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 季加孚谈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

 gujiax 2012-04-15

网友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络电视台健康台的《健康有约》,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常婷。从1995年开始,由中国抗癌协会发起了每年4月15日至21日,为全国的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饮食与癌症”。今天我们就走进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将采访各个领域的专家,来为您讲解一下正确看待癌症。

    好,现在坐在我身边的是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院长 季加孚,您好。首先想请季院长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怎样的一家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 季加孚

健康有约专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 季加孚

季加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也叫北京肿瘤医院,隶属于北京大学,管理也属于北京市属的医院,是双重管理的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医院成立到现在已经是35周年了。对于35周年,对于人这一生来讲,它是一个青壮年,而且正是朝气蓬勃的年龄。我们医院是一个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主要从事肿瘤的治疗、研究、预防等一些工作,我们所服务的范围除了北京市以外,涉及到全国乃至周边的一些国家。

主持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有什么样的特色呢?

季加孚:我们的特色就是医教研为一体,而且我们是一个学术型的医院。我们医院的愿景,期望我们医院是一所患者首选的国际化的肿瘤中心,这是我们的愿景。因此,对我们医院的员工,无论是过去老的职工还是现在年轻的职工,他们通过几代人的奋斗到今天,所倡导的理念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尽可能地能够提供给病人最好的服务,最便宜的、花费最少的、痛苦最小的、效果最好的服务,这是我们医院服务的一个宗旨,也期望我们的病人在我们的医院能够得到一个安全的治疗。病人的体验,病人的安全,病人治疗的效果,病人治疗的花费,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点。

主持人:像患者来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看病的话,会得到怎样的便捷的服务呢?

季加孚: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这么多年,我们医院一大特点就是各个学科的多学科的合作模式,在国际上,在国内大家也称为所谓一站式的服务。它具体的一种形式叫多学科协作,MDT的工作模式,尤其是对于有争议的病人,很难处理的病人,各个不同学科的医生在一起讨论,站在各个学科的角度,对这种疾病,对恶性肿瘤阐述他自己的看法,最终大家达成一致的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的意见,在国际上,在国内被大家认为应该是最好的一种效果和结果。我们大概服务的模式就是这个模式。但是,我们对于常规的一些肿瘤病人,我们医院在很多瘤种上,在消化道肿瘤、淋巴瘤、黑色素瘤、肾癌黑色素瘤,以及肺癌、乳腺癌,都是参加全国国内的一些指南以及标准,以及卫生部一些标准的制订主要参与者,因此,在我们医院的治疗,是严格按照卫生部,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规范的治疗模式来治疗。同样,我们医院也是积极参加北京市医改,卫生部医改,国家医改的一个单位。

主持人:我们知道,今年的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就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饮食与生命”。可能很多老百姓就想问,饮食和癌症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来预防癌症呢?

季加孚:过去中国有句古话,祸从口入,现在看病也可以从口入。因为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经济不断改善,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人们对饮食的喜好也在发生不断地变化。我们国家由过去传统的农业国,饮食以纤维素、职务为主的饮食模式,逐渐向发达国家的肉类、鱼类、奶类过渡。因此,在这个过渡过程当中,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等等一些变化,因此,就会造成饮食的种类搭配有问题,有些饮食是超出身体体内所需求的。还有我们在过去传统的饮食过程当中,一些食物在制作、保存、运输过程当中,有不健康、不卫生的因素在里头,也不能除外,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过程当中,环境的污染,食物的污染,水源的污染等等,这一系列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我们所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慢病,其中里头就包括肿瘤。现在认为,很多饮食习惯,包括一些食物,过量的食用或者不科学的食用,是会导致肿瘤的。比如说西方所发生的肿瘤,比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大肠癌,跟过度的西方模式的饮食,大量的脂肪,大量的一些蛋白和过度的饮食,都会引起一些疾病。因此,对于中国的肿瘤来讲,过去发展中国家所发生的,比如像食道癌、肝癌、胃癌,发病率现在还没有完全往下面走,还没有降低。随着生活的一些变化,刚才我们谈到,西方人所得的一些肿瘤又悄悄进来了,比如像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等,又在增高。因此,在我们国家,肿瘤所患病的群体是比较有意思,也是耐人寻味的。

