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皮壳<3>

 皖风教育 2012-04-14

古玉皮壳<3>

2011-03-19 12:48
俗话说:“瓷看底,玉看皮。”就象人的皮肤一样,玉皮壳是玉器所有里外表象的连结和公开之地。
每一年的岁月都会在玉皮壳上留下自然进化或老化的痕迹。虽然有的玉天生丽质,皮的质量很好,能抵抗老化留下的痕迹,而且一直保养的很好,很难看出岁月的痕迹。但大多数古玉还是会在玉里玉外的对比中分析出科学的玉皮壳的老化程度的。
玉璧 红山文化  直径12、孔径3.9、厚0.6厘米
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出土,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碧绿色。器体外缘呈方圆形,内孔呈圆形,两面中部略鼓,边缘渐薄似刃,靠近上侧边缘中部对穿三个小孔。边缘部有一残缺。通体抛光。
1000倍放大次生晶体
更重要的是玉皮壳上还可以分析出工的痕迹和沁纹的痕迹。因为工和沁纹都是在玉皮壳上进行的,所以不通过玉皮壳的工和沁纹或者与皮壳不符合的工和沁纹,都是要特别注意的。
玉皮壳的状态分析还可以区分籽料上的老外壳——原璞玉皮和真沁之间的差别。这是鉴定老玉新工的很好的方法。
1500倍放大次生晶体
玉皮壳还要分生坑皮壳和熟坑皮壳。
首先要从古人如何做玉的工序开始注意玉皮壳的形成。
根据目前的出土资料来看,古人做玉的第一道是开片造型。因为古人的工具原始,开片和造型的过程很慢长,所以就在开片造型的过程中开始了第一次打磨抛光工艺。开片造型和第一次打磨抛光工艺之后,就是用尖物刻出第一次草图来。
1000倍微显图裂的长合态
在第一次草图的刻工中,又加入第二次抛光工艺。这道工序完成后,通过核可,就正式开始雕刻工艺。
正式的雕刻工艺耗时更久。在雕刻中,又形成了第三次抛光。之后,再通过核可,又开始第四次抛光——全面完成的抛光工艺。这中间还不包括小修小改时的小抛光。古人用双手和兽皮来抛光的,所以在多次抛光过程中就形成了玉皮壳。
仿品凸起左侧用氯液泡除了
从层次上看,古玉皮壳的底子是经过第一次抛光后形成的,在抛光的底子上开始雕刻,然后再抛光。因此古玉皮壳的层次分析是:抛光-刻工-抛光。刻工在抛光的中间,也就是说,刻工在皮壳的中间层次。特别注意在刻工槽底、洞里拐角处和角落里都是这样的,这是关键之点。
战国到汉代的古玉皮壳的抛光最好看,估计是当时兽皮的工艺改进了,又加上多次抛光,故战国到汉代玉器的光泽有玻璃光之美誉。
仿品凸起象晶体
古玉开始时以短线抛光为主,这在红山古玉皮壳中最明显。宋元明清时期,因为抛光半机械化,出现了中线抛光工艺。所以在玉皮壳底子上玉表面就平整得多了,但玉皮壳就开始薄起来了。现在的新玉使用的是一次性大面积机械抛光,因此没有皮壳可言。
包浆是人的汗迹留在玉表面而形成的,这在开片成型时就开始有了。古人开片成型化去几月几年,这之中天天搓摸玉的表面,汗水留在玉上,包浆就越来越厚。古玉出土后,收藏者把玩盘摸,玉表上又开始留下盘摸时的汗迹,包浆就更厚更润了。几乎所有古物上都有包浆的痕迹。
仿品凸起象晶体
玉皮壳的桔皮纹有两种:一是抛光时所留下的痕迹;另一种是自然老化的痕迹。古玉皮壳上,这两种桔皮纹有时同时存在,有时只有一种。
古玉入土后,形成生坑皮壳。生坑皮壳的表象是侵蚀痕迹和玉色的老化沁化。侵蚀痕迹有蚀咬坑、沙咬坑、土咬坑等。特别在酸碱土壤和空气环境里.玉色的变化有整体玉色老化和部分玉色变色,这就是沁。
