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汗出,脖子以下无汗,小便不利,口渴喜喝饮料等液体,茵陈蒿汤主之。

 觉金 2012-04-17
一人发生水珠,如汗滴不止,用甘草一斤煎汤三四碗,作三四服,其水即止。此症自幼年间,服药过多故也。(生甘草220克)

〔源按〕此症因服药过多,良由少年性淫过服药石,药毒聚于肾间,积久始发也。盖发属肾,药石之毒,逼迫肾中之水气升外,故发生水如汗滴。甘草善解金石药毒,故独用此。然此症肾未全亏,故尚有肾气升外,否则必发奇毒矣。
 1.黄疸:有一家病伤寒7-8日,身体洞黄,鼻目皆痛,两髀及项颈腰脊强急,大便涩,小便如金。予曰:脉紧且数,脾元受湿,暑热蕴蓄于太阳之经,宿谷相搏,郁蒸而不得散,故使头面有汗,至颈以下无之;若鼻中气冷,寸口近掌,无脉则不疗。急用茵陈汤调五苓散与之,数服愈。

頭汗

頭為諸陽之會。額上多汗而他處無者,濕熱上蒸使然,或蓄血結於胃口。迫其津液上逆所致。蓄血頭汗出,劑頸而還。犀角地黃湯。頭汗小便不利,而渴不能飲,此瘀蓄膀胱也。桃核承氣湯。胃熱上蒸。額汗發黃。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陳。甚則茵陳蒿湯微利之。傷寒脅痛耳聾。寒熱口苦。頭上汗出。劑頸而還。屬少陽。小柴胡加桂枝、苓、朮和之。凡頭汗。服和營衛逐濕豁痰理氣散瘀藥,或發寒熱。下體得汗者,為營衛氣通。日漸向愈之機也。食滯中宮。熱氣上炎,亦令頭汗。生料保和丸。倍用薑汁炒川連。病後產後。悉屬陽虛。誤治必死。傷濕額上汗出。下之微喘者死。下後小便不利者亦死。傷寒陰毒等証額汗。見緒論。

