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统计局:南京市工业企业R&D投入绩效研究报告

 乌九图书 2012-04-18
南京市工业企业R&D投入绩效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06-11-21 10:46:15  作者:江苏省统计局  

 

  摘要:运用经济普查数据对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投入强度、人员投入强度、R&D投入对GDP贡献、政府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影响、R&D活动产出水平和活动效率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投入强度和R&D活动覆盖面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R&D活动经费投入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具有较高绩效,在专利和发明专利生产方面效率低下。南京市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每增加1元,能够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2.50元,政府科技投入每增加1元,将带动企业额外追加R&D经费支出3.34元。

  研究与发展(简称R&D)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是创新的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产业与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自主性创新只能起源于一个国家的R&D活动,没有无足够的自主性创新,国家经济就不能持续高速的发展。从企业自身来看,面对21世纪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和日益迅速的科学技术发展,企业只有紧紧把握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积极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新方法,在产品品种、性能及生产技术上不断追求创新,才能使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D投入对企业竞争力提升起这关键性作用,世界500强企业用于R&D的费用占全球R&D费用的65%以上,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10%~20%。这充分说明积极的R&D活动对保持企业的优势地位有重大意义。因此,运用2004年的经济普查数据,研究南京市工业企业R&D投入问题、绩效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为南京市制定科技规划、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对提高南京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南京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京市工业企业R&D投入比较分析

  1、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投入强度比较

  R&D活动经费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在企业中指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这一指标具有国内外的可比性,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科技投入规模和重视程度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我国科技规划中最重要的科技指标,南京市这一指标值与国内外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南京市全社会R&D活动经费投入总体水平:

  2004年,南京市全社会R&D活动经费支出(含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43.7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3.5%(见表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12%,比上年增长0.18个百分点。从1997年至2004年,全社会R&D活动经费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为22.20%,年平均增长额为4亿元。R&D活动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南京市为2.12%,年平均增加0.18个百分点,与上海7.45%,北京2.22%,广州1.65%,无锡1.54%,苏州1.5%,宁波0.69%,江苏1.49%,全国1.23%相比,南京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按每万人口平均额计算南京市全社会R&D活动经费支出仍不算多,只有750元,是上海的27.5%,北京的59.2%,苏州的74.9%,同广州(717元)和无锡(736元)的水平相当,说明南京市R&D活动经费投入量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并不具有明显优势。

表1:1997-2005年南京市R&D经费支出(含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R&D总支出(亿元)

10.76

12.32

16.79

27.63

29.12

24.18

30.51

43.78

人均R&D支出额(元)

203

232

312

507

526

429

533

750

R&D占GDP比重(%)

1.30

1.50

1.80

2.71

2.53

1.86

1.94

2.12

  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投入水平:

  2004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支出额为20.23亿元,是上海的21.8%,北京的24.8%,深圳市的24.4%,杭州的71.9%,苏州的55.9%。

  2004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GDP比重南京为0.98,同苏州的投入水平相当,是无锡的70%,常州的51%,深圳的40.4%。

  2004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销售额比重,南京市为0.65%,仅比全国平均水平0.56%高0.09%,同杭州相仿。大中型企业投入强度明显低于西安、深圳、青岛(见表6)。

  以上数据表明,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投入在副省级城市中大体处于中等水平。

  以上数据表明,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投入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大体处于中等水平。

表2:2004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及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比较

 

科技活动经费(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GDP比重(%)

大中企业R&D经费(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GDP比重(%)

南京

59.35

20.23

0.65

0.98

18.58

0.8

0.97

北京

87.6

59.9

1.05

1.4

41.22

1.01

0.96

上海

231.8

92.8

0.63

1.25

82.11

0.81

1.1

杭州

47.31

27.91

0.64

1.11

23.62

0.96

0.94

广州

34.65

20.06

0.39

0.49

11.57

0.5

0.28

西安

30.83

11.82

1.5

1.08

11.14

1.8

1.02

深圳

113.18

82.82

1.04

2.42

78.82

1.3

2.3

武汉

37.33

10.26

0.55

0.53

 

 

 

常州

39.4

15.2

0.74

1.38

8.7

1.05

0.79

苏州

87.59

36.02

0.43

1.04

 

