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坛大隐许麟庐

 学欧堂 2012-04-15
他是一代宗师齐白石老人的关门弟子;他性格豪爽,喜爱交友;他为人低调,不爱张扬;他情系笔墨,数十年隐于画室"竹箫斋"中埋头笔耕;他年届九旬,从艺70余载,为人们奉献出无数精美之作;他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为国家搜购收集历代遗珍,数年间走遍大江南北,鉴定古今书画不下万千……他就是著名的中国花鸟画家、书法家、古今书画鉴赏家许麟庐先生。

    91岁高龄挥毫作画

  许麟庐自幼秉承家学,习书作画,中年与溥心 结为书画艺术忘年之交。1945年经李苦禅介绍,正式拜齐白石为师。在从事笔墨丹青的六十余年中,他博览了我国历代名家之作,更吸收了石涛、朱耷、扬州八家、赵之谦、吴昌硕的笔墨技法,并将民间艺术和京剧艺术融入自己的绘画。许麟庐主张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更应发展传统,不断创新。他牢记白石老人的教导"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要学我的心,不要学我的手"。并强调"人品至上,人没有豪气,画也没有豪气"。还强调作画要"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经过苦学苦炼,他创造了独特的风格,成为继承和发扬齐派艺术的得力弟子,多次受到白石老人的称道,如曰:"启予者,麟庐也。"许麟庐作画时,一气呵成,笔力遒劲奔放,酣畅淋漓,神形兼备。无论大幅小品、花鸟鱼虫,貌似随意挥就,而又不失法度,处处见浓淡兼施之精,干湿互济之妙,疏密穿插之巧,真可谓满纸豪情,令人赞叹。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在国内外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纪念堂馆、饭店宾馆等均有收藏,不少报刊、电视台有专版、专题介绍;国外许多博物馆和收藏家也视之为珍品。

    投师名门 终偿夙愿

  许麟庐,原名德麟,1916年10月19日出生于一个渔民家庭。4岁时家乡发生霍乱,遂随父亲及全家逃难至天津大沽口。
  父亲许树亭聪明能干,利用十几年光景,创办了一个面向整个华北地区提供面粉机的企业。他一心想让儿子办厂经商,然而与父亲愿望相反,许麟庐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一部《芥子园画谱》不知被他临摹了多少遍。商业学校毕业的许麟庐对商业却毫无兴趣,整天徜徉于书肆画店。
  一次,许麟庐在一家画店被一幅画吸引住了,一只喜鹊站在西瓜上,这只喜鹊比真喜鹊还要大,非常夸张。它给许麟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当时他还不知道,这就是他后来所拜的老师--齐白石的作品。
  同样让许麟庐喜爱的还有李苦禅的作品,他喜爱他们作品的大气磅礴。1945年,29岁的许麟庐举家搬至北京,他立即去拜访了李苦禅,对齐白石大师艺术的崇敬使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当时李苦禅正师从齐白石,于是经过李苦禅的引荐,许麟庐正式拜81岁的齐白石为师,而"麟庐"的名字也是老师给起的。此后14年,许麟庐一直伴侍在老师左右,耳濡目染,获益匪浅。
  白石老人喜爱画虾,当时养了一盆活虾天天观察;而许麟庐则看老师先画哪笔,后画哪笔,如何用笔落墨。细心揣摩一段时间后,他画的虾居然可以以假乱真了,当时被人称为"东城齐白石",这不禁也使得许麟庐有些飘飘然。关键时刻,老师断喝一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学我的心,不能学我的手。你的心有灵气,一点就通,一通百通。
  此语一出,如醍醐灌顶,懵懂中的许麟庐终于明白要向老师学习的是对事物腠理的独到认识和灵活的表达方式,要善于开掘个人的生活经验,把深层的心理体验和艺术创作融为一体。于是他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八字心得,一方面继承老师衣钵;另一方面,深研徐青藤、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及吴昌硕、赵之谦诸家笔墨,尽揽前人精华,化成自己血肉,形成了独特的大写意画风。齐白石作画,逆笔涩行,如作楷书;许麟庐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以草书笔法入画,下笔如疾风扫落叶,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白石老人晚年从写意转向抽象,有人说他老了画糊涂了。惟有许麟庐说:老师,你的画变法了。正因为他对老师的深刻理解,老人晚年曾作诗赠与爱徒:启予者,麟庐也。

