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与投生的过程

 幸运草wrh 2012-04-18
死亡与投生的过程

死亡的来临有四种,即:一、因为寿元已尽;二、因为令生业力已尽;三、因为寿元与令生业同时耗尽;四、因为毁坏业生效。

前三种死亡名为‘适时死’,最后一种则名为‘非时死’。譬如一盏油灯的熄灭,可以是因为灯蕊耗尽、油耗尽、两者皆耗尽,或者因为吹来一阵风等外来之因。

一般上,死亡的定义是在一世当中的命根被切断。寿元已尽是指,于寿命已定的生存界,有情在他寿元尽时死亡。在人间里,当知这是在老年时的自然死亡。

在寿元尽而死时,如果令生业的业力还未耗尽,该业力就还能导致该有情投生到同一界,或者更高的生存界;在天界里即有这种事情发生。

对于临终的人,在临命终时以下的其中之一,会呈现于临死人的六根门之一:依情况现前的,是即将产生下一世结生的业。
或者是业相,譬如以前造业时所用的工具,或者以前造业所识知的颜色等。

或者是趣相,即是将在下一世所到,或者体验的征象。当知这些目标,是呈现于临终者的临死速行心路过程,而不是呈现于死亡心。

在一世里的最后一个心,亦即死亡心,它所识知的目标,是与在同一世里的结生心及有分心的目标相同。

临死速行心的目标,过后即会成为,下一世结生心、有分心与死亡心的目标。

此后,临死速行心便安住于呈现当前的目标,依据即将成熟的清净或污浊之业,令有情投生到相符的生存地,让心流继续流下去。

下一世的令生业,会有如重新造作一般,呈现于临死速行心路过程。该业并不是呈现为记忆的影像,而是呈现于意门,为有如当时正在造作一般。

对于临死的人,在临死心路过程之末或有分心灭尽时,代表一世终结死亡的死亡心,即会生起与灭尽。

一旦死亡心灭尽,下一世的结生心,会即刻生起,识知如此获得的目标,它是由受到无明所束缚和以渴爱倾向为根本的业所生。

它称为结生心,是因为它把两世连接起来、受到相应名法陪同、作为相应法的住处而成为它们的前导者。

在一世生命当中的,最后一个心路过程生起之前,有分心波动了两次之后即停止。

过后,五门心路过程之一,缘取呈现于根门的目标而生起。或者是意门心路过程,缘取呈现于意门的六所缘之一而生起。

由于力量很弱,这临死速行心路的速行心,只生起五次,而不是如平时般生起七次。

这临死心路过程本身,缺少造业的能力,而只是作为过去业成熟的管道,或成为令生业的管道。

在临死速行之后,两个彼所缘心,可能会生起或者没有生起。有时候,是有分随着最后一个速行心之后生起。

然后,作为最后一个心的死亡心,即刻生起,执行这一世生命,死亡的作用。

在死亡心灭尽时,命根即被切断。此后,身体只剩下一堆无生命的时节生色法,直到死尸毁坏成灰为止。

在死亡心灭尽之后,新一世的结生心即刻生起,缘取前一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

在有色法的生存地,结生心是由心所依处所支助,但在无色界生存地,它则没有任何依处。

结生心是由业所产生,即是过去速行心之业。而此业的根基,则是两种生死轮回之因,即无明与渴爱这两种潜在倾向。

结生心是由相应心所陪同,而成为它们的前导。但并不是比诸心所先生起,因为结生心,必定是与相应心所同生同灭的。

于此,当知在临死心路过程里,只有五个软弱的速行心生起。若死时是缘取呈现于根门的现在所缘,新一世里的结生心与最初几个有分心,也都缘取现在所缘。

对于欲界结生,当由六门之一所识知的目标是业相或趣相时,该目标可以是现在或过去所缘。

但作为目标的业,则必定是过去的,而且是通过意门识知。这一切欲界结生的目标,都只是有限的心路过程而已。

对于在死亡时所识知的现在所缘,其寿命可能会持续到下一世的结生心,以及最初几个有分心的时刻,因此后两种心也能缘取现在所缘。

若结生心的目标是业,它必定是过去所缘,而且是通过意门识知的法所缘。

