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会创立地点考

 黄甲龙 2012-04-13
天地会创立地点考
  

方道金
  

  天地会也称洪门,其分支有三合会、三点会、小刀会等,是清代民间一大秘密会党。天地会在反抗清王朝封建统治和支持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中,起过很大的作用。然而,对于它的研究,自从英国人米恩博士(Dr.Mi1ne)于公元1826年,在《皇家亚洲学会学报》卷一发表题为《一个名为三合会的中国秘密结社》①一文以来,历经一百六十余载,我国历史社会学界对于洪门起源问题,依据洪门内部流传下来的秘籍如《会簿》等,进行多种的探索,所得的结论,不尽相同,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秦宝琦教授,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即原故宫明清档案部,发现了二百四十余万字的清政府镇压天地会的皇帝上谕、军机处录副奏折、外纪簿等档案官书②。这些极为珍贵的清廷档案的发现,大大推进了天地会起源问题的研究。
  天地会起源,包括创立者、创立时间、创立地点及最初宗旨等诸多问题,其中创立地点尤其重要。本文即就天地会创始地点问题,从文字记载和实地考证等方面试作考辨,作为该会起源的史学研究的一个刍见。
  天地会创立地点,有多种说法。有台湾说,福建说和闽海一带或东南沿海说等。温雄飞认为,天地会起源地点在台湾③。黄玉斋认为,天地会创立于台湾金台山④。《汉留全史》说天地会创于台湾金台山明远堂⑤。帮会中人所指的《海底》,则说天地会为郑成功在台湾所创立⑥。持台湾说的,尚有连横、后来改变观点的萧一山先生以及蒋君章、池宗宪等人。
  陶成章算是国内较早研究天地会历史的人。他在《教会源流考》一文中,认为天地会是郑成功所始倡,但创立地点却是在福建⑦。
  章炳麟认为,天地会为明遗老或郑成功所创立,地点在“闽海之滨”。或“天地会自福建来”。⑧
  对天地会创立地点问题持上述各种观点的人还有不少,以上仅举有代表性的数例而已。
  由于近十几年来,有关郑成功的档案史料及大量清廷档案官书的发现、整理和出版发行,大大帮助了对上述各种观点进行评估和研究的工作,并有利于天地会创立确实地点的探索,从而得出较可靠结论。
  福建整理出版的二种郑成功史料,⑨⑩并未见有关郑成功创立天地会或同天地会有任何联系的记载。郑克塽于康熙二十二年降清是和平实现的,郑氏政权的全部机构及其档案文书由清政府接管。至今未发现郑氏的档案文书中有牵涉到天地会的记载。台南出生的许地山先生(1893~1941年)也认为:“在台湾人的传说中,没有提到(陈)永华有什么秘密社会的运动,所以这事还须待证明。”(11)由此可见,台湾以郑氏政权期中,不存在天地会组织。福建的连立昌先生也认为,郑成功等人于明末清初创立天地会之说,无史料可证,更主要是,自顺治至康熙朝近八十年间,所有反清起义的义军,并未见打出天地会名号。就连康熙六十年台湾朱一贵起义,也非天地会所为。(12)所发现的二百四十余万字清政府镇压天地会的档案文书,其中并无郑成功与天地会关联的记载。而清代天地会名称的首次出现,是在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时的事。清代档案记载,台湾的天地会,是由漳州府平和县人严烟于乾隆四十八年从漳州府传入的。(13)可以说,从明末历顺治、康熙、雍正各朝至乾隆朝初期,有涉及会党的记载,至今未发现有天地会的名称。因此,明末清初明朝遗老或郑成功创立天地会于台湾之说,未可确信。至于秘籍所载天地会于康熙甲寅或雍正甲寅创立之事,应作为创立时间问题留待另题探讨。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天地会起源于“闽海之滨”或“自福建来”等,则所指地域过于广泛,不够具体,仅是一种线索性的泛见。