    "一辈子开心就行"

  曾经看到许老画的一幅画---武大郎肩上架了个猫头鹰,题款是"什么人养什么鸟"。回味之余,忍俊不禁,对许先生的乐观幽默天性多了一层了解。
  许麟庐的夫人王龄文女士回忆说,结婚那天在花车上我就和他打起来了,他把我们家给他的那个戒指卖了去买画。进到新房,只见四壁空空,问他:"你衣服呢?"他递给我一叠当票。当时他当学徒一个月15元,我强制着一个月赎一件衣服回来。其实婚前也是一样,他看上一幅画,总是磨着母亲要钱,不给就不出家门,连觉都睡不着。早年家里给他三台面粉机做家产,谁想他与李苦禅饭后纵歌,通宵作画,暴雨泡了晾晒的麦子都不知道,最后面粉机全给他画"光"了。
   新中国成立后,许老开办和平画店,常常是高价向穷苦画家买,低价卖给爱画的人。外地画家周怀民、亚明、宋文治、陆俨少、关良等来京,更是吃住在他家。他的孩子,就成了所有朋友的勤务兵,随叫随到,跑腿办事。许先生自己更是乐于指点热爱绘画的孩子,让很多人感念于心。
  "文革"期间,他被发配到湖北咸宁胡家湾,住大牛棚,先种菜放鸭,后养猪放牛,自谓"我的官(倌)越做越大"。每日弄鱼虾下酒,哼几句《沙家浜》。忽然一日,上面来了精神说可以画画。多年没动笔的许麟庐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即铺纸于厨房一张大案板上,寥寥数笔,两条活蹦乱跳的鱼已跃然纸上,他看着画,人几乎痴掉。从此每日归来即画山水,贴在"干打垒"墙上自赏,居然也数目可观。
  后来周总理调他为北京饭店作画。谁料,他的《荷花鳜鱼》被说成是宣扬孔老二的"和为贵",4个柿子1颗白菜的《四世清白》被指为以"一身捆绑"暗喻自身处境,有讽刺时政之嫌,上了1974年的"黑画展览"。许麟庐激愤之下,思想反而更为解放,时有放怀啸傲之作。他说:"人若不受苦,画就没有深度,没有豪气,苦难是画家的师友。"大抵心存高远者,方可如此视世事如浮云吧。
  黄永玉先生曾评价说,许麟庐一生知足,自得其乐,不显耀、不满溢,大方、厚道,懂分寸,严操守。他的经历、交往、见闻、修养、道德观、吃喝根、妻儿缘,像一本文化大书,十足丰富多彩。