若结生心的目标是业相,它即可能通过六门的任何一门识知,而且可以是过去或现在所缘。

对于作为临死目标的趣相,可以是过去或现在所缘,也可以呈现于六门的任何一门。

虽然阿毗达摩常提到趣相是呈现于意门的现在色所缘,但它也能以其他方式呈现,譬如地狱众生的哀号、天界的音乐与香味等。

对于色界天的结生,其所缘是概念,以及必定是业相。同理,对于无色界结生,其所缘是概念或广大心及必定是业相。

色界结生心的目标,即是产生结生的禅那所缘取的似相。这似相是概念,也是业相。第一与第三无色界结生心,各自的目标是空无边与无所有的概念。

第二与第四无色界结生心,各自的目标是第一与第三无色界禅心,即它们的目标都是广大心。上述的目标都属于业相。

无想有情是没有心的,所以在结生时并没有缘取任何目标。对于无想有情,转起为结生的是命根九法聚。

投生的法则:当在无色界的梵天死时,他只能投生到更高层次的无色界天,但不能投生到较低层次的无色界天;他也能够以三因结生心投生到欲界。

当在色界的梵天死时,他不会以无因结生心投生。当在欲界具有三因的天神或人死时,他有可能投生到任何地方。死时是二因或无因者,只能投生到欲界。

凡夫与有学圣者之间的投生法则,有明显的差异。无色界的有情能培育与其层次同等或较高的无色禅,但不能培育较低层次的无色界禅定。

所以,当他们死时,他们能够投生在同一界天或较高层次的无色界天,但不能投生到层次较低的禅天。

然而,若他们失去禅定,他们即会以近行定之力投生到欲界,因此是以欲界三因果报心投生到欲界。

无想有情死时,会以二因或三因的欲界果报心投生到欲界。在其他色界天的梵天死时,若他已证得无色禅定,他即能投生到无色界天。

若他已证得色界禅定,他即能投生到色界天;若他造了极强的倾向欲界之业,他即会投生到欲界。

对于在色界天里死后投生到欲界的梵天,其欲界结生心,必定是二因或三因。

对于在欲界的三因者,死时他们有可能投生到任何一界,因为欲界的三因有情,能够造所有种类的业。

对于在欲界的二因与无因者,死时他们只能投生到欲界;他们下一世的结生心,可以是两种无因推度心之一,或任何一个二因或三因的欲界果报心。

对于圣者,他们的死亡心肯定是具有三因,因为没有具足三因的人,是不可能证得道果的。

有学圣者能投生到同一界或较高的界。而阿罗汉死后,则当然不会再投生到任何界。

所以,对于如此投生者,在结生心灭尽之后,即刻就会生起,识知同一所缘的同一种心——有分,如河流般不断地流下去。

只要没有活跃的心路过程生起,它即会如此流下去,直至死亡为止。由于它是(生命)有的主要因素,所以被称为有分心。

在生命终结时,它成为死亡心,灭尽后即完全停止。此后,结生心与其他心,有如车轮一般继续次第地转起。

在结生心之后,会有十六个有分心生起。然后,就会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以及七个‘有欲速行’,即贪着新生命的速行心。

这在新一世里的第一个心路过程,缘取结生心为目标;那些速行心,是欲界邪见不相应无行的贪根心。

当这心路过程结束时,有分心即再生灭;只要没有活跃的心路过程生起,有分心即会如此不断地生灭。

如此,心之流从结生流到死亡,又从死亡流到新一世,就有如车轮一般次第地转起。

即有如这一世的生命,下一世生命的结生心、有分心、心路过程与死亡心,也都如此生起,心相续流再次被转起。

常自制的智者,了知生命无常,觉证不死之境,完全断除了贪欲的结缚,证得永久的涅盘寂静。
选摘于《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五章
本文转自【佛教在线 - 佛法论坛】,原文地址:http://bbs./viewthread.php?tid=204298
转载自极乐妙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