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钦州市

 net3d 2012-04-18
区号:0777
邮编:535000
面积:10843平方公里
人口:310万人
位置:地处祖国西南沿海,背靠大西南,面临北部湾
行政区划: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钦城管理区
 

地区概况

  钦州,地处祖国西南沿海,位于北纬20°54′至22°41′,东经107°27′至109°56′之间。背靠大西南,面临北部湾,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钦州北邻广西首府南宁,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地区相连,西与防城港市毗邻,现辖二县四区,即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钦城管理区, 小岛屿303个,陆地海岸线长520.8里。有海外华侨同胞38万人,分布在46个国家和地区。

  钦州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 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钦州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近年来,钦州市政府和各县区政府投入巨资,大搞城镇基础建设,制订了各种优惠政策,与海内外进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行政区划

  钦州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
  钦州市 面积10728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2009年)。
  钦南区 面积1972平方公里,人口 57万。邮政编码535000。
  钦北区 面积2685平方公里,人口 65万。邮政编码535000。
  灵山县 面积3550平方公里,人口140万。邮政编码535400。县人民政府驻灵城镇。
  浦北县 面积2521平方公里,人口 81万。邮政编码535300。县人民政府驻小江镇。

历史沿革

  隋置钦州县。据民国《钦州县志》:“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1983年改市。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15号】)撤销钦州县,设立钦州市,以原钦州县的行政区域为钦州市的行政区域。
  1987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84号)将钦州地区的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
  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62号):(1)撤销钦州地区、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兴路。(2)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钦南区辖钦州、沙埠、康熙岭、尖山、久隆、黄屋屯、东场、犀牛脚、大番坡、龙门港1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钦州镇;钦北区辖新棠、板城、小董、大垌、长滩、那蒙、大寺、贵台、大直、青塘、平吉11个镇和那香乡,区人民政府驻钦州湾大道。(3)钦州市辖原钦州地区的浦北县、灵山县和新设的钦北区、钦南区。

气候资源

  钦州市,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太阳年辐射量104.6~108.8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633.6~1801.4小时,年平均气温21.4~22℃,年总积温7800~8200℃。历年平均无霜期329~354天。年平均降雨量1649.1~2055.7毫米。

经济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工业“腿短”一直是制约钦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制订并实施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临海工业为主攻方向,致力改造投资环境,广为招商引资,开展项目工程大会战。随着一批工业园区的相继动工,一批工业项目的竣工和投产,钦州的临海工业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突破。

旅游资源

五皇山南阳石

  钦州市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依山临海。钦州风光明媚,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成为桂南著名旅游胜地。她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少旅客。宋代文学家、诗人苏东坡曾"遨游钦灵";1891年,俄太子尼古拉仰慕冯子材抗法战功特来钦州访问;1909年,著名画家齐白石游钦州时,绘了荔枝图,并赋诗: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舟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1962年,戏剧家、诗人田汉来钦州游览时留下不少美好的诗句。
  钦州旅游景点有30多处,主要有:三娘湾旅游区 、八寨沟旅游区 、冯子材故居、 刘永福故居、 大芦村民族风情、 六峰山 、五皇山、王岗山 、椎林叠翠 、麻蓝岛......等等。近年来,全市建造了一批星级宾馆和涉外酒店,成立了一批旅行社,制作了许多旅游工艺品,初步形成了食、住、娱、购配套体系,吸引了大批旅客前来观光。其中,钦州市内主要宾馆有:金湾大酒店、钦州宾馆、交通宾馆,银湾大酒店,白海豚国际酒楼等;主要的购物场所有:钦州市百货大楼、商业大厦、金湾商场、南珠商场,协盛,华润等。
  钦州在明朝和清朝曾两次评过钦州八景,第二次评定至今已有300多年。现经钦州八景评审委员会审定,选出了钦州新八景。分别是:王岗春色、六峰缀秀、龙泾环珠、刘冯宝第、灵东浴日、麻蓝仙岛、越州天湖、椎林叠翠。

当地特产

  钦州的特产排号第一当然是猪脚粉了,要说历史典故,几乎找不到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其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没有复杂的工序,只是把猪脚洗净斩件,配予八角、桂皮等料烹制,食用时,一碗汤粉加一块油得发亮的猪脚,配一小碟的辣椒酱。也许因为它的经济实惠,油水充足,不容易饿,很符合钦州人的口味,成为钦州市民早餐和夜宵的至爱首选。钦州猪脚粉和广西桂林的“桂林米粉”、广西柳州的“柳州螺丝粉”以及广西南宁的“南宁老友粉”不同,在钦州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可能看到“正宗猪脚粉”字样,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难得出谁“正宗”的结论,但凡猪脚加粉都是猪脚粉,只是味道良莠的问题就由食客定论了。虽是不一样,但大致做法是一样的,所以你不必担心味道差异过大而要挑家“正宗”的吃。能代表钦州特色的猪脚粉摊有三家:二马路一摊、钦州学院东校区一摊、建设路红嫂一摊。它们的特色是猪脚肉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汤水鲜美,还略带甜味。
  当然,除了猪脚粉还有:黄瓜皮、荔枝、龙眼、香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