    如何预防肿瘤?如何治疗肿瘤?从肿瘤治疗策略来讲,我们所讲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指的从病因的角度讲,来如何预防或者是干预肿瘤,这是一个长期、长远的战略。其实我们做宣传,以宣传周的形式,以抗癌周的形式来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方式,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自己做起,希望能够有一个长远的计划,饮食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吸烟等等一些不良的习惯,也是可以引起疾病的。像这样的运动,像这样的活动,不可能像治疗肿瘤一样立即产生一些效果,但是它可以有长远的作用,类似像我有时候和他们谈到,开玩笑,像中医里头的滋阴,不可能看到马上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讲,它是应该起效的。我们国家现在做很多事情,缺乏更长远的计划,从科学的宣传,从教育入手,改变一些生活习惯,改变一些关爱环境的习惯,可能我们这一代人不一定立即见效,我们的后代,再后一代可能会见到效果。再一个层面宣传的目的是我们讲的二级预防,希望通过早期发现,尤其是发现无症状的肿瘤,也可以通过筛查来找到一些早期肿瘤,这是二级预防的概念。从一级预防进入到二级预防,我们能够发现早期的肿瘤,或者相对早的肿瘤,治疗的成本,治疗的效果,病人的痛苦也会减轻。同样,我们在宣传的过程当中,宣传科学的治疗,目前通过合理的手段,包括像我们谈到的一站式服务,多学科的服务的治疗模式,希望现在已经患上肿瘤的病人,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治疗,得到一个很科学的治疗,也不要过度,也不要治疗不足,能够使病人延长生命,能够使病人提高生活质量,这是我们医院所期待做到的这几点。

主持人:我们刚才提到饮食与癌症,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癌症,老百姓可能跟饮食相关的,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胃肠道肿瘤,您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最早以此起家的。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的胃肠道的肿瘤在我国的发病情况是什么样的?

季加孚:胃肠道肿瘤,要讲到消化道,从口腔到下面,到直肠、肛门,整个消化管道,我们所提到的胃肠道肿瘤基本就是指的这一部分,包括食道,包括胃,包括小肠,包括大肠。胃和食道,发展中国家,尤其像我们国家这样的国家,最早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认为跟饮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比如说最早验证的就是所谓的冰箱革命。日本、韩国、中国胃癌都是发生率比较高的,在20、30年代西方国家,欧洲、美国胃癌的发病率也很高,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储存食物用冰箱了,绿色蔬菜从菜市场买回来,放到冰箱里储存。过去没有这个条件,放在地下,或者到冬天的时候没地方储存,腌成咸菜或者做成泡菜吃。因此,胃癌发病率很高。一旦有了储存的机会以后,叫做冰箱革命,胃癌发展迅速就下来了。当然,饮食还跟胃癌发现,包括跟高盐饮食等等都是有一定关系的。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它的发病率的下降和饮食模式的改变,这些年我们国家,过去我们都记得叫冬储大白菜,储了以后,五斤变两斤,不忍心,干脆把它腌起来算了,现在我们的老人,我们的父母还是爱吃咸菜,还是爱吃酸菜。这样的饮食在储存过程当中,就会产生一些致癌物,比如亚硝胺类的一些物质。这些物质都对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是有影响的,最起码现在认为它是可以致癌的因素之一。随着现在生活的改变,绿色蔬菜的改变,健康食品的出现,相信食道癌和胃癌发病率慢慢会趋于平缓,或者趋于下降的趋势。可是问题又来了,吃西方的垃圾饮食、大鱼大肉,乳腺癌、大肠癌又来了。疾病就是这样,因此,现在提倡健康的生活,比如说红肉、白肉的问题,蔬菜的问题,盐的问题,油的问题,如何进行科学的搭配,现在是我们健康生活,包括除了吃以外,饮食以外,运动,吃是进来,运动是出去,进和吃的平衡,这也是需要我们进行调整的,比如工作的强度,你的压力程度,你来自社会和工作的,来自家庭的。如何进行调整?这跟慢性疾病发生都是有一定关系的,最起码现在高血压、心血管的疾病跟这类饮食习惯都有关系,其中癌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说,现在大家都知道祸从口入,病从口入,要把住自己的嘴,尤其是一些不健康的饮食,要想尽一切办法去避免,去克制,因为这类饮食代表传统饮食文化在里边,我们可能要知道,一些发霉的东西,同时我们也曾经在很多场合提到,比如说带饭的问题。当然,因为工作需要我们要带饭,单位可能没有很好的提供可口的饮食,我们自己家里要带。但是带饭,往往就我们国家目前观察到的,都是当天晚上的剩饭,又带到单位,不舍得扔掉,又继续吃,尤其是菜叶类的东西,鱼类的东西,这类东西有多少当天晚上做好了,又放到合适的储存盒,在冰冷的情况下,再安全的带到单位,再储存到中午能够吃?基本上都是常温保存,长期吃这样的食物,势必要引起疾病。当然,现在还没有科学的依据说带饭可以引起癌症,跟这个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最起码看到,这种饮食,我们自己可以去检测的饮食,菜叶之类的,加上海鲜类的东西,家里吃的剩的集中起来,放到饭盒上,放到桌上,第二天路上交通便利还行,不便利,再走上两个小时,单位又没有冰箱,再放一上午,中午再吃,可能没有完全馊的味,基本上现在最起码有人检测过,里边的致癌物质,包括亚硝类的物质急剧上升,长期下去对身体是不利的。这是不良的饮食习惯等等,这是其中之一。