 

 

无锡

 

32.17

0.68

1.37

26.06

0.96

1.11

成都

29.13

7.08

1.4

0.32

5.34

0.5

0.24

厦门

24.79

13.04

0.75

1.48

 

 

 

宁波

30.42

13.7

0.37

0.64

9.35

0.48

0.43

大连

24

11.05

0.56

0.51

9.54

0.71

0.44

  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投入水平:

  2004年南京市大中型企业R&D经费支出达18.58亿元,比上年增加72.8%,占南京市R&D总支出的42.4%。但是从R&D经费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来看,南京市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明显偏低,是深圳的61.5%,西安的44.4%,低于常州(1.05%)和无锡(0.96%)。

  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投入水平同国外的差距:

  2004年,南京市全社会R&D活动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12%,似乎达到法国的投入水平(见表3),但是,一个国家大中型城市R&D活动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是该国家总体水平的2倍以上,因此,同世界发达国家大中型城市相比,南京市R&D经费占GDP的比重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大中型城市的一半左右。具体地说,相当于美国大中型城市的39.6%,日本的33.7%,韩国的40.3%,德国的42.6%。

  2004年南京市全社会R&D活动经费人均750元,约合94美元,是美国和日本的十分之一,韩国的五分之一,德、法、英国的七分之一。

  同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南京市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差距更大,在经济发达国家,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额比例一般保持在5%以上,国际知名企业一般都在10%以上,因此南京市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8%,大约是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的六分之一,是国际知名企业的十二分之一,并且增长率不高。

表3:1997-2004年南京市大中型企业R&D经费支出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R&D总支出(亿元)

3.17

2.92

3.22

4.95

5.55

9.10

10.75

18.58

R&D占销售收入比重(%)

0.4

0.4

0.4

0.4

0.5

0.8

0.6

0.8

表4 :世界主要国家R&D经费支出

 

R&D支出

(百万美元PPP)

R&D占GDP比重

(%)

人均R&D

(美元PPP)

韩国(2004)

19,380.9

2.85

403.1

美国(2003)

284,584.3

2.60

977.7

日本(2003)

135,279.9

3.15

1,060.0

德国(2003)

61,295.6

2.55

742.8

法国(2003)

38,510.9

2.19

625.8

英国(20023

33,991.1

1.89

570.8

芬兰(2003)

5,648.8

3.49

1,083.6

中国(2003)

18,601.2

1.31

14.4

来源: OECD, 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2005/1

  南京市政府资金对企业R&D经费的支持力度:

  南京市政府对企业R&D经费的支持力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2004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20.23亿元,其中政府资金3.41亿元,占R&D经费支出16.9%;企业资金16.59亿元,占82.0%,国外资金0.23亿元, 占1.1%,表明在南京市的R&D经费投入总量中,出现了以企业为主体、国内投资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特征。但是,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对企业R&D活动的支持力度过小,平均比发达国家低15个百分点。企业R&D活动有较大的延迟效应,R&D投资往往在若干年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政府资金支持对企业提高R&D经费投入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表5:南京市和主要国家R&D经费来源(%)

 

企业

政府

其他

韩国(2003)

74.0

23.9

2.1

美国(2003)

63.1

31.2

5.7

日本(2003)

74.5

17.7

7.8

德国(2003)

66.1

31.1

2.8

法国(2002)

52.1

38.4

9.5

英国(2002)

43.9

31.3

24.8

加拿大(2004)

46.2

35.4

18.4

中国(2003)

65.7

26.6

7.7

南京市(2004)

86.8%

16.9%

1.1

  政府资金向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倾斜是南京市政府R&D资金投向的明显特征。2004年南京市政府向企业投入3.41亿元的R&D经费同时,向科研院所提供R&D经费为2.96亿元,占政府全部科技经费的16.9%,向高等院校提供R&D经费11.19亿万元,占R&D经费中政府资金的63.7%。政府资金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向企业或高校倾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南京市不同类型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投入水平:

  南京市工业企业R&D的经费投入在企业性质、规模、行业分布上具有较大的不均衡性。企业规模越大,R&D经费投入强度越高。R&D经费人均支出额,大型企业是中型企业的3倍,中型企业是小型企业的4.7倍;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大型企业是中型企业的2倍,中型企业是小型企业的2.2倍,小型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是大型企业的五分之一。

