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天珠”的鉴别与收藏

 largem 2012-04-16
西藏“天珠”的鉴别与收藏
发布时间:2010-11-01 16:09:00     作者:白玛多吉    来源: 《收藏界》

二、蚀刻玛瑙的历史溯源及现代天珠的加工仿制

世界上蚀刻玛瑙的生产年代十分久远。最早的蚀刻玛瑙主要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在伊拉克境内,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印度古代文明的遗址发现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印度白塔拉尔和钱呼达拉是制作蚀刻玛瑙的中心。中期的蚀刻珠主要是在印度次大陆的遗址发现的。后期蚀刻珠的制作中心在伊朗。在二十世纪初期,那里仍然采用手工加工蚀刻经文饰物。到十九世纪末,在西北亚、南亚次大陆这种工艺已经逐渐失传。

新天珠的仿制首推台湾,目前拉萨市场流通的新天珠百分之九十皆为台湾新仿天珠,还有尼泊尔、不丹仿,内陆江浙和中原仿,另有一些寺庙也在寻找原料自己制作。

1、台湾仿:在玛瑙石上用强碱、强酸蚀刻烧制而成。色泽纹路几可乱真,仔细观察无风化纹,两端线孔及质地等仍可分辨出新旧及产地。

2、不丹仿:主要是黑白分明的新天珠,质地透明,无风化纹。

3、四川二百年前仿:主要是一种料器。

4、浙江仿:树脂混合物。

5、中原仿:ABS工程塑料混合物。

6、西藏本地仿:在劣质玉石上蚀刻。

这些新仿天珠的价格(进货):台湾仿200800元;不丹仿100—300元;浙江和中原仿510元左右不等。

三、天珠鉴别、鉴赏

天珠的鉴别可以用“八看”来进行初鉴。

(一)看天珠的质地。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观察,各类矿物质地的颜色,可分为原本固有的颜色称为白色;混入色素离子引起的颜色称为他色;产生裂纹引起的颜色,称为假色,这是矿物学质地的三种色。天珠质地的颜色大致分为:乳白色、黑色、棕色、红色及淡绿色五种,其中以乳白色的质地最佳,某些天珠研究者都把天珠线孔内是否为乳白色列入纯天珠的必备条件之一。以上是从质地上鉴别。

(二)看天珠的色泽。天珠一般呈黑白色、深棕色及象牙色、淡棕色及乳白色四种相间的纹路,黑白分明的纹路喜欢的人多,深棕色及象牙色相间的纹路也是许多人首选之一(台湾仿的新天珠为后者)。

(三)看天珠的光泽。所谓光泽是指表面反射光的强度而言,反射率大,光泽就强。一般光泽可分为: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及土状光泽等。天珠表面由于年代久远自然风化而形成较不平滑反射光有紊乱的现象,用肉眼观察表面似涂上一层油脂,这种光泽称为油脂光泽。有些油脂光泽特别亮,则可称为蜡状光泽。有些天珠经过火烘,表面呈现灰白色,对光产生某种陷阱而暗淡无光,这种情形称为土状光泽。

(四)看天珠的透明度。透明度是指透光的能力,其实透光与不透光是相对的。一般鉴定透明的标准,是以两毫米的厚度用适当的光源透视,光全部透出称为透明,部分透过称为半透明,不透过称为不透明。选择天珠以透明和半透明作为取舍标准,当然,不透明的珠子也有极品,以透明取舍天珠难免有遗珠之悔。

(五)看天珠的完整性。从外观察整颗天珠的完整度,是最直接且效果好的办法。由于老天珠年代久远,想找一颗完美无瑕的天珠颇为困难,因此天珠两端呈现斜面自然的磨损并不影响其完整度。一般而言,除传世品外少部分的破损可能是供佛像装藏或磨粉配药之用,应可接受。至于断裂成半或严重破损的天珠,已失去作用不宜收藏。新仿天珠一般都完好无缺,其倾斜面都有“作残”痕迹,要特别留心。

(六)看天珠的风化纹。所谓风化纹是指老化表面特征,最具代表年代长短的标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许多自然而不规则的风化纹路,深浅不一,似鱼鳞纹又似凤爪纹,尤其在黑棕色纹路上观察比较清楚明显。

(七)看天珠的朱砂点。所谓朱砂点是一种红色的斑点,从里到外自然生长在天珠的珠体上,但并不是每一颗天珠上都有朱砂点,也不表示有朱砂点的天珠就是好货。它仅是供判断新旧天珠的标志之一,就像旧玉中沁色中的“尸斑”(“尸古”)。这种红色斑点可能是天珠与人体的磁场融合所生长出来的。因玉石本身就有渗透性,也可能身L 抓伤、挠伤出血后,使之吸渗到天珠体里,逐渐形成“血斑”。

(八)看包浆。包浆不是天珠上的污垢,是酸、碱分子与本体分泌物长期融合的一种附着物,它是洗、刮不掉的,就像旧瓷器、明清家具上的包浆一样。这种包浆滑润自然,任何做旧都不能作成这种自然形成的包浆,“自然成旧”与“火工做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岁月的残缺是一种美,人工的“做残做旧”越看越丑。

当然还有用仪器进行化学和物理鉴别、从宗教角度上鉴别等,这里不一一细说。至于天珠的作用,藏族人对天珠的崇敬,本文暂不涉及。关于上述观点仅是一孔之见,本人将继续探讨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