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骆行 2012-04-17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概述

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不仅使角膜有十分敏锐的感觉,还具有调节角膜营养代谢的重要功能,是角膜免遭感染、变性等病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炎症、外伤、肿瘤压迫、手术损伤等原因使三叉神经受损,角膜知觉即告丧失,对外来机械性损伤失去防御反应,在营养代谢发生障碍的基础上,一旦上皮受损脱落,很易遭至感染,引起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保持角膜湿润,预防感染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


临床表现

1.角膜知觉减退或丧失,瞬目反射迟钝;
2.角膜上皮乾燥、混浊、大片剥脱;
3.继发感染、前房积脓,重者角膜穿孔。


诊断依据

1.角膜知觉减退,伴同侧面、额部皮肤感觉减退;
2.角膜病变由中央向周边,由浅入深发展,甚至合并感染形成严重角膜溃疡;
3.病程慢性、无疼痛、充血轻。


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
2.局部用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眼垫包眼;
3.如继发感染,则按感染性角膜溃疡处理;
4.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5.长期不愈者,可采用睑裂合术和结膜瓣遮盖术;
6.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轻症每日数次滴(涂)抗生素眼剂及人工泪液等,保持角膜湿润及预防感染,辅以口服多种维生素治疗;
2.重症除局部用药及散瞳外,需行手术治疗。


辅助检查

1.轻症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需手术的病例检查专案应包括检查框限“A”、“B”和“C”。


疗效评价

1.治愈:角膜上皮愈合。
2.好转:溃疡及角膜上皮基本愈合。
3.未愈:体征无改善。


专家提示

当三叉神经受损时,角膜的感觉就减退或丧失了,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角膜对外界的刺激没有感觉,加之角膜神经营养障碍,轻微的损伤如迷眼、擦伤,或暴露乾燥等极易合并感染,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应防患于未然,时刻保持角膜湿润,防止感染。尤其在睡眠时,患眼一定要涂大量抗生素眼膏封闭睑裂,保持角膜上皮的完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