  内资企业是企业R&D的经费投入的主体。内资企业R&D的经费投入总额占全部R&D的经费89.5%;内资企业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3.2倍,是外资企业的6倍;内资企业人均R&D经费支出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3.6倍,是外资企业的2.8倍。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独资、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R&D经费投入水平都普遍较低。上述数据表明,南京市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内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外商及外商投资企业占的比例很小,这同中小企业和外商及外商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成比例的。

表6:2004年南京市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比较(一)

企业规模

企业个数     (个)

R&D总支出

(亿元)

人均R&D

(元)

R&D占销售收入比重(%)

R&D活动覆盖面(%)

大中型

257

18.58

6400

0.84

35.8

  大型企业

30

14.13

10300

1.10

73.3

  中型企业

227

5.60

3300

0.53

25.3

小型企业

2192

1.80

700

0.24

5.2

表7:2004年南京市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比较(二)

企业类型

企业个数(个)

R&D总支出 (亿元)

人均R&D支 出(元)

R&D占销售收入比重(%)

R&D活动覆盖面(%)

内资企业

1811

19.38

4700

0.96%

1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97

0.84

1300

0.30%

12.5

外商投资企业

341

1.32

1700

0.16%

16.4

外资企业

149

0.12

400

0.04%

14.8

  南京市不同行业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投入水平:

  南京市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纺织业企业,4行业R&D经费投入额占R&D经费投入总额的50%。在36个行业中11个行业R&D经费投入量为0。

  R&D经费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化学纤维制造业达3.2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1.67%,医药制造业1.6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3%。4行业R&D经费投入强度是纺织业的2-6倍,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3-10倍。在全部的36个行业中,8个行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0.1%-0.51%。其中纺织业0.51%,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33%,农副食品加工业0.25%,食品制造业0.2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0.1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16%,橡胶制品业0.11%。11个行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0.01%-0.09%之间。

表8:2004年南京不同行业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行业比较

行业类型

企业

个数

(个)

R&D总支出(亿元)

人均R&D支出(元)

R&D占销售收入比重(%)

R&D活动覆盖面(%)

化学纤维制造业

5

0.25

8900

3.22

0.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5

9.86

16700

1.67

16.7

医药制造业

37

0.47

3900

1.61

46.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

0.02

1900

1.03

25.0

纺织业

82

0.18

1000

0.51

9.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3

1.04

7500

0.33

48.2

农副食品加工业

47

0.08

800

0.25

12.8

食品制造业

35

0.06

700

0.22

14.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8

0.24

5000

0.21

16.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4

0.12

2700

0.18

13.6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7

0.02

30

0.16

14.3

橡胶制品业

20

0.02

400

0.11

0.15

 

  2、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投入强度

  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强度:反映科技活动人员强度的具有国内可比性的重要指标是每万人口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和每万工业从业人员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004年,南京市工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每万人口70人,是北京的2倍,上海的1.6倍,是全国平均水平(14人)的5倍;南京市工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占工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每万人522人,是北京的1.5倍,上海的2.4倍,是全国平均水平(191人)的2.7倍。可见,南京市工业领域投入科技活动人员强度在全国处于前列。

  R&D活动人员投入强度:反映R&D活动人员强度的具有国内可比性的重要指标是每万人口和每万工业从业人员中从事R&D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数。

  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国每万人口中从事R&D活动的全时人员数为4.2人年,江苏省为9.4人年,南京市为15人年,北京市为19.5人年,上海为12.3,南京市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江苏省平均水平的1.6倍,高于上海。2004年,南京市工业每万从业人员中从事R&D活动的全时人员数为112人年,江苏平均水平为67人年,全国平均水平为56人年,上海和北京分别为187人年和62人年,南京市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上海的1.8倍。

  2004年南京市每万人口和每万从业人员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分别为39人和290人,高于北京和上海。可见,南京市内工业领域投入R&D活动人员强度在全国处于前列。

