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五案”集体备课流程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 郑爱芸 刘丽红 备课内容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点;分析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 预测学生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好所用的教具和学具。集体备课按照“个人初备, 形成 个案; 集体研讨, 形成初案; 完善整理, 形成定案; 结合实际, 形成复案; 教后反思, 形成补案” 的思路进行。 个人备课, 形成“个案”。教师个人备课主要在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选择及突破方式、练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预设, 主备人要更加细致地设计。年级主任定期对个案进行检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周两次,在集体备课之前完成, 其他学科每周检查一次。在检查过程中,要看教师个案数量是否齐全、备课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及要求,然后根据教师设计的情况给予量化打分。教务处对教师的个案进行不定期抽查。 集体研讨, 形成“初案”。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组织, 集体备课过程中, 首先由主备人说个人设计的方案, 做到“六” 说: 目标、重点和难点、前置自学内容、展示交流内容、合作探究内容、达标拓展题目的设计。之后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完善, 我们提倡集体备课的“金点子” 制度, 即教师根据个人备课情况补充“金点子”, 主备人要做好记录。经过大家的讨论, 最后形成导学案的初稿, 即初案。每次集体备课结束前, 备课组长安排下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及备课内容。包组领导要对集体备课的过程进行监督、指导。要根据教师是否参加集体备课、补充“金点子” 的多少及采纳的情况对每个教师量化打分。 完善整理, 形成“定案”。主备人对集体研讨的结果进行整理、完善,完成导学案的设计。打印出一份后交审核人审核,然后才能交文印室打印。教研组长负责审核导学案定案,要求审核人要用手写签名,同时做好记录,并对导学案进行打包汇总,按月交给教务处备份存放。结合实际, 形成“复案”。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 对导学案进行再修改、完善, 要求不但有问题的答案, 还有教学预设。教务处负责导学案“复案” 的检查。教师上课前拿着自己的导学案交教务处盖章并备案。每天上课前要例行检查。 教后反思, 形成“补案”。教师上课结束后要写出教后反思, 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课堂生成进行记录, 促进今后教学的开展。包组领导负责导学案补案的检查工作, 并给每个人量化记分。 教务处组织教研组长每月对导学案进行总检查。教师课时导学案为实际上课数减去测试次数, 语、数、外三科上下浮动4个, 其他学科可上下浮动2个, 但最低必须达到教研室的要求数。导学案要项目齐全, 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主体性、层次性、探究性和思考性, 体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或作文课的课型齐全。使用电子稿备课必须输出修改。集体备课实现了资源共享, 通过集体备课, 我们编制出了更切合学生实际的较高水平的导学案, 而这一过程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16日第7版《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