丸 ,每服 10克 ,日二次空腹吞服 ,以资巩固 ,以 2-6个月为宜。 【方解】 :慢性腹泻 ,机因复杂。因其经久不已 ,阴阳亏虚 ,精血不足自不待言 ;气血郁滞 ,寒热湿浊壅遏不化更为习见。本方以干姜、白术、炙草温中健脾益气 ,合补肾温阳 ,暖土止泻之毛姜温补脾肾 ,煦养肠腑 ;阿胶、旱莲、当归滋阴清热养血 ,其中阿胶必不可少。毛姜、当归尚能活血行血 ,与行气止痛之木香为伍 ,可使郁滞日久之肠腔脉络流畅 ,气血通运 ;黄连清热泻火 ,燥湿厚肠 ,与辛热之干姜同用 ,久结之寒热可得清散 ,内困之湿浊亦能于苦辛通降中消化 ;更佐风中润药之防风 ,升散调运于胃肠间 ,使补而不滞 ,滋而不腻 ,结者能散 ,郁者能达 ,醒脾悦胃 ,活泼气血 ,若此气血两调 ,寒温并投 ,壅遏之客邪可消。 【加减】 :湿热偏盛者 ,加马齿苋 30克 ;便血或赤冻多者 ,加地榆 10克、鸦胆子 (每服 15粒 ,去壳吞服 ,日 2次 );阴虚偏甚 ,污量多者 ,加乌梅 20克。 【按语】 :凡慢性腹泻属上述机理者 ,投之奏效。然效方之效全在紧扣病机 ,随证化裁 ,如只按图索骥 ,胶柱鼓瑟 ,效方未必即效也。临床运用应掌握其辨证要点 :以病程久远 ,形体消瘦 ,面容憔悴 ,腹痛隐顿 ,按之不减 ,畏寒肢冷 ,唇红口干 ,不甚喜饮 ,便泻鹜溏为主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