  与发达国家比较:每万名劳动者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多少是国际上比较人才实力最常用的指标。2004年,全国从事R&D活动的人力为115.3万人年,平均每万名劳动者中R&D人数为15人年,南京市这一指标为58.8人年,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很大,芬兰为184人年,日本为132人年,俄罗斯为129人年,法国为127人年,德国为120人年,欧盟15国总体水平为106人年。

表9: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投入强度城市比较

 

科技活动人员 (万人)

科学家和工程师 (万人)

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人)

每万从业人员科技人员数(人)

每万人口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人)

每万从业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人)

南京

4.07

2.26

70

522

39

290

北京

5.6

4.13

36

348

27

257

上海

7.73

4.9

43

220

28

139

杭州

2.73

1.91

41

192

29

134

广州

2.37

1.58

32

138

21

92

西安

3.34

1.6

45

571

21

274

深圳

5.77

4.69

70

223

57

181

武汉

2.28

1.48

29

356

19

231

常州

2.73

1.16

78

296

33

126

苏州

4.06

 

67

143

 

 

成都

3.15

1.95

30

358

19

221

厦门

1.26

 

56

205

 

 

宁波

2.24

1.21

41

563

22

304

沈阳

2.1

1.5

28

253

20

181

大连

1.83

1.06

32

190

19

110

青岛

2.85

1.67

39

188

23

110

哈尔滨

1.73

1.27

18

306

13

225

 

表10: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企业所占比例城市比较

 

规模以上

大中型

小型

南京

16.4

55.6

11.8

北京

19.7

46.6

17.6

上海

8.5

38.5

5.7

杭州

9.2

36.3

7.2

广州

8.9

30.9

6.3

西安

24.2

56.1

18.8

深圳

10.8

21.2

8.6

武汉

20.3

44

16.5

常州

15.4

51

13

苏州

12.4

 

 

无锡

8.8

42.4

6.3

成都

18.2

48.7

14.7

厦门

11

 

 

 

  3、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的覆盖面

  企业创新活动的广泛性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科技活动、R&D活动及技术研发机构在企业中的覆盖面,可以在总体上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广泛程度。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比例为16.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比例为5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2个百分点,比北京高出9个百分点,比上海高出16.1个百分点。说明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的广泛性在全国处于前列。

不同规模和类型企业R&D活动的覆盖面有较大的差别,大型企业R&D活动覆盖面达73.3%,中型企业25.3%,小型企业5.2%。在内资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最高,达到56%,其次为有限公司和国有企业,分别为32.8%和29%,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不足10%。在有限公司中,国有独资公司R&D活动覆盖面达到72.7%,外商投资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比例不高,分别为16.4%,14.8%、12.5%和11.7%。说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是目前南京市科技活动的主体,绝大部分R&D活动是在这些企业中进行的。

  二、南京市工业企业R&D投入对GDP的贡献分析

  研究开发投资是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支出,支出主体用来进行研究开发活动,以产生新的技术知识。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知识的大部分,都是以往研究开发所生产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即技术知识存量,对于企业的生产活动来讲,有重要作用的是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存量。在广义的C-D生产函数基础上,把技术知识存量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加以考虑,就得到一个改进型生产函数:

                        

  其中,A,α,β,γ为常数;L为劳动力投入量;K为资本投入量;R为技术知识存量。

  计算技术知识存量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研究开发的时间滞后,它是指从研究开发、到获得新的技术知识,可以将其用于生产,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把这一从投入R&D经费到技术知识产业化的时间滞后称为θ,即研究开发的周期。二是技术知识的老化率,它是指每年因技术进步使企业技术知识存量价值降低的比率,用δ表示。把θ和δ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就可得出测算技术知识存量的公式:

=

                                       

  其中,为t期的技术知识存量;为t期的技术知识流量;为t-i期的R&D投资额;δ为技术知识存量的老化率;n为R&D投资形成技术知识的最长滞后年限;为R&D投资在第i年形成技术知识的份额。

   对C-D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可得:

             

  对上式两边求偏导,可得:

                                           

