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之旅:中岳嵩山之旅

看过这样的奇峰山峦吗?岩石层层叠叠有如博学的你竖在你书柜里的本本书籍,事实上,我要是称这些山峦为阅尽沧海的历史书籍,一点也不为过!
据科学家们考证,早在35亿年以前,当华夏大地还浸没在汪洋大海之中时,巍巍嵩山已经傲然挺立于中岳大地,看尽沧海,唯我耸立,多么的孤独与寂寞!造山运动以千万年为单位缓慢演进,看华夏大地,群山凸起,高者如珠穆朗玛,险者如华山,尊者如泰山,秀丽如恒山,,,历史沧海,唯我中岳嵩山见证了你们的前生与来世!中岳嵩山,居中为正,你乃众山之鼻祖也!
因而我以为,嵩山—不仅形态上似那深藏奥秘而本本竖立的书籍,就其经历来说,也是一本阅尽地球演进沧海的地质学百科全书!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里作为“世界自然保护重点”,嵩山也正式获批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那么嵩山何以形成这样的一种形态?这本应科学家们阐述更为合适,但我还是愿意简而告之!
距今23亿年、18亿年和5.7亿年的时段里,有三次地壳剧烈变化的造山运动,这些运动无非就是地壳或升或降,或者相互推挤,加之时光的风化剥蚀,最后形成了沟壑峡谷奇峰异山!万幸!唯我嵩山留下了造山运动的遗迹!这可高兴坏了那些喜欢深钻细研的科学家们,因为他们终有机会拨开历史的迷雾,一解那地壳运动的奥秘!而科学家们也将这三次运动分别命名为“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
后来又有持续时间很长的“燕山运动”,燕山运动后,我国山脉的基本格局就此形成。从此以后,嵩山的格局没再出现大的变动。
而这些地壳运动纵跨太古宙(38到25亿年)、远古宙(25-5.7亿年)、古生代(5.7-2.45亿年)、中生代(2.5亿年-6500万年)和新生代(6500万年-现在)五个时期,而这些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因而地质学上也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地貌景观。要知道,人类诞生才三百万年不到!而三百万年在地球演进的历史中,乃短短一瞬,而在浩瀚宇宙中,人类渺小如一粒尘埃,而人的一生和这些相比,则快如闪电!所以童鞋们,一切荣华富贵,乃浮云也!爱自己、爱同学、爱亲朋好友、爱周围的一切,乃正道也!那种互相斗争的哲学多不可取,阿门!打住,我有点像布道了呢?!
回到我的嵩山话题,正是因为这些地壳的运动,造成了我们如今看见的嵩山面貌:岩层重重叠叠,或直立,或倾斜,或起伏如波浪,或斧劈刀削壁立千仞,或峻峭挺拔,或秀丽多姿,可爱之嵩山!是你,让我们能够超越时空,从你留下的那些遗迹中遥想那小小地球曾经沧海横流、地壳岩层升降沉浮,遥看那奇峰异山曾经从海底突兀升起,直指苍穹。
Ok,说完这些,就此上路。

事实上,嵩山地质公园分为少室山景区、无佛山景区和太室山景区。而要体会地质造山运动的痕迹,无疑少室山景区最好,于是我们在逛完塔林后,一路前行,然后坐上这个缆车沿着这条据称我国最长的索道向山上行进,此时雨仍然很大,雾很浓,根本无法看清山景。当我们坐缆车沿这条索道返回时,才发现,原来缆车下如此深沟壑谷,想着心都不免紧缩,但还是小心翼翼伸出相机,卡擦一声--立此存照。

坐完缆车,走进景区,雨淅淅沥沥,雾沉沉茫茫,此时就有好几位童鞋打了退堂鼓。而为数不多的我们则继续前行在悬崖绝壁间的栈道上。抬头看,绝壁拔地而起,哪里看得清尽头?

低头看,唯有脚下灌木丛清晰可见,而层层叠叠的岩石直插而下,哪里是谷底嘛?

向前看,我们的几个人影影绰绰前行,想一探嵩山之奥。


云雾多数时候很浓,但偶尔也会稀薄一点,我们再度抬头看,那一叠叠的岩石挤压一块,却直刺苍穹,本来地壳层应该是水平的,嵩阳运动却使地壳相互推挤--然后岩石层从海底慢慢升起终变成了垂直的板块,--这就是地壳运动之神奇也。

雾又开始变浓,脚下还是有如万丈深渊--深不可测也。



人虽然不多,但童鞋们还是披着浓雾沿着狭窄的栈道继续前行,看那悬崖绝壁,也是心惊胆颤。


终于,多数同志觉得等到云收雾散--那是没希望了,于是开始走回头路了。

此时,只剩下那孤零零的栈道与那云雾中斜斜刺向空中的岩层。

受新浪委派的默沫de行走& me,终受不住大山奥秘的诱惑,于是决定继续深入,况且如此高山峡谷,云收雾散也许只在顷刻之间,---我们,相信我们的经验!

虽然脚下,还是深不可测!

陡壁悬崖,远处山峦也是影影绰绰,但如此“奥之嵩山”,怎不令人--想一探究竟呢?!

在云雾中,经过N次的拐弯与上下,云雾终于开始稀薄,那山那谷也开始显现真容,看来有时候坚持一下就是胜利的彼岸,其实人生莫不如此!


看那一层层的岩石相互叠加,然后从谷底升起,直指苍穹,此时你不得不佩服地壳运动的神奇力量!

虽然还有云雾在谷底游走,但也被风不断吹向空中,渐稀渐散。

谷底清晰可见,哗哗水声也从谷底飘进我们耳膜。

谷外,重重山峦已经羞羞答答地显露出来。



抬头望,云雾飘散,此处岩石却大异其趣,这--也许是数亿年风化剥蚀的结果。

谷底,植被丰茂,只是无路可下。

那深谷中的水流也许来自于两山之间,可以肯定,那里肯定有瀑布,无奈时间已经很晚,深山老林,就剩下孤零零两个人,撤吧----那么多人已经回到了山下--我们想。




再看那山、那谷、那层层叠叠的岩石,一景多变,步动景异,奥妙无穷。



远看,却有庙宇藏于悬崖绝壁间,只好留待下次探索。


还有那休息亭,立于绝壁顶端--显得寂寥寥。


再回到立有“嵩山”石碑之地,那如一册册图书整齐排列的岩层,格外的清晰,无奈人已走--只剩栈道空空。

此时,再看脚下,先前难测的深渊,已是清楚可见。


看那空中栈道,很险,也很寥落。




此时,云雾再度弥漫,我们今日参观的大幕也将徐徐拉上。

看山崖外,浓雾升腾,马上,又将云遮雾罩,我们此行也就到此为止!
再见,嵩山,因为还有传说中的空中吊桥,还有传说中的三皇行宫以及三皇寨,meet you nex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