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设计模式的认识

 richsky 2012-04-16

         软件开发最早时期是手工作坊式的,“你出算法,我编程”,应用范围比较小,比如一些银行、企业单位,需要一些计算机辅助计算、记录信息。随着社会发展,技术提高进步,人们对信息化要求更高,手工作坊式的开发不能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软件开发的方式、方法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团队开发,软件工程理论也日渐成熟。下面谈一下设计模式的认识。

         比较经典的要属”四人帮“提出了23种设计模式。如同古代作战的兵法孙子兵法36计一样,提出了软件的设计开发的各种模式。这些设计模式是在软件开发项目成功或失败的教训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定的规则、方法。设计模式是对软件设计实战经验、技巧的总结,最终设计目标是让软件的具有更高的性能、价值。具体来说,设计目标主要有可用性(可使用Availability)、可维护性(可扩展 Extensibility )、灵活性(可修改 Flexibility)、可插入性(可替换 Pluggability)。

         设计模式还来源于一些软件工程理论的总结,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比较有经典的“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它提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对象有几个基本特点:抽象、封装、继承、多态。在软件开发中运用体现在,”封装“保持和促进系统的可维护性;“继承”使得概念和定义可以复用;“多态”使得实现和应用可以复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总结有如下几点:

  • 封装变化:将变化的和不变的因素分开对待,这样可以应对变化;

  • 接口隔离原则: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     

  • 合成复用原则:组合优于继承。将一些对象的某些特性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对象来复用对象,这样比直接继承一个对象有时更灵活可用;

  • 开闭原则:对修改关闭,对扩展开放;

  • 依赖倒转原则:要依赖抽象,不要依赖具体实现;

  • 迪米特原则:最少知识原则,只和你的密友说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 好莱坞原则:别调用我,我会调用你;

  • 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设计职责单一明确,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变化的原因;

  •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

这些原则方法指导我们在在理解和使用设计模式时,不能因使用设计模式而使用它,也应当记住上述设计原则、设计目标,来恰当的选用设计模式,有时可以不用设计模式,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盲目乱用设计模式,可能会违背软件设计的原则、目标,适得其反。我们知道武林中的高手往往是无招生有招,只要记住一些心得要领,活学活用,才能把设计模式用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