  式中的即为技术知识存量的边际生产率,或者研究开发投资的边际收益率。

  南京市R&D课题从立项到结题一般不超过两年,我国专利技术的保护期限一般不超过14-15年,因此,取θ=2年,δ=0.0714(根据技术的实际使用年限14年,取倒数而得)。在我国,R&D成果应用推广费和科技服务活动费,在使研发投资转化为技术知识存量时,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在计算技术知识存量时,应把R&D成果应用推广费和科技服务活动费作为形成技术知识存量的一个因素, 在回归计算中,用每年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代替研发投资额来计算技术知识存量。能更好地体现一个地区和企业的技术知识存量。

表111:南京市GDP、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技术知识存量统计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从业人员(万人)

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亿元)

技术知识存量

2001

1151.11

464.91

266.66

16.51

59.22

2002

1295.00

602.95

270.27

24.84

69.10

2003

1576.33

954.05

280.68

30.00

80.68

2004

2067.18

1201.88

283.74

43.82

99.76

2005

2413.00

1402.00

315.32

47.81

122.64

  1.资料来源:《南京统计年鉴》;

  2.表中技术知识存量这一栏的数据,是由原始统计数据经计算而得。

  将表1中的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回归处理,可得出南京市的A、α、β以及γ值,把值代入生产函数,经计算可得出南京市各年的研究开发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表12:南京市的劳动弹性系数、资本弹性系数和技术知识存量弹性系数

回归系数

A

α

β

γ

回归数值

0.2845

0.83

0.17

0.637

 

表13:南京市各弹性系数线性回归的统计检验量表(统计检验量) 

 

F

A,t

β,t

γ,t

 

数值

0.991

280.00

-2.478

1.457

4.446

 

表14:南京市的R&D投资的边际收益率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平均值

研发投资边际收益率(%)

12.38

11.94

12.45

13.20

12.53

12.50

  回归结果表明,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南京市科技经费投入的边际效益处于递增阶段,内部支出每增加1元,能够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2.50元,科技经费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效应巨大,增加科技经费投入是促进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表15:国内八个城市的研究开发投资的边际收益率比较表

年份

南京

北京

上海

济南

青岛

武汉

深圳

广州

2001

12.38

11.10

10.99

6.45

5.59

9.49

2.82

26.23

2002

11.94

10.81

10.51

5.95

5.73

9.24

2.80

26.24

2003

12.45

10.75

10.62

5.66

5.06

9.56

2.96

27.23

2004

13.20

10.72

11.04

5.41

4.78

10.22

3.00

28.82

2005

12.53

14.56

11.60

4.59

4.82

10.54

3.69

32.19

平均值

12.50

11.59

10.95

5.61

5.20

9.81

3.05

28.14

  从上表可以看出,最近五年,南京市的研究开发投资的平均边际收益率在全国主要城市当中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低于广州,高于北京、上海,说明南京市研究开发投资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促进效果优于全国的大多数城市,在未来几年以内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投资力度,利用科技因素拉动南京市社会经济朝向更加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南京市政府科技投入效应分析

  政府R&D资金可以投向企业,也可以投向科研机构和和高等院校,各自分配多大比例,取决于R&D资金在不同领域的投资效应。

  一般来说,企业年度R&D经费投入总量取决于五个因素:上一年度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上一年度企业R&D经费支出,上一年度政府向企业提供的R&D经费资助,上一年度政府向国有科研机构提供的R&D经费资助,上一年度政府向高校提供的R&D经费资助。运用回归分析可以构建含有以上6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模型:

LnRPt=BRP LnRPt-1+ BVALnVA t-1+ BRGLnRG t-1+ BGOVLnGOV t-1+ BHELnHE t-1+S t

  式中,RP为企业R&D经费支出,VA为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RG为政府向企业提供的R&D经费资助,GOV为政府向国有科研机构提供的R&D经费,HE为政府向高校提供的R&D经费资助,t为时间下标,t=(1,2,,,9)(即样本期为1997--2005年),S为误差项。

  根据南京市科技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10.0软件对上述回归方程进行拟合,可以求出相应的回归系数,其中,BRG 、BHE和BGO分别表示政府对企业、对高效和对国有科研机提供R&D资助对企业下一年度R&D经费支出的影响,正数表示具有杠杆效应,负数表示具有挤出效应。即政府每向企业资助R&D经费1元,企业将增加或减少R&D投入BRG元;政府向高校每资助R&D经费1元,企业将增加或减少R&D投入BHE,政府对国有科研机构R&D活动资助经费1元,企业将增加或减少R&D经费投入BGOV元。