仿品凸起象晶体没了
沁的含义是土里的或空气里的或水里的元素通过皮壳进入玉里而产生的成分变化,进而产生了色变——沁纹。有咎裂处是最容易沁化而形成沁裂纹,这在玉皮壳上最先起变化。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玉皮壳上会表现出膨胀或萎缩。膨胀的结果是出现桔皮纹、象皮纹、皮疹纹,而萎缩的结果是出现缩斑缩纹。
古玉皮壳上的侵蚀痕迹和玉色的老化沁化是长时间的变化,形态自然,表里相成,可以清晰的看到它变化的来龙去脉,所有的变化也有根有据。最重要的是注意刻工,都是沉在老化沁化之下、皮壳之中。
玉猪龙 红山文化    高10.4,宽8.4,厚4.0厘米
天津市武清区十四仓清代墓葬出土,现藏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玉白色泛灰。器作卷体兽首形,器体粗厚,首如豸,身似蛇,双目圆睁,吻部前突,口微张,两耳上竖,鼻梁处刻朵道皱褶。通体光素,背部上方有一圆穿,雕刻极其精细,具有红山文化风格。
如果玉皮壳老化了,而玉里肉显新,或者玉里肉色老而玉皮壳不老,都是要注意的。
古玉出 土后,几经把玩,形成熟坑皮壳。把玩过程中,磨去了很多原来的工和抛光痕迹。
古玉的次生变化与地下水的PH值、浸泡时间、水量的充足有密切关系。我国地域广宽,各地出土的古玉矿物成分不同,所埋藏的水文地球化学不同。因此,古玉的次生变化千差万别,形成的次生矿物也不同,不同地区(沙漠、半干旱地区与地下水充沛的地区)古玉的次生变化可以看出,对古玉次生变化可以初步推断埋藏的地球化学条件不同,有的只发生褪色作用而不发生化学反应,有的发生褪色作用(白化)。
真古玉表层质变并不是烂
现在普通仿品,只经过一次性大抛光,所以工底和角落里显得干涩,尽管有的用泥掩盖作旧,然而泥一洗去新工就原形毕露。
精仿品也用多次抛光,但终究急工好利,光薄色呛,不可能如古人一样的几年的慢工细活,而且很难形成刻工在皮壳中间的工艺。
古玉表层质变并不是烂
现代的仿假皮壳工艺是使用一次或多次酸杀、碱杀、石灰杀、硝杀、高压闷煮染、热拈处理、喷沙加热处理等等。最新的是仿桔皮纹、仿象皮纹和仿皮疹纹。
老玉新工是用原璞玉皮来冒充玉皮壳和玉里的沁化,这就要注意沁和工的关系特别是沁化的切割面,要注意玉皮壳本身、玉里肉或沁纹有没有出现新老之分
真古玉表层质变并不是烂
古玉的次生变化与地下水的PH值、浸泡时间、水量的充足有密切关系.我国地域广宽,各地出土的古玉矿物成分不同,所埋藏的水文地球化学不同。因此,古玉的次生变化千差万别,形成的次生矿物也不同。
表层做烂仿次生物表象
现代的仿假皮壳工艺是使用一次或多次酸杀、碱杀、石灰杀、硝杀、高压闷煮染、热拈处理、喷沙加热处理等等。最新的是仿桔皮纹、仿象皮纹和仿皮疹纹。
老玉新工是用原璞玉皮来冒充玉皮壳和玉里的沁化,这就要注意沁和工的关系特别是沁化的切割面,要注意玉皮壳本身、玉里肉或沁纹有没有出现新老之分
表层做烂仿次生物表象
表层做的仿包浆<蜡>
表层做的仿包浆<蜡>
高压注色
高压注色
透:因地质原因,某些坑口的真品会呈现整体胶冻质的透光感,有些也表现为局部不规则斑块状透明,此种透明不是玻璃般的通透感。
仿品上的所谓次生则无根无沟槽,边缘模糊,周身包裹无天无地无层次.且凸起物附着在同一平面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