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贪脏受贿怎拿“心太软”说事

 飞翔蓝天 2012-04-15

[转]贪脏受贿怎拿“心太软”说事

何 解
  郑州大学新校区建设办公室原副主任李大林,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他在悔过书中说,“我收受别人送来的钱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知道不该收,但又都认为这是人家的一片好心、诚心,硬拉下脸来对不住朋友,会让人家误解……事实上,正是我这种软弱反而把问题搞得更复杂。”(据1月4日《检察日报》)
  一个自称“物欲极低”的人,不吸烟、不喝酒,没有其它“不良”嗜好,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也让自己滑向贪脏受贿的深渊。在反思堕落的根源时,李大林解释“犯罪的感性基础”是自己“心太软”,丧失了处世原则,无原则地为他人考虑,无原则地要对得住朋友。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确有一定的典型性。近年来,一些官员贪污腐败,看似重亲情、讲友情,在亲人面前拉不下脸子,在朋友面前抹不开面子,结果,不该关照的关照了,不该帮忙的帮忙了,最后锒铛入狱追悔莫及。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也是个“人情”大国,礼尚往来本属平常。但是,人情之事放在官员那里,境况就不一样了。有人总结,为官大都有“四多”:一是“真理”多,二是“优点”多,三是“朋友”多,四是“亲戚”多。必须清楚,一个官员,职位只是你脚下的台阶,并不是你真实的高度。人家巴结迎逢你,只是冲着你手中的权力,并非真的与你“交情”深厚。坊间调侃社会上流行“五个一工程”:紧随一位领导,当作靠山;结交一位老板,花钱好办;团结一位记者,注重宣传;依靠一位医生,看病不难;联系一位异性,偷偷解馋!所以说到底,一些人津津乐道的“交情”,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变相交易。
  人们面对一份免费的午餐,有两种选择:吃或不吃。无论哪种选择,他都会付出代价。选择不吃,失去了一顿免费的千餐,失去了一份人情,这个代价是确定的。选择了吃,代价是不确定的,因为如果吃完饭后,主人对他有一点“小小的要求”,他可能为此要付出大的代价。正所谓,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人家给你的好处,你都照单全收了,在人家面前你还能“硬”得起来?不“软”才怪呢!
  常言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心中的贪念,是自己最大的“软肋”,这也才是“心太软”的症结所在。反之,见利而不贪,便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后汉书》里记载,有个太守勤政爱民,后来他要调到京城去,临走之前路上万民相送,走到一个地方,见到有很多老人跪在那里,说是受乡亲们之托,来给他送行,每个人出钱一百,群众集资希望太守能够笑纳。太守不为所动,坚决拒绝,老翁们跪下求他不要负了民心。太守不得已,从中拣起了一文钱,以为纪念。这便是“只取一文为民心”,从此“一钱太守”名扬四方、威传千古。
  待人处事的“软”与“硬”是相对的。身为官员,在亲友面前的每一次“心软”,背后往往伴随着他为官原则的丧失、底线的崩塌,权钱交易,获利的是交易的双方,损害的是公众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员对亲朋好友“心太软”,就是对人民大众“心太硬”。殊不知,是账,迟早都要还的。还清了亲友的账,又欠下国家和人民的账,而要还上这笔账,除了搭上自己的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还能有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