  天地会创立地点的可靠文字记载,来源有两种:一是清政府档案官书;二是天地会内部流传下来的秘籍如《会簿》等。
  第一种文字记载表明,乾隆五十一年末,清政府从台湾天地会林爽文反清起义开始,首次花了一年多时间,在福建、广东及四川等省追查天地会根源。当时被捕的天地会骨干,如最早在台湾被捕的林爽文,执旗副元帅杨泳即杨振国供称,据在台传播天地会的严烟说,天地会根在大陆,是由广东洪二房和尚同一个姓朱的起会的,地点在后溪凤花亭,不知何府何县地方。(14)乾隆帝于乾隆五十二年正月二十日下旨给两广总督孙士毅,饬其在广东追查杨振国所供的后溪凤花亭地点及洪二房和尚和朱姓等。(15)孙土毅在追查过程中,查获广东饶平县人许阿协,系乾隆五十年十月在福建平和县加入天地会;又获饶平人赖阿恩、林阿俊、涂阿番三人,均是在漳州地方入会的。(16)于是乾隆帝认为,闽省早已有天地会,尚不止台湾一处有之,案久必人多,地方官不能再姑息养奸,必须查明惩办。(17)于是在三天内连下三道谕旨,饬其在闽省包括台湾和江西省缉捕天地会人。严烟被捕后,又供说据传闻天地会是在“四川起会”。孙士毅接上谕后,会同广东按察使姚棻,遍查惠州、潮州和嘉应州,并无凤花亭其地和洪二房和尚及朱姓其人,连后溪在何处也茫无所知。(18)嗣后,四川总督李世杰亦奏称:“臣蒙皇上天恩,前此陈臬川中,在川共有八年有余,一切风土民情,时加访问,并未闻有天地会名目。四十八年间复荷鸿慈,擢授四川总督,到任以后,惟恐各该地方有暗立名会,煽诱愚民之事。复遣妥人到处查访,实属安静。本年调任以来,又密加稽查,并无天地会名目。”(19)这就是说,清政府地主官员否定了在广东和四川创立天地会之说。
  乾隆五十七年,据福建同安县洪塘乡天地会人陈苏老、苏叶供称,广东惠州府石城县(一说博罗县)高溪地方有人传会。(20)清政府第二次饬署理两广总督郭世勋,遍查惠州的石城、博罗二县。其结果是:石城县“并无高溪地方”,博罗县“邑内并无高溪地名、庙名”。(21)因此乾隆帝也认为“自系从前陈苏老等信口妄供”,并下旨给闽浙总督伍拉纳:“即将续获之犯分别拟结,不必更事搜求,辗转咨缉。(22)
  清政府第二次在惠州的搜查是多此一举。因为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由于天地会人陈丕的出卖,清福建当局已查到:漳州府漳浦县高溪乡观音亭,是天地会首次传会收徒的地点。(23)(24)而当局极力查找的天地会创立地点高溪庙,因当地人对该处都称“顶庙”和“元帅爷庙”而不叫高溪庙,因此,未被查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的奏折原件在台北、副本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即闽浙总督和福建巡抚徐嗣曾于乾隆五十四年四月十六日,上乾隆帝的《为审明会匪陈彪等切实根由定拟具奏》(25)的奏折,该折对天地会起源及其早期活动和传入台湾始末作了详细的总结。奏折说:“天地会业经查明起于提喜,该犯俗名郑开,僧名提喜,又名凃喜,义号洪二和尚。”“臣等查提喜于乾隆二十六年倡立天地会名色,……于乾隆二十七年即在高溪观音庙传播天地会。”这个奏折确实是件重要史料,它披露了天地会的早期秘密,使天地会起源研究有史可据。
  文字记载的第二种,是天地会内部流传的秘籍,如《会簿》等。历史学家萧一山先生于本世纪30年代留学英国时,从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录到一大批该院收藏的天地会手抄秘籍资料,集记于《近代秘密社会史料》(26)一书中。其中《洪门小引》一篇记载:“启自甲寅年吉月二十五日丑未时,结万二兄在高溪起义。”在《西鲁叙事》篇说,清兵火烧少林寺,逃出十八个和尚,“到了云霄地面”,死去十三人,剩下五人,先到高溪庙“插草为香”同心盟誓。《问答书》记有:“五人结拜心如铁,留下高溪万古传”,“五人得道透云霄”。《禀进辞》记有:“结万二兄在高溪庙起义”。《问来路所见》记有:“云霄秋路高溪寺”、“五人得道到云霄”。在《诗句》之中有:“高溪起义扶明主”、“高溪起义把兵招”、“结义联盟高溪中”、“高溪分派共一宗”、“云霄寄迹高溪寺”、“高溪礼义传天下”、“高溪庙向古千年”等。萧一山先生在此书《自序》中,把“高溪之传统”与“昆山之亮节”相提并论,即把高溪天地会之反清传统与顾昆山(炎武,1613~1682)之反清气节相比照。
