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标原本是大智慧的,通达信没有,可是大智慧的不好,而且不好用。是从网上找的公式,然后发现那个公式根本不准,差太远,我自己改进后发现很不错了。 首先,这是一种技术分析,对于技术分析,我个人对技术分析的态度:不能全信,不能不信。 穿透率的涵义: 穿透率,就是用获利筹码的变动率除以换手率,值可正可负,主要看绝对值,特别是正值。穿透率,望文生义,说白了,就是指股价穿越目前股价区间的能力,穿透率的绝对值大说明股价能轻松上下穿越目前股价区域——原因是这里堆积了很多主力的筹码(也可能是长线散户),如果主力不做对倒的话,那么在主力成本区域主力能够轻松影响股价,所以,用很小的成交量或者说是换手率就能达到主力想要的目标价。 穿透率的指示作用:
穿透率在普通的波动区间内突然变大或者突然变小就值得关注了。一般在大幅下跌和大幅拉升过程中穿透率失效,它用处最好的地方是对横盘的股票,但是,如果横盘太长时间的话,穿透率也会钝化,比如四川美丰和吉利制药近半年的横盘,此时,穿透率的指示作用完全失效。 穿透率的使用方法: 中午收盘或者下午收盘后(这两个时候最好,反正早盘用不到,中午以后都行),用通达信的“历史行情报表”功能排序,默认是KDJ指标,右键换成穿透率指标就行了。中午以后进行排名,用PRN或者PR排都一样(因为两者是成比例的)。不同的是PR算的是截止当前的穿透率,PRN预估的是全天最后收盘的穿透率(用到了通达信的虚拟成交量)。排出来以后,手动排查,发现有穿透率相对于近日的数值大出来很多——那根白线(白线是每天穿透率的轨迹)相比前期的均值突然蹦起来很多的样子,然后用PRN的值和前期比较(没收盘时一定是PRN而不是PR,因为要比较的是全天的穿透率),发现大出前期穿透率均值很多时就可以关注了。一般从排名第一到排名前30-40中筛选就行了。当然按负值很大也值得关注,如果负值很大,说明股价迅速向下离开筹码密集区,还有一跌,不过也有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主力疯狂打压跌下其成本,第二天又强势拉升,穿透率又暴涨——这种也见过,更值得关注。 注意:不同的股票股性不一样,所以平时的换手率也不同,造成不同的股票波动幅度不同,有的穿透率绝对值平时只有2-3,如果出现7-8就很大了,有的股票平时就有10-12,那么出现15-20以上才算很大了,不同股票之间的穿透率没有可比性。 穿透率的优势: 不含未来函数。股票的技术指标绝大部分都是有时滞的,所以也是我不喜欢MACD,KDJ等指标的原因——马后炮。因为后面的数据对前面有影响,这就像赌博,包括股评和有些书上的分析,怎么怎么样,那都是事后走好了,当然指标好看。但走差的股票或许之前也有很好的指标的。那些指标看中长线还凑合。穿透率的优势在于,只与当天涨幅和换手有关,前后都互不影响,是个中短线的指标,从我的经验来看,对短线(2-3天)对中短线(1-2个月)指示较好,要指望它判断一个季度或者半年的走势我估计都够呛。长线还是看基本面吧。 穿透率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告诉主力在这个价格区间的大概成本——注意:仅限目前股价的这个波动区间,如果筹码形态形成了双峰密集或者多峰密集,那么穿透率并不能指示主力在另一个筹码峰值的成本。穿透率最适用于单峰密集的筹码形态。 其他: 指标不能用的太死,活学活用吧,有人问过我怎么看中国银行等股票的穿透率,我没看法,此时穿透率的指示作用也不能说是完全失效,但也没多大意义了,关键是中国银行它的换手率太小了。横盘又长——整个板块在那段时间也不支持大幅上涨,所以就不提了,直接回避。 最后再强调:这只是个很有用的辅助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