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自我诊断应如何进行?

 上医医未病 2012-04-16

血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自我诊断应如何进行?

(2010-01-07 23:24:51)
标签:

健康

    血尿是肾内科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同时外科及其他疾病也可出现血尿,因而血尿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以下是本人给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讲课的幻灯稿,题目为重新修改。可供临床医生、实习生和患者临床参阅。

1.定义: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是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讯号。

2.血尿的诊断标准:①取新鲜清晨排空尿10ml,离心沉淀(1500/ 5分钟),弃其上清液9.5ml后取尿沉渣标本作显微镜检查,如每高倍视野≥3个红细胞或用牛包华氏计算盘计数每毫升≥8000RBC或每小时尿红细胞排泄率>10万;②12小时尿沉渣红细胞计数(Adais′计数)>50万均可诊断为血尿。

3.血尿的种类:

①血尿根据外观和颜色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通常呈洗肉水样,有时会血凝块,在尿酸性时可呈咖啡色,红棕色或茶色;在尿碱性时呈鲜红色。镜下血尿者尿液外观正常,但显微镜检查达血尿标准。

持续性血尿和间歇性血尿:持续性血尿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可兼有间歇发作的肉眼血尿。间歇性血尿常由诱因引起发作。

症状性血尿和无症状性血尿,如结石可伴肾绞痛,尿道感染可有尿路刺激症,而IgA肾病则可能不伴其它症状。  

血尿的诊断思路

    如果你临床遇到一个血尿病人,你首先应该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性肾病史、既往血尿史、耳聋史、出血倾向、多囊肾、镰形细胞病以及疫源接触史,环磷酰胺、避孕药、化疗药、抗凝药等药物可引起血尿。图示如下:

 

询问病史,排除遗传性肾炎和药物致血尿

                       

伴随症状尿急、尿频、尿痛 →尿路感染

            体重下降 →肿瘤?结核?

            体重增加 →肾炎?肾病综合症?

            关节痛 SLE

             皮疹 SLE?过敏性紫癜?药疹?

             听力异常 Alport综合症?

             咯血→Good-pasture综合症?

新近咽喉和皮肤感染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                                          

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

       假性血尿 食物(如甜菜、辣椒、番茄等)

药物(利福平、大仑丁等)

血管内溶血、肌细胞损伤

排除   鉴别要点:以上假性血尿尿沉渣镜检无RBC

                     妇女经期

污染性血尿:尿道插管

                      剧烈运动

        ○真性血尿确定                        

            

             

行血尿的定位诊断

            

尿红细胞形态、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观察管型 

 

 ——————————————————————

非肾小球性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

                                            

①腹平片→肾结石?                     ○再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

IVP CPN?肾TB                    E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A、多囊肾?输尿管狭窄等?                                   IgGIgM)C3、蛋白电泳、必要查ANCA                                                                                                                    

②如以上无阳性发现,再查膀胱镜              RF、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尿

                                           β2 MG等、乙肝六项、HBSAg

IVP发现双肾增大→查B超和肾               HBCAb HIV,

                                                   

动态显象。                               ○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

                                      LN、乙肝相关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

肾实质肿块,查肾B超。                     肾炎等)

                                                  

如肾盂输尿管充盈缺损者查膀胱逆行         ○确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必要时做

肾盂造影和尿脱落细胞学                     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

                                                   

B超:囊肿?结石?ARFCGN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A肾病、膜增

Ca                                    生性肾炎和薄基底膜肾病(须电镜

                                      诊断)。

CT扫描:有高度的诊断价值,临床

用于检出和确定肿块的范围,鉴别肿

瘤和囊肿。

            

其它还可以做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

检查、肾动脉造影、尿细胞学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病史综合分析

确立诊断。

    必要时请专家会诊。 

 

    以上诊断思路是用于大多数症状、体征、病史明确的病人。但临床上仍会有约5%的血尿原因不清楚,其原发疾病多是微细的肿瘤或结石,肾的微小局灶性感染,隐蔽的肾小球疾病,早期的多囊肾,肾微小动、静脉病变,小儿特发型高钙尿症等。

  

肾小球疾病:①如隐性肾炎患者临床仅有血尿,无临床症状,其它各项化验均为阴性,极易误诊。

                        

                   临床需依赖肾活检确立诊断。

             薄基底膜肾病,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也表现血尿。

 

肾血管系统疾病:

                        

    确诊需靠肾学管造影:肾盂、输尿管静脉曲张、肾内动静脉瘘、下腔V或肾先天畸形、肾V血栓形成等。                      

小儿特发性高尿钙症:

    是指在排除各种继发因素后,在正常饮食状况下24小时的尿钙排泄量超过0.025mmol/Kg4mg/Kg)而血钙在正常范围。

腰痛—血尿综合症:

    临床多见于年轻妇女,与口服避孕药有关,但男性也有类似的病征。反复肉眼血尿,单侧或双侧腰痛,可有低热和少量蛋白尿,血压和肾功能一般正常。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肾动脉造影提示肾内动静动脉末梢狭窄、扭曲。

 

——————————————————————————

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

均一红细胞血尿:指一份尿标本内RBC大小一致,形态相似,每个细胞内Hb分布均匀,整个细胞与周缘RBC相似。

临床意义:表明血尿是由肾或尿路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尿液而产生。

异常红细胞尿:指一份尿标本内RBC大小不等,形态多样,每个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不均匀,有人形象地称为:开口笑、面包圈、棒状、棘状等。提示RBC经疾病肾单位而进入尿液。

 混合性血尿:如均一红细胞血尿与异常红细胞尿混合存在,则称混合性血尿。

RBC尿相关的正常值范围〈5000/ml,如 5000/ml为可疑,>8000/ml可诊为镜下血尿,异常RBC 80%可诊为肾小球性血尿,正常RBC 80%诊为非肾小球血尿。

近年来诊断镜下血尿的单位用尿红细胞形态及容积分布曲线检查,可初筛肾单位及非肾单位血尿。

 

总结

    血尿是肾内科最常见的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临床症状,临床上要询问病史、仔细体检、结合尿相关镜检、尿常规、蛋白定量、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B超、X光、CT以及IVP等,明确诊断,确立诊断,必要时可行肾脏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对病人的预后做出判断,同时对于不明原因的血尿,要对其常见的疾病有所了解,积极寻找有用的诊断线索,明确诊断。 

    同时,明确诊断的目的,在于给病人提供早期正确的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血尿又是临床实习医生培养良好诊断思维的症征之一,大家要调动所学的知识,在临床灵活运用,用心观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接近疾病的本质,客观反映疾病的发展规律,避免误诊,做一个优秀的临床医师。 

 

参考书籍:

1)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

2)叶任高、沈清瑞,主编,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