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让孩子做好可能摔跤的准备了吗?

 阿里山图书馆 2012-04-17

               你让孩子做好可能摔跤的准备了吗?

                                                          文/文竹韵

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对孩子的闪光点,我们要为之呐喊助威,对其缺失之处,亦应点拨评判,刻意放大或闭目塞听都会伤害孩子。

  看电视节目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对自己的点评:最棒、最牛、最帅、最酷、最靓、最媚、最聪明、最时尚、最有味……最初听到时,感叹于当今孩子的率真和直白颇具大家风范,可当孩子们无一例外地用同一种声音说话时,心里就有了一种隐约的似无却有的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

  诚然,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本无可厚非,人人都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路鲜花铺陈、掌声飘荡,即使不能成为最亮的太阳,也该是月亮或星星,但绝不当夜空中的一只萤火虫。但是实际生活中泥沼、坎坷和陷阱却无处不在,我们让孩子做好了可能摔跤的准备了吗?过度的追捧、宠溺、粉饰,容易养成孩子的自我膨胀心理,以致过分争强好胜、攀比、自负,经不起失败、听不进忠言,让本该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炫目年华在虚荣和浮华中黯然失色。更让人忧虑的是,有些孩子只为登上“巅峰”,而无是非曲直的辨别,有的家长为了保全自己的所谓“面子”,亦不顾及“里子”是不是孩子应该追求的人生价值,从而使孩子误入歧途。所以家长在激励孩子的同时首先要明辨是非,让孩子追求真善美,追求丰满平实的生活,然后适当融入挫折教育,使孩子对自己对现实有一个较为实际的认知,在成功面前不狂妄、不浮躁,在失败面前不气馁、不逃避。

  我想起一个朋友说过的故事。他的一个亲戚四十得子,自是宠溺得不行,儿子又机灵又帅气,更是含着、捧着无所适从。自小父亲以孩子的顽劣为荣,以致烟酒之道谙熟,打架斗殴、偷偷摸摸的事越练越精,父亲每每点评孩子的劣迹总是欲扬先抑、贬中藏褒:“你说这小子,怎么就那么多鬼点子呢,咱大人也想不到啊,无师自通,谁也没教他啊……”父亲讲得眉飞色舞,语气里满含着对儿子的“崇拜”和“无奈”。最终儿子在他的“赞誉”声中由一个小混混一步一个脚印地滑进了铁窗之下。

  正是这种指鹿为马、不为孩子明断是非的错误导向,决定了孩子人生价值的取向。这些家长的做法亦张扬、露骨,缺少雅量和风度,当然它的危害性也容易彰显。而还有一种隐蔽低调的“炫优”法,表面谦和、含蓄,但实与上述家长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害,一样将孩子引入人生的低谷。

  一女友,其乖乖女自小温婉可人、品学兼优,家长放心、老师省心,是妈妈的骄傲,老师的宝贝。因为一路顺风顺水,没有挫折记录,所以妈妈认定没输过的女儿是忍受不了失败的打击的,“输不起”便成为妈妈夸孩子的专用名词。因为“输不起”,小学时妈妈到老师那里要求给孩子加上阅卷时少算的1分。很少品味过输之味的优秀生,高考时却输得很惨,勉强进了二本线,家长、孩子都很受伤。因为“输不起”,所以要“重整河山”、挽回失去的荣耀,复读一年,结局是进了三本学校。孩子最终前进的车轮陷进了妈妈“输不起”的定位之中。

  因为有感于“孔融让梨”,我们也往往让孩子作秀一番,可等孩子看到最后的一个梨最小,甚至最小的梨也不属于自己,然后哇哇大哭时,我们才知道作为导演的家长,只考虑了让孩子高调出场,却没有预测到无法收场的尴尬,这种不计后果的“炫”,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当今社会,各种炫鬻粉墨登场,而在教育孩子上,林林总总的“炫乖”、“炫优”、“炫富”、“炫慧”……却要谨慎拿捏,以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古希腊先哲强调人要“认识你自己”。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对孩子的闪光点,我们要为之呐喊助威,对其缺失之处,亦应点拨评判,刻意放大或闭目塞听都会伤害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