    写其大略 物我皆春

  许麟庐先生行事低调,不事张扬,但他却是得了绘画真谛的大画家。他的画作永远不会淹没在其他画作中,总能跳出来,让观者惊喜其于趣味。因为他删去了一切妨碍表现的细枝末节,让人一眼看到事物本身最本质最鲜明的特点,或者说是他赋予花鸟山水的感情色彩。他用得最多的印章便是钱瘦铁篆刻的"写其大略"。他说:"无论是工笔,还是泼墨大写意,画家不应使观赏者沉溺于真实的气氛而不能自拔,要传达出一种情感。所谓写意之'意',不正是人的'意'吗?只是大写意作品不像写实那样清晰反映事物的形貌罢了。"
  他的画作不似八大山人那样冷漠苍凉,而是放入自己的天真好奇的天性,充溢着生命活力与幸福感,透出新鲜的意趣。他总能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和时刻,以练达的笔墨揭示事物真切的实质,赋予画作一个鲜明的感情印记。许麟庐一位弟子曾点评道,他的《香芋小鸟》:一片厚重深郁的大芋叶之上,两片小小的红芽生机勃发,而芋杆上那只小鸟,正在动与未动的一刹那被许老定格,令人于尺幅间看到无限情趣。《白莲》用墨用笔的变化脱俗,让人除了心领神会外,无法用语言形容。还有那大幅的墨梅、紫藤,用笔纵横捭阖,真是"兴到挥毫天地窄",当其解衣磅礴之时,天地为之低昂,宇宙为之呼啸,令人屏息而读,不敢长出气矣!
  据许麟庐的挚友、文艺理论家、作家黄苗子回忆:"我在许老带领之下,两游山东,登蓬莱阁看海,上云峰山访郑道昭碑;南下南京,与宋文治、亚明诸兄同访龚半千扫叶楼,涉镇江,过金、焦二山;又赴河南访开封,拜嵩岳双阙,过少林寺,探伊洛龙门以及巩县石窟……"画家们在游历中边交流、边作画,对事物的认知不断得到升华,体现在作品中的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充满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诚如作家管桦所说:"在百感交集中,他的笔墨愈加豪放,使我在那深沉的色彩中,看见了人的肝胆。"
  许麟庐作画,充满了对自然的感受,对人生的体悟,重笔浓墨,给人以元气淋漓的力度和气势。写白梅则密枝繁花,画风荷则蓬勃茂盛。他画的苍鹰或栖于松柯之上,或立于岩石之巅,高瞻远瞩,壮怀欲飞;他写草虫珍禽,皆能涉笔成趣,生机盎然。
  白石老人曾说过:"作画应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俗媚,不似则欺世。"许麟庐作画总能抓住事物最本质最鲜明的特点,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正所谓遗貌取神,写其大略。不让观者沉溺于真实气氛中而不能自拔,而要传达出作者的某种感情。这可算是学到了白石老人的绘画真谛。
  许麟庐善草书,得力于怀素《圣母帖》、赵佶《千字文》、祝枝山《诗帖》,故其运笔大刀阔斧,如惊风骤雨、落花飞雪,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许麟庐酷爱中国的京剧艺术和民间艺术,并将他们融入了绘画当中。他画的泥娃娃非常富有情趣。启功先生说:"他画的泥娃娃很有意思,我非常喜欢,看了让人心花怒放。"

    笑对人生 德艺双馨

  许麟庐一生淡泊名利,重侠义,好交友,这也是在书画界有口皆碑的。提到许麟庐就不得不提到他创办的和平画店。上世纪50年代,由于经商不成,许麟庐便在东单西观音寺开办了一家专卖当代名家书画的和平画店。这里简直成了名家荟萃的据点,也成为保护文化名人的据点,常来这里赏画聊天的除了书画界的人士,还有戏剧界人士、作家、学者,甚至政府要员。
  许多南方来的画家吃住都在这里,像人们熟知的宋文治、亚明、魏紫熙、黎雄才等。据许老回忆,当时来的人很多,有的人吃完饭走了,许老都不知道他姓什么。许麟庐的师兄李苦禅爱喝酒,和平画店旁边就有个酒馆,李苦禅每次到这都要喝上几杯,而酒钱全由许老来付。
  画家黄永玉回忆道,一次他来画店,看上一幅齐白石的画,但是李苦禅的一幅灰鹤也很好,兜里的钱只够买一幅的,犹豫再三,决定买李苦禅的那幅。许老说道:"永玉,真有你的。你买齐白石的那幅吧,苦禅那幅我让他送你。"
  画店一般是五六点就关门,然后里面就传出锣鼓镲胡琴声,许麟庐、李苦禅师兄弟同前来的画友、戏剧界名人,还有一些买卖人每晚都要唱上几段。在这里,没有身分高低贵贱之分,逍遥自在,高兴就行,开心就好。用许麟庐夫人王令文的话说就是"不务正业"。
  人们常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有一点愫心。"许麟庐正是凭着这三分侠气赢得了师长、朋友、学生们的爱戴和信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