表16:南京市政府与企业R&D经费支出统计表           单位:万元

年份

企业R&D经费支出 RP

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VA

政府向企业提供的科技经费RG

政府向独立科研机构提供的科技经费GOV

政府向高校提供的科技经费HE

1997

31658.8

1462373.2

16300.6

33523.5

22951.3

1998

29178.5

1058298.6

19028.1

45825.6

26125.1

1999

32227.3

1481620.3

28504.4

57188.4

30414.8

2000

52062.6

1813423

28814.4

62261.6

47420.5

2001

55485.6

2002468

49888.6

81693.1

56953.3

2002

91029

3349473.7

37824.4

19450.1

68018.6

2003

107471.7

4610394.8

44185.8

26925.2

86989.6

2004

185803.4

6555329.3

34117.4

29552.5

111938.0

  注:根据南京市科技统计年鉴整理,政府向独立科研机构提供的R&D经费和政府向高校提供的R&D经费指承担国家和省市级课题的经费。

表17:回归方程系数分析表

参数

回归系数

标准误差

T统计量

T值的显著性

(常量)

7.146

0.224

31.893

0.072

-3.198

0.076

-42.077

0.015**

0.206

0.025

8.183

0.077

-0.554

0.024

-23.251

0.027**

-0.734

0.014

-54.005

0.012**

4.628

0.072

64.087

0.010**

注:**表示该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结果显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999,说明企业当年R&D支出与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政府向企业提供的科技经费、政府向独立科研机构以及高校提供的科技经费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2等于0.997,表示5个自变量一起,可以解释因变量99.7%的变异性,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另外,除了企业新产品销售VA以外,各个回归系数的T检验显著性都小于0.05,即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通过了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性十分显著。

  从回归系数可见,企业R&D经费支出与政府向高校提供的科技经费回归系数()为4.628,表明南京市政府向高校提供科技经费对企业R&D经费支出具有很明显的杠杆效应,政府每向高校提供1元科技经费,企业将增加4.628元R&D支出;而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进行资助()和政府对独立科研机构的科研资助()会对企业R&D经费支出产生挤出效应,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554和-0.734,即政府每向企业提供1元科技经费,企业将减少0.554元R&D经费支出,政府每向独立科研机构提供1元科技经费,企业将减少R&D经费支出0.734元。

  总体而言,南京市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杠杆效应要明显强于挤出效应,政府科技投入每增加1元,企业将额外追加R&D支出3.34元。

  为什么政府向高校提供科技经费能够带动企业追加R&D经费支出?我国高校集聚了国内最优秀的科技人才,拥有最先进的实验条件,向高校提供科技经费资助容易在技术上形成较大突破,而技术上较大的突破又会引发相关产业一系列的改进型创新和配套创新,形成技术创新的集群效应、扩散效应和连锁效应,推动新兴产业的成长和新技术向各产业领域的扩散,带来企业R&D经费连锁性投入。

  四、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产出水平和效率分析

  1、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产出水平分析

  工业企业R&D活动产出水平是指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企业R&D活动成果。考察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产出水平,我们使用每万从业人员专利申请量、每万从业人员发明专利申请量、企业新产品产值比重三个指标,其中从业人员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

  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比重为22.4%,高于北京和上海;每万从业人员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为9.72件和3.22件,说明新产品产值中引进式创新创造的比重大于自主创新比重,自主创新的产出水平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

表18: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产出水平

 

新产品产值(亿元)

占工业产值(%)

全年专利申请量(件)

申请发明专利(件)

每万从业人员专利申请量(件)

每万从业人员发明专利申请量(件)

南京

707.2

22.4

758

251

9.72

3.22

北京

1105.2

18.4

2330

931

14.5

5.79

上海

2768.2

19.8

5414

2034

15.41

5.79

杭州

428.95

49.3

1771

664

12.47

4.68

广州

703.8

13.6

1040

254

6.06

1.48

西安

155

18.7

289

77

4.94

1.32

深圳

1063.4

17.4

4440

2664

17.17

10.3

武汉

275.8

14.7

596

274

9.32

4.28

常州

205.5

9.7

601

159

6.51

1.72

成都

131.5

8.1

1562

225

17.74

2.56

厦门

232.6

12.96

451

98

7.35

1.6

宁波

545.1

14.3

2787

616

70.03

15.48

大连

230.4

11.4

645

204

6.69

2.12

 