236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六两(90g) 栀子擘,十四枚(18g) 大黄去皮,二两(30g)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12碗),先煮茵陈,减六升(碗);内二味,煮取三升(碗),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260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词解
热越:里热通过出汗越过皮肤散发于体外,使热邪得以发泄消散。
剂颈而还:剂通齐;剂颈而还,就是颈以上有汗,颈以下无汗。
水浆:泛指各种可饮用之液体,如水、米汤、面汤、果汁之类。
瘀热在里:即邪热淤滞在里。
解读 中医认为阳明病发黄,多由于湿热郁蒸所致。形成湿热郁蒸的条件主要是无汗与小便不利,无汗则热不得越,小便不利则湿不得泄,湿热交蒸,郁而不得出,因而酿成黄疸。
西医认为黄疸分为三类,肝细胞性、阻塞性、溶血性,或者肝性、肝前性、肝后性。本条茵陈蒿汤证黄疸有发热、无汗、口渴、小便不利、腹满等临床表现,符合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的病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病毒性肝炎以及其它微生物引起的肝炎;二是感染病中的各种毒素、炎症介质对肝细胞的损害,即多器官功能障碍中肝脏功能障碍或衰竭。后者往往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其它器官功能障碍,所以本条茵陈蒿汤证黄疸主要指的是病毒性肝炎以及其它病原体引起的肝炎。
由病原体引起的黄疸,除了肝炎病毒之外还有钩端螺旋体、回归热、斑疹伤寒、伤寒、大叶性肺炎等急性全身性感染病。急性传染病并发黄疸,常提示病情较重,且黄疸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它们的临床表现也非常相似,好发于夏秋季节,与水污染、媒介昆虫大量繁殖有关,以至于在古代的欧洲和中国古代医学家都很难把它们区别开来,只有到了近代和现代,有了显微镜和免疫学技术,能够准确的鉴别各种病原体,这些疾病的鉴别才成为可能。
茵陈蒿汤的现代研究
(1)茵陈蒿汤具有减低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的作用。
(2)茵陈蒿汤具有利胆作用。
(3)茵陈蒿汤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4)茵陈蒿汤具有显著的降血脂的作用。
261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
肥栀子擘,十五个 甘草一两,炙 黄蘖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词解
蘖皮:即黄柏树的皮,中药黄柏就是黄柏树的皮, 黄蘖也就是黄柏。
解读 栀子具有保肝、利胆、退黄、降低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含量的作用、促进胰腺分泌作用、对胃机能产生抗胆碱能性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还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和镇静、降温作用。黄柏具有非常广的抗菌谱,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黄柏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甘草有保肝作用、抗病毒作用。栀子黄柏汤的各组成药物均有治疗肝细胞性黄疸的作用,因此推测栀子黄柏汤具有治疗肝细胞性黄疸的作用。
262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去节,二两 连轺连翘根是,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个 赤小豆一升 大枣擘,十 二枚 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姜切,二两 甘草炙二两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词解
身必黄:即身体如果发生黄疸。必,作为连接词用,表示“如果”“假定”的意思。
连轺:现在多用连翘。
生梓白皮:即梓树的韧皮部。
潦水:即雨水。
解读 麻黄具有发汗、利尿、抗流感病毒只作用;连翘具有广谱抑菌作用,抗炎作用,强心、利尿作用,保肝作用。梓白皮现在多以桑白皮代之,桑白皮具有利尿、降压作用,镇静镇痛及抗惊厥作用,抗菌作用。本方由麻黄汤加减而成,具有发汗、利尿、抗菌、保肝等作用。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复方研究较少,现在常用于黄疸性肝炎、小儿肾炎。临床上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可以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早期有表证者,但是其机理还不清楚,这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一条思路:用发汗的方法能否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退黄的机理是什么?古代中医用什么思路创造出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我们不能满足于用现代药理研究解释方剂的治疗作用,而不知道组成方剂的原理,否则我们还是不能用现代医学原理组建新方,只能在原有的方剂上加减。揭示组建中药方剂的原则与原理,是现代医学的艰巨任务。
因为中医认为阳明病发黄的病机是里有湿和热两种病邪,这两种病邪交织在一起形成湿热郁蒸,不能排出体外,其主要原因是无汗与小便不利,无汗则热不得越,小便不利则湿不得泄,湿热交蒸,郁而不得出,因而酿成黄疸。所以在治疗方法上就要利小便、发汗、清里热三法同用,因此就衍化出以发汗为主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以清里热为主的栀子蘖皮汤、以利小便为主的茵陈蒿汤。 三方各有侧重。

头汗

外感发热,必得遍身汗出,方得邪气外解。然所以致其汗出者。皆赖胃阳敷布,而能升降阴阳发越毛窍者也。故凡中焦无病,则上下通达,遍身汗出而解。若中焦痞塞,则热结、水结,寒结、痰结、气滞、夹食、蓄血,皆能壅滞经络,但头有汗,遍身无汗,邪气不能外解。是以头汗非轻症也,然亦有各条分别。外邪传入少阳,结于胸胁,上熏于头,则心烦懊而头汗,小柴胡汤合栀子豆豉汤。阳明烦渴多饮,温热不得发越,上冲头角,而发黄头汗者,神术干葛汤。若见背强身痛,不能转侧,恶寒而头汗者,当治太阳,用羌活胜湿汤。水饮蓄结中焦,怔忡上攻,但结胸无发热,但头微汗无表症者,半夏茯苓汤,甚者陷胸汤。若瘀血在上,红花桃仁汤。若瘀血在下,小便利,大便黑,小腹硬而头汗者,桃仁承气汤。若热入血室,迫血妄行,下血谵语而头汗者,归芍柴胡汤。甚则刺期门,以泻血室之热。中焦痞结,子和每用吐法。痰饮食积,凝结中焦,但头有汗,遍身无汗,家秘用干葛、柴胡防风三味煎汤,调保和散,频服神效。若有燥火,冲葡萄汁、竹沥。若里热火闭无汗,用山栀、豆豉、葱头、滑石。夫柴胡、干葛、羌活、防风,但能发在表无汗,不能发在里火闭无汗。栀子、豆豉、滑石、葱白,但能发在里火闭无汗,不能发在表无汗。麻黄、桂枝,但能发寒邪外束,内无积热无汗,不能发风热外闭,内有积热之无汗。凉膈泻心汤,但能发热结肠胃无汗,不能发在表风寒闭郁之无汗。是以外有表邪,内有积热,妙在双解表里。胸前凝塞,胃阳不能敷布而无汗者,妙在开发胸前,升扬胃气。是以治头汗之症,必要互参无汗条。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大柴胡汤。若但结胸无大热者,此水结胸胁也。但头微汗,大陷胸汤。详注结胸条。

