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贵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下辖市,位于广西东南部、西江流域的中游。贵港东临梧州、南临玉林和钦州、西临南宁、北临来宾。贵港别称荷城,以城里多种植荷花得名。贵港市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郡,也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辖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平南县和代管桂平市,总面积10606平方公里,总人口478.89万。贵港特产有菠萝蜜、贵港莲藕、龙眼、桂园干、覃塘毛尖茶、罗汉果等。
【行政区划】
贵港市行政区域面积1.06 万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办事处,53 个镇,17 个乡,2个民族乡,74 个居委会1072 个村委会。 港北区:面积 806平方千米,辖3 个镇4 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 61万。邮政编码537100。 港南区:面积1225平方千米,辖6 个镇2 个乡1 个街道办事处,人口 60万。邮政编码537132。 覃塘区:面积1502平方千米,辖6个镇和4 个乡,人口 54万。邮政编码537121。 桂平市:面积4074平方千米,辖21 个镇5 个乡,人口170万。邮政编码537200。 平南县:面积2989平方千米,辖17 个镇4 个乡,人口129万。邮政编码537300。
【历史沿革】
秦属桂林郡,唐置贵州。贵与桂同音为名,明改贵县。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贵县,设立贵港市。 1994年5月18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80号)同意撤销桂平县,设立桂平市。 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函[1995]96号)批复(1)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港北区。(2)贵港市设立港南区、港北区,港南区辖贵城、大圩、石卡、三里、覃塘、黄练、东龙7个镇和附城、武乐、庆丰、根竹、中里、奇石、大岭、五里、蒙公、山北、古樟、振南1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江滨大道;港北区辖东津、桥圩、湛江、木格、木梓5个镇和八塘、新塘、瓦塘、横岭、平悦、思怀6个乡和贵城镇南江公所、木松岭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江南大道。(3)贵港市辖的平南县和新设立的港北区、港南区。桂平市由自治区直辖。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贵港市总人口3827945人。其中:港北区 1020701人、港南区 392427人、平南县 1055782人、桂平市 1359035人。 2003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37号):调整贵港市港北区行政区划设立贵港市覃塘区:设立贵港市覃塘区,将贵港市港北区的覃塘镇、黄练镇、东龙镇、三里镇、五里镇、石卡镇、蒙公乡、山北乡、古樟乡、振南乡、大岭乡划归覃塘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覃塘镇覃塘大道。3月31日桂政发[2003]17号批复。
【自然地理】
北回归线横贯贵港中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1.5℃,年均降雨日166天,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无霜期353天。贵港拥有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农业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广西重要的商品粮、糖、果、肉桂和禽畜生产基地,素有广西“鱼米之乡”、“甘蔗之乡”等美喻。境内水能总蕴藏量达16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超过11亿千瓦时。主要矿产资源有全国储量第一的三水铝和铁、锰、金、铜、锑、石灰石、白云石等60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独具特色,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胜地和重点发展的桂东南历史文化宗教名胜旅游中心,期管辖区域内主要景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贵港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桂平西山和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千年古刹南山寺、峡谷景观桂平大藤峡等。桂平西山茶、平南团罗茶、覃塘毛尖茶、桂平香米、东津细米、桂平罗秀米粉、桂平金田淮山、木格白蔗、桥圩鸭绒被、桂平社坡腐竹、桂平麻垌荔枝、石硖龙眼、覃塘莲藕等名优特产品驰名中外。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贵港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构建桂东南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南国特色园林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98.5亿元,财政收入34.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9.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1元,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在两位数以上。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5个县(市、区)先后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或进步奖。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能源、建材、糖林纸、冶金、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制糖、水泥、电力、造纸及林板、茧丝绸、饲料、冶金、化工、制药、农产品加工等“十大骨干产业”,已发展成为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旅游、商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建成建材、煤炭、禽畜等大型专业市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地位日益凸现。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连续六届被评为 “全国双拥模范城”,先后荣获全国群众文化和体育先进城市、广西园林城市、广西爱国卫生先进城市、广西文明城市等称号。
【交通运输】
