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吧,和孩子企盼高考的来临

 MouseHappy 2012-04-14

来吧,和孩子企盼高考的来临

 

        都说高考残酷,高三的孩子压力大,孩子感觉到了,我们家长更是感觉至深。

专家们说家长要给孩子减压,要求我们做到不唠叨,少提高考,少提成绩,少相互攀比。其实这些都是在要求我们做家长的不给孩子再加压。不加压是减压的一种方法,但是其实高三孩子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家长,更主要是来自于社会的关注和学校的教育及同学间的竞争。做家长的仅仅是做到不加压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要给孩子适当减压,减少那些来自外界的压力。

那么,如何做才能是真正给孩子减压呢,我从上周自己做的一件事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和方法。

因为儿子的小灵通信号不好,朋友说要送给儿子一个手机。上周四的时候我让她直接送到儿子的学校门卫。儿子放学时我给他发了个信息,让他到门卫处去拿。本来心里想的是儿子拿到手机后等我周末回去给他买张卡。

没想到儿子拿到手机后立即打电话表示自己到外面去买卡。听到他的决定,我开始后悔起来,后悔让朋友在周四送手机到学校而不是在周末他休息的时候,现在他自己要去买卡,至少要耽误晚上自习时间一小时左右,想到这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给白白浪费了,我真是懊悔不已啊。

儿子的卡买回来了,情急中他买了个联通卡,与我的移动卡无法设置亲情号码。我带着责备地口气说他买错了。儿子回了信息:妈妈,对不起,我太兴奋了,(所以买错了卡)。

看着儿子“我太兴奋了”几个字,猛然我醒了,不再懊悔,一个小时的浪费,结果换来的是儿子的兴奋,难道不值吗?儿子后来又来信息:妈妈,我(买卡)耽误了好长时间,我现在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了。

这时的我已经不再后悔转而开始庆幸了。

这周回去,儿子明显减少了上周看到的那种心浮气躁和焦虑,表现出非常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学习态度。

记得曾经看到过医学上说人体内有两种东西,一种叫内腓肽,一种叫皮质醇,人遇到开心的事情,就会在体内产生内腓肽,就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体内的免疫力会增强,疾病就不容易侵入,这时不但心情会好,记忆力也大有提高。而当人受压抑,心情不愉快时,会在体内产生皮质醇,皮质醇多了就会皮质醇中毒,人的免疫力就会下降,疾病就容易侵入,情绪也会低落,记忆力也会下降。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高三家长想要给孩子减压,就是要做的就是在高三期间让孩子多产生内腓肽,而抑制皮质醇的产生。

那么,如果才能促进孩子内腓肽的产生,抑制皮质醇的中毒呢?

第一、和孩子一起“礼”待高考

我们的高考心理咨询专 家宋老师曾在他的《赢在高三》讲座中提出要“礼”待高考,就是说要从内心来尊重高考,以礼相待,以一种应迎接重大事件的心情来企盼高考,而不是惧怕它,赌咒它,怨恨它。尽是做到一想起高考,就会有一种即将接受考验的兴奋,而不是无可奈何地被动接受。如同我们中国即将迎接的2008年奥运会,尽管事先的筹备工作对我们国家各种设施是一种挑战,但是,我们决不会因为筹备工作的艰难而抵制它。

第二、和孩子一起企盼高考

    记得曾读过李开复总裁给高三学生写过一封信,说是要高三学生应该象期盼盛大节日一样等待高考的到来。当时没有理解到,觉得高考这样竞争残酷,怎么可能象期盼盛大节日那样的心情去对待的。现在明白了,这是一种姿态,面对高考的姿态。

其实,孩子读书十二年,有些象农民种的庄稼,平时的辛苦都是在等待着丰收的那一刻的喜悦。而高考就是学生丰收的时节啊。没有到最后,谁也不能就一定预测到自己一定不会获得丰收的喜悦的,高考是成就一个人的梦想的平台。

第三、促进孩子保持快乐状态

面对残酷的高考,沉重的高三学习,同学间的竞争,高三的孩子只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力,而不可能自己快乐起来。我们做家长的不要随着孩子的心情去与他同感受压力,而应该尽可能的通过一些小事情来刺激孩子的兴奋点,比如给孩子买点平时他想要的东西,适当地让孩子参加一些时间不太长,但能够令他兴奋活动。尽管从时间上看起来是浪费了一点时间,但是孩子兴奋了体内产生了内腓肽,以后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四、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孩子

从内心改变自己的观点,改变高三孩子苦高三孩子累,心疼孩子同情孩子的观点,把孩子现在所做的努力看成是他做跳跃的准备。高三学生已经是大人了,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看在眼里,尽管他们不说。比如我们比平时更多的关心,比平时更好的饭菜,都会在心理暗示孩子正在痛苦地苦熬高三,对高考产生厌烦恐怕情绪, 从而使他体内皮质醇增多,记忆力下降,这时尽管看起来很努力地学习,其实效率已经很低,有可能平时需要花五分钟做出来的题目这时会用十分钟或更多,最终导致成绩不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