表19: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

 

科技活动经费

(亿元)

R&D经费

(亿元)

新产品

产值

(亿元)

申请发明专利(件)

万元科技经费获新产品产值(万元)

万元科技经费获发明专利(件)

万元R&D经费获新产品产值(万元)

万元R&D经费获发明专利(件)

南京

59.35

20.23

707.2

251

11.92

0.04

34.96

0.12

北京

87.6

59.9

1105.2

931

12.62

0.11

18.45

0.16

上海

231.8

92.8

2768.2

2034

11.94

0.09

29.83

0.22

杭州

47.31

27.91

428.95

664

9.07

0.14

15.37

0.24

广州

34.65

20.06

703.8

254

20.31

0.07

35.08

0.13

西安

30.83

11.82

155

77

5.03

0.02

13.11

0.07

深圳

113.18

82.82

1063.4

2664

9.4

0.24

12.84

0.32

武汉

37.33

10.26

275.8

274

7.39

0.07

26.88

0.27

常州

39.4

15.2

205.5

159

5.22

0.04

13.52

0.1

成都

29.13

7.08

131.5

225

4.51

0.08

18.57

0.32

厦门

24.79

13.04

232.6

98

9.38

0.04

17.84

0.08

宁波

30.42

13.7

545.1

616

17.92

0.2

39.79

0.45

沈阳

23.8

11.1

242.3

 

10.18

0

21.83

0

大连

24

11.05

230.4

204

9.6

0.09

20.85

0.18

  不同类型企业,R&D活动产出水平有较大差别。内资企业每万从业人员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14.8件和5.6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2件和1.7件;外商投资企业10.9件和1.2件;外资企业20.2件和0.93件。无论从专利申请量还是从发明专利申请量来看,内资企业R&D活动的产出都处于较高水平。

  在内资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R&D活动的产出水平最高,每万从业人员的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股份有限公司为34.6件和13.4件,有限责任公司为17.5件和8.1件,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次之,分别为9.1件和3.8件,10.9件和2.1件。

  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中,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R&D活动的产出水平最高,每万从业人员的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股份有限公司为48.1件和3.7件,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次之,为17.6件和3.1件。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合伙企业和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资)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为0。

  上述情况说明,企业制度形式是影响企业R&D活动的产出水平的重要因素,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外商独资企业R&D活动的产出水平高于其它类型的企业,是企业开展R&D活动较好的组织形式。

  2、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

  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是指按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计算的企业R&D活动成果。考察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我们采用每百万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发明专利申请量、每万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新产品产值、每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发明专利申请量,每百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新产品产值4项指标。

  南京市科技活动产出发明专利和新产品的效率分别为0.04件/百万元和11.92万元/万元。百万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发明专利申请量在有数据可查的12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8位,低于江苏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上海的二分之一,北京的四分之一,深圳的六分之一。每万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新产品产值同北京和上海的水平相当。

  南京市R&D活动产出发明专利和新产品的效率分别为0.12件/百万元和34.96万元/万元。百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发明专利申请量低于江苏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上海和杭州的二分之一,深圳的三分之一。每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新产品产值是北京的2倍,上海的1.17倍,深圳的2.7倍,与宁波和广州水平相当。

  以上数据表明,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以引进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为特征,自主创新能力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在引进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方面具有较高的活动效率,在自主创新方面活动效率较低。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1、加大企业R&D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国际上一般认为R&D经费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达2%时企业才可能维持生存,而达到5%时才有竞争力。比较而言,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为0.65%,大中型企业为0.8%,投入远远低于2%的水平。世界百强企业的R&D投入一般都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5%,例如,日本的索尼公司为11.4%,富士通公司为13.7%,松下公司为13.8%,美国的惠普公司为10%,研发上的低投入使企业难以实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的目标。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南京市经济的总体实力,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企业R&D投入是必要的。1997年至2000年,南京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年平均增加0.47个百分点,2000年后增加势头趋缓,2004年仅增加了0.18个百分点。因此,根据南京市历年R&D投入情况,为南京市制定一个“R&D投入占GDP比重每年增加0.4个百分点”的目标是可行的。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销售额比重为0.65%,大中型企业为0.8%,远远低于“维持生存”的水平,2002年南京市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增加了0.3个百分点,2004年增加了0.2个百分点,因此,根据南京市工业企业R&D投入情况,为南京市制定一个“企业R&D投入占销售额比重每年增加0.3个百分点”的目标是可行的。