贵港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贵港地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贵港交通十分便利,黎湛铁路、324和209国道、南(宁)梧(州)高等级公路、南(宁)广(州)高速公路以及西江航道交汇贯通全境,是连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贵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海关等口岸联检机构齐全。西江航道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30个小时即可直达粤、港、澳,全市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贵港港是华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随着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苍梧至龙邦高速公路、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的建设,贵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 贵港港年吞吐量从374万吨猛增到2002.2万吨,增长5.35倍。贵港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地处广西区内南宁、柳州、北海、梧州等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贵港是集水路、公路、铁路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珠江支流横贯贵港东西。溯江而上可达南宁,顺江而下可通粤港澳。贵港至粤港澳常年可通航1000吨级船队。正在建设中的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扩能工程和长洲水利枢纽到2008年竣工后,2000吨级的船舶可由贵港直航粤港澳。324国道、209国道、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在市内交汇。规划建设的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龙邦至苍梧、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均经贵港。国家铁路干线黎湛铁路复线贯穿全境,与此无关南昆线、黔桂线、湘桂线、枝柳线相通,连接贵港与西南和中南地区。贵港成为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大西南地区的最便捷通道。 贵港港拥有中心港区、桂平港区、平南港区,三个港区共有码头泊位165个,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5万标准箱。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276万吨,继续保持全国内河大港13强和华南、西南内河第一大港的地位。到2008年集装箱码头泊位3个,年吞吐能力达20万标准箱,到2010年贵港港吞吐能力将达5000万吨和25万标准箱。贵港港正在向全国内河十强港口、西南地区物流集散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迈进。
【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贵港为古西瓯骆越地,秦统一岭南后设桂林郡于境内的桂平市,汉武帝时改为郁林郡,自汉代以来,都是祖国南疆的政治要地、军事重地和商贸集散地,对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贵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她代管的桂平市是太平天国起义的策源地,还是中共广西省工委革命活动的根据地。贵港地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涌现了石达开、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黄彰、罗尔纲等一批杰出人物。另外,她管辖的平南县大安镇、以及桂平市江口镇是广西四大古镇的其中两个。 平南县大安镇的粤东会馆、大王庙、大安桥以及部分骑楼文化共同构成了大安镇古建筑群!
【旅游资源】
贵港是一个古老而富饶的地方。秦统一岭南,在这里设桂林郡,郡治首府在布山县(桂平市西南)。布山作为历代郡治、州治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长达1600多年之久。 贵港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地处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结合部,拥有广西乃至大西南内河第一大港,黄金水道西江、黎湛铁路、两条国道、南梧二级公路交汇于此,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水陆联运枢纽,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贵港市各种资源丰富。拥有广西最大的浔江平原,耕地面积大,是广西重要的商品粮、蔗糖、水果、玉桂以及畜牧和淡水养殖生产基地,农副产品丰富;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拥有国家AAAA级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桂平太平天国起义金田旅游区、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和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四个国家级景区,东湖-南山风景名胜区、平天山森林公园、桂平北回线标志公园、桂平大藤峡景区、桂平白石洞天景区、东塔等六个自治区级的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一批极有价值的待开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辖区的旅游资源,在广西从旅游资源来说,它可与桂林、北海相媲美而一并处于鼎立的优势之中。在《广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近年要努力完善并推出的三条旅游热线之一:桂东南历史文化宗教名胜旅游线,就是以桂平市为中心。其中金田风云之旅(含西山胜景)是广西重点开发推出的国内稀有、世界罕见的十大旅游精品之一。 近年来,贵港市委、市政府始把旅游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搞好规划为前提,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树立品牌为重点,以开拓市场为导向,以全方位扩大社会资金利用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为主要动力,通过全市旅游系统及各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扎实地推进了贵港市旅游业发展的进程。2004年构建"玉贵走廊"特色旅游产业带取得了良好开局;2005年1月8日,桂平市获得广西首个县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2005年8月22日,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荣获"广西十佳景区"称号。目前,贵港市境内共有已开放的景区景点10个;旅游饭店18家(其中三星级5家、二星级11家、旅游饭店2家),床位总数3398张;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15家,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贵港人民恭迎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投资考察。
【当地特产】
覃塘毛尖 茶烘青绿茶。产于广西贵港市覃塘区。1971年开始创制,1973年通过鉴定并命名,1988年产量300千克,主销广西。1982年首次参加全国名茶评选会,荣获第二名,正式列为全国名茶。产地位于平天山麓,海拔672米,雨量充沛,日平均气温比平原地区低4℃~6℃,昼夜温差11℃~12℃。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pH值为5.5。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鲜叶在3月中旬开采,到5月中上旬结束,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 炒制分摊放、杀青、清风、揉捻、理条、烘干、筛选、复香八道工序。 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细直挺秀,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内质汤色黄绿清澈,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匀嫩明亮。 贵港莲藕 贵港地方品种。已有300多年栽培史。植析高180~220厘米。母藕长90~120厘米,5~8节,节径6~8厘米。一般有子藕3~5条。母藕和子诬重2.5~4千克。藕表皮黄白色,节间略扁圆,较均匀,有一纵沟。植株耐肥力强,宜种在浓厚肥沃的粘质土壤的浅水塘中。成品藕粗壮,出众 厚臻密,富含粉质,一般出粉率为7.54%,干物质19.36%,可溶性固形物8.13%。煮熟后粉而无渣,品质上等。生长期200~250天,3月上旬用种藕毓,7月份可收嫩藕,亩产750千克左右,11~12月收老藕,亩产1500~2000千克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