  嘉庆十六年,清广西巡抚成林在广西东兰州搜获天地会人姚大羔所藏《会簿》(27)中说:“高溪约五本字”、五祖茶“扛转高溪奉祖先”、五祖烟“留转高溪奉祖先”。民国年间广西贵县修志局发现的本子中也说:“五祖在高溪庙起义”(28)。1985年广西田林县新发现的《天地会文书抄本》(29)甚至说,玉皇上帝派“齐天御使捧忠义榜文,在高溪松柏林张挂”,要五个和尚(五祖)同一些僧人,按照上帝玉旨,在高溪庙立“忠义堂”、“创洪门”中兴报仇。该抄本共记载高溪15处,记高溪庙7处。
  至于天地会人姚大羔所藏《会簿》中所说“云南高溪庙”(31)之记载,尚待考证。近来又有一种“长林寺起源说”。其实所有已发现的天地会秘籍,仅民国间广西贵县修志局发现的本子,说到火烧少林寺逃出的五个僧人即五祖,曾到过长林寺“借宿”。后来五人同一些僧人到高溪庙盟誓,在高溪溪庙起义。(32)秘籍所载的长林寺借宿,下普庵或大普庵居住,岳神庙,宝珠寺,白鹤洞修身寺活动,等等,所记本身已说明长林寺并非天地会首次结盟之所,而是有关的活动史迹。
  荷兰人施列格氏(GustaveSch1ege1)根据荷兰警方1851和1863年,于爪哇岛日巴拉和苏门答腊巴东地方,从华侨家中搜获的两本天地会册子,于1866年出版《天地会研究》(30)一书。书中为防止译错,有的要处,都保留中文,与英文并列。其中记有“兄弟全陈,各有号头,高溪分派,万古有传”。还说“高溪是附近福建云霄的一个地方。”火烧少林寺时逃出的劫后余生的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色开五个和尚,“他们到达福建省云霄的高溪,就住定下来。”后来再聚集一些人,在“高溪古庙灵王庙”燃草代香,烧木代烛,歃血为盟。发誓永为兄弟同生死。他们到各地去招集天下英雄,买马练兵。高溪灵王庙,经查证,原来就是供奉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的高溪庙,因南宋绍兴十六年及其后,陈元光屡被追封为“灵著王”而得名。(33)施列格氏收录一件“高溪天地会始祖系统年代谱录”(34),把天地会始祖、五祖、五虎将,四大忠贤等先辈,都列于高溪庙门下。该件谱录,证明天地会之祖是高溪,创立于高溪庙。
  此外,不少秘籍还记载天地会创立地高溪庙的地理形势:“地振(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峡)水万年流”。以此作为创立地点的地理标志。
  总观天地会秘籍,其中记载了高溪起义、高溪庙结盟,祖先是高溪等。而且高溪、高溪庙、高溪寺还和“云霄”联系在一起。清政府档案也记有高溪庙起会,漳浦县高溪乡观音庙传会。这些相关联的地名地物究在何处呢?以下试作探讨。
  现在福建省漳州市辖有个云霄县,县城也称云霄城。根据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更和沿革情况,云霄镇早在唐代即已存在。唐代开漳将军陈元光在其燕翼官《落成会咏》一诗中有:“云霄开岳镇”之句(35),镇以云霄山命名。但云霄镇较长期属漳浦县。至清嘉庆三年(1798)割漳浦、平和、诏安三县部分地区建立云霄厅。(36)民国二年才正式立县。高溪村在今云霄县城以东8公里的海滨,清代称高溪堡或高溪乡。这是乾隆时属漳浦县,嘉庆时为云霄东南乡堡之一。设有汛防,驻汛兵十一年名。(37)清顺治十年二月十二日,郑成功黄廷所部在高溪登陆。(38)海寇也多从高溪上岸抢掠。(39)可见在清代,高溪堡是个重要地方。旧时高溪村象个半岛,从东北向西南沿伸入海,仅东北端与陆地连接。半岛实是一道山岗,村子建在山岗的西北侧。今高溪村仅有50多户人家,村民半为方姓半为杨姓。