  政府对企业R&D的资助有利于企业更广泛地开展R&D活动和增加对R&D活动的投入。R&D活动过程具有不可分割性,一个企业往往不可能独立承担全部的研究工作,需要政府的资助和调控,R&D活动具有不确定性,R&D活动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存在着失败的风险,R&D活动的进行着也无法控制新技术知识的扩散,面临着竞争者抢先占领市场的风险,这些都表明企业的R&D活动需要来自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力支持企业R&D活动还是政府实现就业和经济成长目标的投效途径,南京市政府科技投入每增加1元,将带动企业将额外追加R&D经费支出3.34元,南京市政府政府每向高校提供1元科技经费,企业将将增加4.628元R&D经费支出,南京市科技经费投入每增加1元,能够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2.50元。政府对企业R&D活动的支持力度过小,平均比发达国家低15个百分点。因此,政府在加大对高等院校R&D经费投入力度的同时,也应当加大对企业R&D活动经费的支持力度,政府资金在企业R&D经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不应当低于30%。

  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在企业性质、规模、行业分布上具有较大的不均衡性。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是目前南京市科技活动的主体,绝大部分R&D活动是在这些企业中进行的。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独资、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R&D经费投入很少,在36个行业中11个行业R&D经费投入量为0,11个行业几乎没有R&D经费投入。政府应当制定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弱势企业和弱势行业开展加大R&D经费投入,开展R&D活动。企业制度形式也是影响企业R&D活动绩效重要因素,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外商独资企业是企业开展R&D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一方面政府应当制定系列优惠政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外商独资企业加大R&D经费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加大R&D经费投入,开展R&D活动。

  2、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从世界经验看,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因此,要尽快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倾斜。政府要通过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财政、税收和信贷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自主创新。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设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很好地结合起来。

  3、加大对合作R&D活动的支持力度

  合作研发被认为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很多国家都支持合作研发,而企业与高校及公共研发机构的合作研发更是支持重点。企业的技术支持主要源于科研院所和大学,应当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R&D合作,建立从空间组织形式到组织结构的联合体,以提高企业研发实力。美国的一份调查表明,大部分跨国企业在90年代所需的技术有一半左右来源于企业外部或与外部进行合作研发的结果,作为政府更是大力提倡和支持企业进行R&D合作。因为R&D合作可以减少市场失灵,分散风险。分担开支,从而节约成本,互补资源,完成单个企业不能完成的技术创新。

  我国企业的R&D活动的外部化程度普遍较低,全国水平为11.02%,南京市为11.85%, 外部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合作创新”(企业与企业、科研机构、大学间的合作)的程度。为促进合作研发,南京市政府还需制定相关优惠措施,使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并逐步使政策上升到法律层次。

  南京市高校数量多,学科门类齐全,高级人力资源丰富,这为企业开展合作R&D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人力条件。有关部门应协调组织,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密度的智力资源优势,企业应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先进的科研设备和研究开发能力,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强大的科研网络,提高科技项目的技术含量,大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因此,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是提高南京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取得创新成效的重要途径。

  4、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使技术创新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模式转变

  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比重、每万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新产品产值、每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新产品产值在有数据可查的12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2-3位,每万从业人员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百万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发明专利申请量、百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获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列中游或偏下水平,表明,南京市工业企业R&D活动以引进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为特征,自主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在引进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方面具有较高的活动效率,在自主创新方面活动效率较低。

  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只能建立在自有的技术基础之上,引进消化吸收固然重要,但经验表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不能通过引进获取的,引进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可能形成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南京市工业企业目前已经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相当的物质财富积累后,要尽快摆脱技术依赖模式,向技术自主创新转型,提高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文档附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