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三晋与三晋羊汤 最近,我家附近的小城关西路,新开张了一家“三晋羊汤馆”,我关顾了两次,一次是吃了羊肉汤,一次吃了羊杂汤,别有风味,味道真的不错。回家以后,查了什么是“三晋”?,何谓“三晋羊汤”? 三晋今天所处山西省南部的翼城县,古称唐国,自古为晋南承东启西之咽喉要地。西周周成王封叔虞(桐叶封弟)于此,后曾改称晋。 《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故别称山西为三晋。 公元前 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接着智伯又联合韩、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兵将水灌,企图一举灭赵。赵襄子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说服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反对智伯,大败智军于晋阳,杀死智伯。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 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七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由于赵、魏、韩都孕育于晋国,“三国分晋”后,虽然晋国宣告灭亡,新兴的赵、魏、韩跻身诸侯之列活动于中华舞台;但晋作为公国,其烈公、孝公、静公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名无实地存在了28年。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赞美三晋,把山西统称为三晋,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内涵。 羊肉汤最早起源于解放前,据说是一个叫陶镀光的人无意中发明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羊肉汤已今非昔比,其汤汁乳白,咸鲜味正,香味浓郁,肉质细嫩,无腥臊味及药料味,是冬令时节滋补的佳品。羊肉汤系列中最为出色的当为羊杂汤,其它如“蚂蚁上树”、“干码羊肉”、“粉蒸羊肉”等名菜味道也巴实得很。 还有一个传说:关羽带兵到南方打仗,士兵中大部分是北方人,在南方水土不服,相当一部分兵病倒了,关羽十分着急。他突然想起了家乡的羊肉汤。于是派人购买羊肉,煮了几锅羊肉汤,让病倒的士兵连吃带喝,人人发了一身大汗,病逐渐都好了。 于是,羊汤成了四季,尤其是冬季的进补佳品,受到人们的称赞。可见,中华饮食文化表现在各个地方,而北京成了各地饮食文化汇聚、交流的绝好地方。作为老人,这时不品尝更待何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