伤寒五六日,头汗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与夫伤寒五六日,已汗复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未解也,宜柴胡桂桂干姜汤。

此申明头汗症之未解者。头汗微恶寒,手足冷,表症也。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里症也。表里两见之症,若脉数大,可以双解。今脉细则未能解,又伤寒五六日,已汗复下,反见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遍身无汗,又寒热心烦,少阳太阳表症未解也,故宜此汤。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弱,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而喘,口燥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可治。

太阳中风,阳邪也,以火劫之,血气沸腾,灼其身发黄。火伤阳分,上冲作衄;火伤阴分,小便遂难。阴阳俱伤,身枯燥,但头汗。火伤脾肺,则腹满而喘,口干咽烂,大便不行。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扰乱。此时惟赖小便利者,津液尚存,尚可救。

太阳病,脉浮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此条详注结胸。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淤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汤主之。又云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必发黄。

此二条反复明头汗身无汗,湿热不得内外分消,必发黄而小便不利。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者,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栀子豉汤。

此言阳明病下后,外有热,手足温,则表邪尚未内陷,当解表。今因心中懊 ,但头汗,故用栀子,去烦涤热,豆豉宣散,胃阳敷布,作汗外解。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 然汗出而愈。

阳明有热,深入藏血藏魂之所,火扰神明,则下血谵语,如见鬼状。热邪闭而不宣,故但头汗。刺期门,则营卫得通,遍身汗出而愈。可见小柴胡汤,治热入血室,不从少阳起见,乃清解厥阴邪热。小柴胡汤治往来寒热,不从厥阴起见,清解少阳邪热也。

柴胡 见恶寒头眩。

栀子豆豉汤 见懊 。

干葛神术汤

干葛 苍术 防风 石膏

阳明湿热,闭郁中焦,胃阳不能敷布,但头汗周身无汗,故以此方宣发胃气。

羌活胜湿汤 见身重。

阳明头汗,用前干葛神术汤。太阳头汗,当用此方。

半夏茯苓

熟半夏 白茯苓

中焦闭塞,则周身不能敷布,但头有汗,逐胃家水饮,则胃气清和,而 汗出。

红花桃仁

血瘀上焦,常有发黄头汗者,此方瘀血散则汗出而邪散。

桃仁承气汤 见蓄血。

血瘀上部,前方红花桃仁汤。若血瘀下部,头汗而脐腹硬满者,当用此方。

归芍柴胡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当归 白芍药 牡丹皮 地骨皮热入血室,但头汗出,仲景以小柴胡汤治之。家秘重加当归白芍药,则功力愈专;加二皮,则身热易退。

柴胡 见潮热。

大陷胸汤 见结胸。

茵陈 见发黄。

发黄头汗症,皆系湿热,治分发表清里二条。前方干葛神术汤发表之法,此方清里之法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