  高溪村东北200公尺处的海滨高岗上,有一座佛寺叫高溪观音亭,天地会秘籍称高溪寺。寺坐北朝南,两进一院祀观音佛像和十八罗汉塑像。寺左有厢房4间,寺后建一列平房,有藏经室和僧人伙房,总建筑面积约250平方公尺。寺前有一月眉形旷埕,埕上原有二棵老榕树,1958年为台风吹折。旷埕下旧时是海。方志记载:“高溪观音亭,在高溪堡,榕荫盖瓦,海浪排门,颇饶胜概。”(40)惜碑刻无存,寺始建年代不详。
  可见,乾隆档案记载的漳浦县高溪乡观音庙和天地会秘籍载录的高溪地方、高溪寺,实有其名其处。至于秘籍说“云霄高溪地方”,实按地缘关系记载。高溪地方距云霄城仅8公里,而距漳浦县城则有40余公里之遥。
  距高溪村北500公尺处山坳间,有一座开漳圣王庙,当地人称顶庙、即相对于高溪观音亭方位,分别叫“顶庙”和“下庙”。又因顶庙祀奉的武神马仁最灵应,又俗称“元帅爷庙”。庙面朝西南,两进一院,右侧有厢房6间,总建筑面积达750平方公尺。庙始建于南宋,最近一次维修为民国癸酉年即1933年,但庙建筑形制仍保持明代风格。庙中祀唐代开漳将军陈元光及其文武将佐神像。庙前尚存二个风化严重的碑座,主庙碑已湮没不可寻。庙内存一方“咸丰丁巳年(1857)阳月重修高溪庙捐资题名石碑”。证明此庙名叫高溪庙。方志记作高溪堡陈圣王庙。(41)有的秘籍记为高溪灵王庙。
  据《云霄厅志》卷一·川记载,云霄的漳江从西面,南江从西南面,合梁山诸水流向东北,三水集流高溪后注入大海。从地理形势看,高溪地方确是“三河合流”之势,而高溪村、高溪庙和高溪观音亭(寺)即在“三合河”北岸。这与会内秘籍所载高溪祖地“地振(镇)高岗”、“三河合流”的地理形势相吻合。
  以清代档案记载与天地会内部流传的秘籍相对照,云霄高溪庙和高溪观音亭作为该会创立和最初传会故址,两种史料文字记载基本相同。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3月20日,公布该两座寺庙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由省政府撰制了文物碑。
  1993年4月18日至20日,福建省文物博物馆学会,漳州市文化局和云霄县人民政府,联合在云霄县举办“天地会史学研讨会”。国内省内20多位学者出席这次学术会议。学者们通过对云霄县高溪村、高溪庙和高溪观音亭的实地考证和论文交流,就天地会始创即诞生于云霄县高溪地方,取得了共识。这次会议当是天地会起源史研究上的一大进展。
  天地人会“高溪庙结盟”、“高溪起义”、“高溪奉祖先”这一重要历史,秘籍和清政府档案官书记载基本吻合;而高溪(村)、高溪庙、高溪观音亭(寺)与云霄这四个地名地物有密切关联,在中国版图上包括台湾省在内,未贝有第二处,有相同史事记载,仅见于福建省云霄县一处。因而可以认定,天地会创立地点,当以福建省云霄县高溪地方为实。
  参考资料
  ①(美)穆黛安、秦宝琦:《西方学者有关天地会研究述略》。中国会党史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海)论文,1991年9月。
  ②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天地会》,共7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至1988年出版。以下简称《天地会》。
  ③温雄巨著《南洋华侨通史》第14章《天地会之来南洋及其骚扰》之第1节:《天地会之起源》。东方印书馆1929年版。
  ④黄玉斋:《洪门天地会发源于台湾》。载《台湾文献》第21卷第4期,台湾文献委员会,民国59年12月第18页。
  ⑤转引秦宝琦《清前期天地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8~249页。
  ⑥同⑤第83页。
  ⑦陶成章:《教会源流考》,载萧一山著《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岳麓书社1986年重印版第202~205页。
