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来自祖国各地大约3000名游客在泰山极顶共同观看了新年的第一个日出,共祝祖国繁荣昌盛。 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泰山景区累计接待进山进景点游客396.17万人次,同比增加 38.24万人次,增长11.68%;其中进山游客量首次突破300万人次,达到301.5万人次,同比增加27.9万人次,增长10.2%。实现门票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5.7%;泰山旅游客运安全运送游客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0%,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14.05%;泰山索道安全运送游客239.8万人次,同比增长9.6%,收入 1.78亿元,同比增长9.92%。泰山游客量连续5年创历史最高纪录,继续领先国内其他山岳型景区。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是泰山景区坚定不移贯彻强市名城战略部署,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强化措施、争先进位的结果。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真抓实干奋勇争先 继续坚持“严格保护,永续利用,实现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树立中华国山地位,打造四重世界遗产,把泰山建设成国际知名遗产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要求,确立了“打造国际旅游名城,首先打造国际旅游名山”理念,和抓实抓牢“资源安全”这一生命线工程、突出“项目建设、旅游营销、精细管理”三大重点、实现“环境提升、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产业产品开发、核心竞争力增强”四个突破“一三四”工作思路,“跳出泰山看泰山,对比名山找差距”,加压奋进,实干苦干,努力做到转方式更有力、调结构更高效,为景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飞跃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项目建设突飞猛进 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成立泰山景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为景区创城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完成投资2.6亿元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展示中华厚重文化,填补泰安“夜间游”空白,在“观世博游山东”启动仪式和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现场观摩会期间,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2010年5至10月演出 135场,收入2883.7万元,并荣获山东省旅游演艺创新一等奖和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泰山景区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建成启用集信息展示、游人集散、车辆停放等多功能于一体、投资8000万元的桃花峪游人中心,桃花峪进山游客比重比上一年提高2个百分点,有效发挥了吸引人、均衡游客的作用。投资3000万元,建设天外村游人中心,对圆形广场实施拆除建设,增建挑展式候车廊,增加电子门票、信息展示、视频、餐饮、公厕等设施,游客集散、客运交通服务档次全面提升,成为景区的一处新亮点。投资5000万元,建设完善彩石溪景区23处自然石拦水坝、拦沙坝和6000米护岸,贯通11公里步游路,做好留住水的文章,打造推出泰山彩石溪这一新的旅游产品。完成投资3022万元的“数字泰山”一期工程,视频监控、电子门票、三维泰山GIS、GPS定位调度等系统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客流量动态智能分析、三维虚拟等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改版升级后的泰山官方网站吸引力明显增强,百度、谷歌搜索排名连续3年位居第一。景区的项目建设,无论是投资强度、工作力度还是产品打造成效,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特色产品备受欢迎 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名山与信仰结合、文化与宗教民俗结合,打响“登泰山,保平安”品牌,以文化精品生产为重点,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链条。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路子,成功举办“泰山冠军”中国登山系列大奖赛5次月赛、1次季赛、1次总决赛,奖金总额180万元,吸引7000余人次参加比赛,进一步扩大了赛事知名度和覆盖面。湖南卫视全程拍摄“十八而至、青春万岁”主题成人礼并实况播出,联合五省电视台举办“五岳重阳”等中华泰山成人礼主题活动,“中华泰山成人礼”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2010泰山东岳庙会”,策划推出泰山东岳庙会国际论坛、泰山颂;杨辛先生书法艺术展、泰山普照寺与韩国三和寺缔结友好寺院等高规格文化交流展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成功承办首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五站泰山赛段比赛,来自16个国家、地区的20支职业自行车代表队参加比赛,将彩石溪景区确定为本次比赛的冲刺路段,将桃花源停车场确定为比赛终点和颁奖场地,有效宣传了景区,加快了把泰山建设成国际自行车赛事基地进程。
软硬环境全面改善 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紧紧围绕确保森林安全、文物古建安全、旅游安全、生产安全、遗产资源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六个确保”目标,扎实深入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建设最安全、最稳定、最和谐的风景名胜区。按照“环境优美舒适、设施功能齐全”和“提升境界、提高标准”的要求,强力推进“软硬环境双提升”工程。实施71项3500多万元的文物维修、危石整治、工队改造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做好环山路中段泰前居民拆迁工作,建设1.1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策划实施高档宾馆、商业街建设工程,全面改善区域环境,有效提升景区及山城结合部的基础服务设施水平;开展封禅大典实景演出周边环境治理、泰明路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桃花峪游人中心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红门路综合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优化了景区及大项目周边环境;按照国际标准对导引牌、警示牌、说明牌三大类标志标牌进行规范和更新,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和国家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将标准化理念与景区旅游服务实践相结合,搭建泰山服务标准体系框架、组织机构框架图和标准明细,出台304项细化服务标准并成功运行,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入全国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指南案例教材;制定出台包含114项具体标准的《泰山风景名胜区服务规范》,推行精细化管理、细微化服务,实现投诉不出景区,荣获“2010最受关注的中国世界双遗产奖”,泰山游客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
旅游营销强势推进泰山旅游持续升温 围绕做好“吸引人、留住人”的文章,进一步强化多格局、广角度、多形式的促销举措。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