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
概述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临床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排水样便,可带少量粘液,重者可休克。本病全国均有流行,集体发病,及时治疗疗效佳。病死者多为病情重,伴有脱水、休克而未及时入院治疗者。因此及时诊断治疗是关键。 临床表现1.起病急,腹痛、呕吐、腹泻,便次每日数次至20-30次不等,多呈水样便、血水便(副溶血弧菌),可带少量粘液。 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4小时内曾进食可疑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同食者于短期内同时或先后发病,于1-2天内达高峰,多在夏秋季发生。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 用药原则1.轻症者以对症疗法为主。 辅助检查1.对轻症者以检查框限“A”为主; 疗效评价1.治愈:症状消失,血象正常,粪便常规检查或隔日培养1次,连续两次阴性。 专家提示该病主要是细菌或毒素污染食物进入人体肠道所致,因此,搞好饮食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重症患者应及早送医院抢救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