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杀害姑妈家三口,12岁少年为何如此冷酷?

 一个肥仔 2012-04-17
/子夜听雨声

413,湖南衡阳一名12岁的小男孩肖某用水果刀将姑妈一家三口杀害。嫌犯已承认犯案事实。据报道,肖某父母离异,为该县城某中学初一寄宿学生,假期寄居姑姑家,对姑姑管教甚严产生抵触情绪。13日下午,肖某放假后因晚餐无着落产生不满,肖某顿生怨恨,将放学回家的表弟表妹杀害,未等离开,又将接着回家的姑姑杀害,草率清理现场后逃离。(
416《网易新闻》)

按理说,12岁的肖某寄居在姑妈家,姑妈一家好吃好住养着他,他理应怀有感恩之心敬仰姑父姑妈,善待表妹表弟。但是,肖某仅仅因为姑妈对其管教较严,仅仅因为晚餐无着落就心生怨恨,不仅残忍地杀死了9岁的表妹和4岁的表弟,竟然连亲姑妈也不放过。亲情如此淡薄,心胸如此狭窄,手段如此冷酷,真是骇人听闻。

近几年来,类似肖某这样的未成年人“杀亲案”时有发生。2006年4月21日晚,四川富顺县13岁的留守少年孙小淘,为了筹集上网费用,用菜刀杀死了年过七旬的姨婆。归案后,他还承认05年中秋后,曾经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奶奶。2007年6月15日,包头16岁的少女张娟,因带男友回家睡觉遭到其奶奶阻拦,残忍地用棉被将77岁的奶奶活活捂死。2008年11月6日,河北清苑县16的少年郑涛涛,因其父批评他上网成瘾心生怨恨,乘睡觉之机杀死了父亲。这一起起具有代表性的少年杀亲案列,一次次地给我们的社会敲响警钟,小小年纪的他们为何会如此冷酷?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杀亲少年似乎都有许多共同性,或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或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子女,或是上网成瘾和早恋。他们好像社会的弃儿,既缺乏父母的关爱和亲情的温暖,又缺乏社会道德的教育,长期生活在无人管教和压抑的环境里,造成人格方面的缺陷,感情脆弱心胸狭窄,性格偏激易冲动,一旦遇到挫折和约束就会像肖某这样走向极端。

和肖某一样,心智未熟和内心矛盾是所有未成年人的特性。他们虽然已进入青春期,但心智并未成熟,正处于叛逆期的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很容易把亲人的劝告当做训责,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抗心理。同时,他们也处于溶入社会的关键时期,有与人交往愿望,也有自卑的心理,害怕自己不会被人接受。肖某正是误解姑妈的管教,引发了寄人篱下的自卑心态,以至于爆发出你与我过不去,我就让你去死的激狂心理。

所以,社会、家庭、学校都有责任爱护和引导未成年人,要用正确的方式向他们传递人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用关爱和亲情去感化他们。此外,必须避免用粗暴强硬的方式教育,以免伤害其脆弱的自尊,激发出人性冷酷的一面。否则,谁也不敢保证肖某“杀亲案”之后,不会再有李某、王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