    消化道,是饮食直接所关注的器官,因此,跟饮食更加比较密切,所以,在饮食把住嘴,自己可以把住,不需要上级领导,也不需要其他什么人管你,你自己有一个科学的饮食观,因为你作为父母,你的饮食观,你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到家庭成员,会影响到儿女。因此,大家都应该从这方面要特别引起注意。

主持人:4月15日到21日,是全国的肿瘤防治宣传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有没有开展哪些特色的活动呢?

季加孚:我们开展特色活动,在建院35周年的时候,给北京市公交系统提供公交司机免费体检,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在宣传周的时候,还有我们医院具有特色的健康大讲堂,这个时候我们会有很多的科普专家,我们的科学家在这个时候要进行防癌、治癌的宣传。就我们现在所办的健康大讲堂来讲,参加大讲堂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已经上万人,大概两三万人吧。

主持人:您怎么来看待癌症的全民的科普工作?您觉得它的意义在哪儿?

季加孚:任何一种事情,包括人类的健康,首先自己要警觉,自己要注意。这种健康科普的意识的强化,对于它的了解和理解,对于全民的健康起到至关的作用,包括我刚才讲的,知道怎样正确、科学地生活,如何进行有意义的生活,在这里头要通过科普的宣传,正常健康的人,病人和病人家属以及跟科学工作者,医生、护士,包括志愿者,大家进行分享,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健康,他的保持和他的提高是多方面的,刚才我们讲的是饮食,事实上是锻炼,过去开玩笑叫修炼,事实上从意识形态上讲,怎么自己自觉地提高自我,比如说爱国、积极向上、关心他人,分享、同情等等,这都是本身一个健康人应该所具备的一些能力,所具备的一些思想。事实上在健康大讲堂,健康活动的宣传过程当中,要提高多方面的素质。对于自己肌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清楚什么时候该去检查,去哪儿检查,怎么检查。如果有了病以后,如何进行科学的就医,合理的就医,降低由于不科学的就医,老百姓讲胡乱就医,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最后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疗,自身就产生怨气,也给家里,也给国家、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通过大家在一起分享,通过患者,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了解,也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医院和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和我们患者家属的了解,大家有一个相互的了解。事实上人类生活在这个社会,谁也离不开谁,做医生、做护士的,做医务工作者,就是帮助病人的,怎么帮助病人?需要一个合理的环境,国家医改,也是希望建立和谐的好的环境,使我们的病人得到很好的治疗,得到一个安全的治疗。

主持人:好的,今天非常感谢季加孚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