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片《三寸金莲》文案
内容(解说字幕) 画面 [字幕]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代,人们用不同的手段美化着经历,塑造着自己的肢体,即便是残忍痛苦的过程与代价的付出。 黑场白字字居中略小
淡出淡入 小脚特写老太沉思特写
扣像特技 [字幕]但愿我们真的能读懂肢体美化带来的是快乐…… 黑场白字字居中略小
淡出淡入 又一只小脚特写又一个老太沉思特写
扣像特技 [字幕]但愿我们真的能读懂肢体美化寄托着一份理念…… 黑场白字字居中略小
淡出淡入 走路的小脚正在缠裹着的小脚 [字幕]但愿我们真的能读懂肢体美化传递着一种文化…… 黑场白字字居中略小
淡出淡入 黄河故道走远的小脚女人
出片名《三寸金莲》 [解说]我们沿着黄河故道来到一座古城,首先映入我们视线的是中国保存最好的贞节牌坊,牌坊是过去人们为表彰守节的妻妾,显示身份尊贵的象征。 [解说]古老街道的两旁,偶尔会看到许多悠闲的小脚老太太,三三两两地,一边玩着纸牌,一边打量着过往的人们。 [解说]穿过一条青石板小道,我们被带进了一个古镇,在一所名为“十户堂”的门牌下,我们见到了90岁高龄的小脚老太朱非氏。 [朱非氏讲述] [解说]从老人沧桑的脸上,我们似乎看到当年小脚带给她的一丝丝苦与乐。 [解说]在我们问起缠足给她带来的哪些幸福时,她又无言以对。只是重复着“那时候,女人都要缠脚。并且是从幼小的年纪开始的,有时会受不了被浆洗过的僵硬脚布所捆绑的痛苦,哇哇大哭,偷偷打开缠布,父母发现后,会百般哄骗再死死的缠上,那罪哪……”此时的她有些激动,我们也无法继续我们的采访,在这深深的小巷,我们与情绪激动的老人道别…… [解说]看着老人艰难回身的背景和一双细小的缠脚,耳边依然回响着老人的话语:“那年头就兴这个啊……”
[解说]离开十户堂,我们又随即奔赴另一位小脚老太的家里。 [解说]午饭时分,在镇边的一个小院内,90岁的蔺李氏小脚一进门就引起我们的关注。 [解说]她边吃边和我们聊,老人说:“我现在身体还好,扫院、喂鸡…….样样都能干。”说着,她放下饭碗,拿起扫把开始打扫起院子,然后喂小鸡。我们相信她的身体还很健康,但总觉得她那双小脚始终站立不稳…… [解说]第二天早上,我们应邀去走访91岁的程树贞老人。到了她家的时候,程老太女儿还在为母亲梳头,看我们进来,老人迅速站立起来招呼我们。最后,她坐在院子里一边削山芋,一边讲述着缠脚的经历。 [程老太讲述] [解说]看着整理院落的程老太,心想,当年这位南京某学校的校长夫人也要缠足捆脚,可见当时缠足者之普遍…… [解说]穿过嘈杂的农村集市,沿着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我拜访目前最年轻的缠足老人:81岁的赵兰英老人。简陋的农户院落外的鸡架前,我们见到了满面清秀的赵兰英老太,看她眉目清秀,快步如风。据说赵兰英老太是当年远近闻名的美女,也许是乡下人们朴实的秉性,赵老太好象不善言谈。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还是讲起了她缠足的往事。 [赵老太讲述] [解说]离开赵老太的村庄,人们象过节一样打量着我们这些远道客人,也许是这里还从没有遇到过此种情景,从她们的眼中我们好象了解到她们对我们这些都市人生活的神秘…… [解说]我们又沿着乡间小路走向另一位约访者,这是一家生活贫困的家庭,进门后看到院子里有一堆一人多高的木箱,听见声响,木箱后走出一位满目迷茫的老人,这就是我们的约访者王石氏老人。 老人见到我们象是有许多话要讲一样,当我们说起来意,老人热泪纵横,满腹心酸的讲起了她缠足的经历,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位痛诉缠足命运的老人,她悲痛的回忆她那痛苦的缠足史,叙说着,控诉着…… [解说]面对着一堆木箱,她诉说着人生坎坷,控诉着社会的不平……… [解说]沿着黄河古道下游,来到一个古城镇,85岁的朱秀芝老太讲述了她的缠足史。 [朱秀芝访谈] [解说]老人每天忙活着家务,每天用可观的养老金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一大席面叶,是朱老太用一天功夫做出来的,我们从此看出赵老太生活的俭朴…… [解说]几经辗转,我们在小镇上遇到了一位90岁高龄还在做生意的小脚老太,她高兴的说起缠足往事,她板着玉米说:“我们闲不着,天天就上集市卖货”。此时,家中的猫、狗打闹吸引老太,她笑着让我们看,又忽然她从屋里取出一个长约2尺的炮弹皮让我们看,她说日本人来时,她就是在离这个炮弹很近的地方被炸的趴在泥土下,由于有围墙才没有要了她的命,看着她乐观的笑声,我们告别老太……
小镇街上,我们还看到许多年迈的缠足老人。在街上生活着96岁高龄的杨秀林老太,她是目前仍健在人世的缠足妇女中年龄最大的,他从幼时到现在一直没停止过缠足的老人,走进她家的那扇古色古香的朱漆大门,我们终于见到一身文秀利索打扮的杨秀林老太太,她精神焕发,落落大方的招呼我们,只见她穿着的一双“金莲”,如金梭、秀丽细小,简直像书上所讲的那种最高贵的“一品金莲”,她言辞清晰,耳聪目明,表现机智敏捷,简直看不出是96岁高龄老人。 [访谈杨秀林老人] [解说]我们提出要看一看她那双“金莲”,老人说,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展示她的一双小脚。我们看到她清秀小脚被缠捆的脚背胧起,脚下的小指及3、4指都已缠成了没有骨头的肉片………她把这缠足过程一一展示给我们。老人至今仍然每天缠足,不然的话将无法走路,她说,她的一双小脚在过去曾给她带来荣誉,从她灿烂的笑容里,可以看出,当年她那双小脚在众人面前受到的不少赞誉。 [解说]老人从她的卧室里取出她亲手制做的鞋底和精美的虎头靴,这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看着她高兴的讲述着她年青时的往事,以及摆满桌子的手工艺活,我们真的兴奋不已。老人还又取出她当年的照片及全家福,给我们讲述着家人情况,说着说着,我们已经忘却了她的年龄,我们庆幸这次采访能找到这样一位独特老人, [解说]聆听她的生活纪实。可以说现在幸存的少数缠足老人中,很少再能看到如此健康敏捷的了。我们告别了老人走上黄河古道,望着河边:只见夕阳下,渔归的小船被河面上粼粼的波光笼罩着………
[舞厅灯光,各种纹身绣腿在强烈节奏中舞动]
找寻缠足的感受,我们很难说清楚,当年缠足老人们传奇的经历,我们也无法领略到它的美丽。
缠足现象很快会在现代社会中消失,但都市里人们仍然沿袭着对肢体审美愿望。
[众多缠足裸露定格,与现代腿饰、脚绣的穿梭;在强烈音乐的烘托下,推出字幕]
走在繁华的都市街巷,时常为擦肩而过的人身肢体纹彩感到惊讶。或许是人们对美的理解不尽相同的缘故,对肢体各部位美化图案也令人眼花缭乱,一时目不暇接。
曾经因工作的需要,我们到过美洲和非州的某些部落,亲眼看到过印弟安人在肢体上烙画的各种图腾、纹彩,据说这些图腾、纹彩能给他们带来祝福,而且还可以僻邪、消灾。尤其在北非,我们也看到过远祖的黑人代传统的鼻环脚饰,予人的是感觉既残酷而又难忍。在今天看来,这种肢体的图腾、纹彩和其它表达方式,除了对美的追求需要外,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文化与信念。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太太,她的一双小脚,细若织梭。相传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少量年迈中国老妇人保持着这一难以说清的“缠脚”。2010年后,这些缠脚老妇人将相继去世,留给后人将会历史疑问:为什么把好好一双脚缠到如此短小?她们那个年代是以此为美吗…….现在我们通过影视来看待的这些疑问,寻找这些疑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