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课堂练习之二(连线题) 本教程不讲连线的制作,只讲如何套用连线题模板。连线题模板的制作请学员参看本讲后附件:《连线题课件模板制作教程》,自学。 先下载 1、将“主要影片”第17帧上的“我会连” 的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行距。 2、打开本人制作好了的《连线题模板》,将第1帧复制到《桂林山水》课件之中。 3、双击粘贴进来的模板,进行编辑状态,将模板中的问题和答案与本课件中问题与答案位置一一对齐。 4、删除模板中的问题与答案,并进行相关位置的调动。 删除模板中所有的问题文字(问题1、问题2……),再按顺序将答案中的文字删除,并将红色连接点连同右边的文本框移到本课件正确的位置上。比如本模板中 “答案1”是排在第四行,而本课件中“问题1”的正确答案在第三行,则先将第三行的红色连接点、答案、和后面的文本框一起选中,移到靠右边一些的位置,再选中第四行“答案1”前面的红色连接点、“答案1”和它后面的文本框,一同向上移到第三行,最后将方框“答案1”删除,如果后面文本框的位置不合适则自行进行适当调整……。 附: 连线题课件模板教程 设计思路: 利用 startDrag 把问题上的元件拖动到答案上,同时,在舞台上进行划线,然后检测是否碰撞,以此来实现在 Flash中的连线题课件。 先看效果:http://xzs./mb/2/ReadNews.asp?NewsID=246459 具体步骤: 一、制作问题与答案元件。 1、制作问题和答案框。在舞台图层1,取图层名“题目”,上画4个问题小方框,用静态文本输入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放在舞台左侧,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4个答案框放在舞台的右侧。选中所有内容,修改/转换为元件/影片剪辑/取名“连线题模板”/确定。取实例名:lxt。选中刚转换的元件“连线题模板”(双击这个元件)进入编辑。 2、制作问题和答案影片剪辑。插入一图层,取图层名“连线点”,在第1帧上画一个小红色的小圆(注意:小圆中心与舞台中心对齐),再将其转换为影片剪辑,复制8个分别放在问题框的右边和答案框的左边。问题框右边4个影片剪辑分别取实例名为:“ t1”、“ t2”、“ t3”、“ t4”:答案框左边的4个影片剪辑分别取实例名为:“da1”、“da2”、“da3”、“da4”。 3、制作移动影片剪辑并输入代码。再插入一图层,取图层名“拖动点”,将“问题框”右边的4个元件选中复制再粘贴到“拖动点”图层的第1帧上,分别改实例名为:“y1”、“y2”、“y3”、“y4”。然后在这4个影片剪辑上都添加以下代码: on (press) { startDrag(this); } on (release, releaseOutside) { stopDrag(); } 4、在代码层输入代码。插入新的图层,取图层名“代码”,在第 1帧上输入以下代码: stop(); onEnterFrame = function () { clear(); lineStyle(2, 16711680, 100); moveTo(t1._x, t1._y); lineTo(y1._x, y1._y); moveTo(t2._x, t2._y); lineTo(y2._x, y2._y); moveTo(t3._x, t3._y); lineTo(y3._x, y3._y); moveTo(t4._x, t4._y); lineTo(y4._x, y4._y); }; 5、正误判断的按钮及代码输入 。 (1)插入评价文本框。插入动态文本,并取实例名为“pj”,用以显示对做题情况的评价。在答案右边插入4个动态文本,分别取实例名d1、d2、d3、 d4。用来画“√”或“×”。 (2)制作正确与错误声音影片剪辑。插入新建元件,将正确声音拖入其中(第2帧),在第1帧上加入stop();。用同样的方法制作错误声音影片剪辑,将正确与错误声音影片剪辑拖入场景中,分别取实例名“hba”和“zxx”。 (3)制作按钮影片剪辑。 再插入一个图层,取图层名“判断”,拖入一个按钮,放在适当的位置,选中这个按钮,修改转换为影片剪辑,取名“答案查询”。双击这个按钮影片剪辑进入编辑。 —— 按钮影片剪辑输入代码。插入一图层,第1帧上输入“答案查询”,放在按钮旁边适当的位置,选中按钮,输入以下代码: on (release) { if (_root.lxt.y1.hitTest(this._root.lxt.da1)) { _root.lxt.k1 = 1; _root.lxt.d1.text = "√"; } else { _root.lxt.d1.text = "×"; _root.lxt.k1 = 0; } if (_root.lxt.y2.hitTest(this._root.lxt.da2)) { _root.lxt.k2 = 1; _root.lxt.d2.text = "√"; } else { _root.lxt.d2.text = "×"; _root.lxt.k2 = 0; } if (_root.lxt.y3.hitTest(this._root.lxt.da3)) { _root.lxt.k3 = 1; _root.lxt.d3.text = "√"; } else { _root.lxt.d3.text = "×"; _root.lxt.k3 = 0; } if (_root.lxt.y4.hitTest(this._root.lxt.da4)) { _root.lxt.k4 = 1; _root.lxt.d4.text = "√"; } else { _root.lxt.d4.text = "×"; _root.lxt.k4 = 0; } _root.lxt.jf = _root.lxt.k1+_root.lxt.k2+_root.lxt.k3+_root.lxt.k4; if (_root.lxt.jf == 4) { _root.lxt.pj.text = "你得了100分"; _root.lxt.hba.play(); } else { _root.lxt.pj.text = "你填对了"+_root.lxt.jf+"空"+","+"得了"+_root.lxt.jf*25+"分"; _root.lxt.zxx.play(); gotoAndStop(2); } } ——将这两个图层的第2、帧转为关键帧。将图层2的第2帧上“答案查询” 改为“重做”。 选中图层1的第2帧上的按钮,打开动作面板,将里面的代码: on (release) { _root.lxt.pj.text = ""; _root.lxt.y1._x = _root.lxt.t1._x; _root.lxt.y1._y = _root.lxt.t1._y; _root.lxt.y2._x = _root.lxt.t2._x; _root.lxt.y2._y = _root.lxt.t2._y; _root.lxt.y3._x = _root.lxt.t3._x; _root.lxt.y3._y = _root.lxt.t3._y; _root.lxt.y4._x = _root.lxt.t4._x; _root.lxt.y4._y = _root.lxt.t4._y; //sum = 0; _root.lxt.d1.text = ""; _root.lxt.d2.text = ""; _root.lxt.d3.text = ""; _root.lxt.d4.text = ""; gotoAndStop(1); } ——再插入一图层,分别在第1、第2帧上都输入代码:stop(); 本课件ok了,试试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