  ⑧章炳麟为日本人平山周著《中国秘密社会史》所作的《叙言一》。载平山周著《中国秘密社会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⑨福建师大历史系编《郑成功史料选编》,福建省郑成功研究学术讨论会组委会印,1982年。
  ⑩《郑成功档案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许地山撰《<天地会研究>序》。载(荷)施列格著,薛澄清译:《天地会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12)连立昌著《福建秘密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页。
  (13)《大学士和珅奏呈严烟供词并请敕福建等省总督查缉天地会创始人片》,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十六日。载《天地会》(一)第110~112页。
  (14)《闽浙总督常青奏杨振国供天地会根源片》,载《天地会》(一)第64~65页。
  (15)《谕两广总督孙士毅查拿天地会起会人洪二房等》,载《天地会》(一)第65~66页。
  (16)《两广总督孙士毅奏盘荻并审讯天地会许阿协等情折》,载《天地会》(一)第68~72页。
  (17)《谕闽浙总督李侍尧等著通饰各属严切究办天地会》,载《天地会》(一)第72~73页。
  (18)《两广总督孙士毅复奏并无洪二和尚及朱姓等情折》,载《天地会》(一)第90~92页。
  (19)《四川总督李世杰奏密查严烟所供天地会起会人朱鼎元等情折》,载《天地会》(一)第126~127页。
  (20)《闽浙总督伍拉纳奏陈苏老等创立靔靔会案》,载《天地会》(五)第450~452页。
  (21)《署理两广总督印务郭世勋奏查拿朱九桃折》,载《天地会》(五)第472~474页。
  (22)《谕闽浙总督伍拉纳朱九桃等系陈苏老妄从不必更事搜求》,载《天地会》(五)第477页。
  (23)《谕协办大学士福康安务将提喜等人按名拿获》,载《天地会》(一)第137页。
  (24)《陈丕供单》,原件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25)该奏折原件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录副奏折载《历史档案》1986年第1期。
  (26)萧一山著《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岳麓书社1986年重印版。
  (27)《广西巡抚成林为搜获东兰州天地会成员姚大羔所藏(会簿)呈军机处咨文》。附姚大羔所藏《会簿》。载《天地会》(一)第3~32页。
  (28)罗尔纲辑《天地会文献录》,载《天地会》(一)第33~38页。
  (29)庾裕良、陈仁华等编《广西会党资料汇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80~551页。
  (30)(荷)施列格著,薛澄清译《天地会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31)同(27)第4页。
  (32)同(28)第34页。
  (33)《宋会要辑稿》礼类二十第142页。
  (34)同(30)第71页。
  (35)(唐)陈元光作《落成会咏》,载《全唐诗》卷四十五。
  (36)《云霄厅志》卷一·疆界。
  (37)《云霄厅志》卷八·乡堡汛防。
  (38)《云霄厅志》卷一·大事。
  (39)《漳浦县志》卷十一·兵防。
  (40)《云霄厅志》卷十六·名迹。
  (41)同(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