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力量和知識

 foonkok 2012-04-15

智慧、力量和知識

   在精神修鍊範疇裡,各式各樣的技巧和學說往往使人感到困惑,而造成困惑的部 分原因,是由於我們沒有清楚分辨智慧、力量和知識的差異。   知識是無止境的。現代的科學每年都有新的發現塞滿了圖書館。精神修鍊的知識 同樣也浩瀚無邊。有的人可以知道人的過去生以及星球對我們今生的影響力,知道其 他星球也有生命的存在,或者知道另有更高層次的意識存在,知道精神治療技巧,以 及其他數不完的有關精神修鍊的課題。但,知識不是智慧。   有天晚上,一位西方比丘跟幾位從小在寮國鄉村長大的出家人於星空下聊天。他 仰望天空,無意中看到北斗七星的杓子裡有一顆非常明亮的星。他很驚訝,因為以前 從來沒有看過,於是進一步更仔細地看,發現那顆星正在移動。他終於認出那是顆絈 Echo絈衛星正要通過天空,於是就指給他的同伴看。   他們問︰「那是什麼?」   他回答︰「是一顆衛星。」   他們進一步追問︰「衛星是什麼?」   他說︰「嗯,這該怎麼解釋呢?你們知道地球是圓的嗎?」   不,他們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於是他從他的袋子裡拿出一支小的手電筒,再找來 一個圓形的石頭,開始來段小學程度的示範教學,說明地球是怎麼繞著太陽行走,以 及如何以軸心來旋轉的。接著,一般常見的問題跑出來了,像「我們為什麼沒有感覺 到地球在動」?以及「為什麼住在底部的人不會掉下去」?到最後,他們雖然很有耐 心地聽他講解完星球、衛星,以及眼前的這塊石頭和它們相互的關係,他仍懷疑他們 並未真正相信他所說的。   在他們當中有一位老比丘,他是個非常安詳而且很有智慧的人,許多人祇要有問 題都會向他請教。他很坦率、純真,對事物不會執著於某些特定想法,也沒有一個自 我可保護的妄見,因此,經常處於喜悅和安詳之中。他能接納生命變化無常的本質, 並隨順它的法則。他聳聳肩問道︰「所以說,你知道地球是圓的。可是,這一切的知 識究竟對你有什麼幫助呢?」這位西方比丘當下領悟到,唯有智慧,以及培育清明、 離執的心,對於我們的解脫和安穩,才是重要的。   這正像佛陀抓起一把樹葉,然後問弟子們,是他手中的樹葉多或者叢林裡的樹葉 多。他接著說道,跟我心中無盡的智慧相比較之下,我所教給你們的道理就好比手中 的葉子而已。但是,這已足以使人知道怎麼樣達到覺悟,以及止息所有的煩惱。    力量和智慧的關係,類似它跟知識的關係。由科學所獲得的力量很巨大而且繼續 在擴張中(如征服自然的力量、電力和化學的威力,以及核能);經由精神修鍊所得 到的力量不但驚人而且變化多端。出竅神遊、超能力,以及知心術都經常被提到,是 經由精神修鍊所開發出來的力量。然而,出竅神遊不能止息煩惱,即使最偉大的精神 治療家也終免不了生病或死亡。佛陀本人也祇活到八十歲,這對我們來講是件可喜的 事,試想,要是他活了好幾百年也不死,人們對長生不死興趣將更濃厚(虛妄的心緊 緊執著衰老的身軀),而不會想找尋解決一切煩惱的智慧。   全知甚至全能的力量跟某一些偉大的聖人和修行者有關,因此,很多人期待這就 是精神開展的必然結果。然而,一個人能開發出來的力量是受他過去業力的限制,有 些力量乃隨著修行時所獲得的禪定而自然產生的,有些則是透過特定的練習而增強的 。這些力量不但不同於智慧,且往往成為內觀和開悟的障礙。佛法一再強調,禪修時 ,有所得之心會增強無明,以為有什麼可以獲得,以及有一個可從這些力量受益的人 ,一旦無明愈多,煩惱也就愈多。   智慧是單純的,它既不是知識也不是力量,祇是跟眼前、當下的情境和諧無礙, 既無所得,也無所失。有智慧的人,對身心諸行的變化了了分明,沒有虛妄無明,其 生命完完全全地與四聖諦相吻合。從智慧流露出來的喜悅超越所有的知識和力量,它 是一種真正內在的祥和與快樂。它不會隨著身心現象的遷流變化而動搖,是一種超越 生死的安詳寧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