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丹语丝

 山爷wzs0718 2012-04-19
                于丹语丝

  

   《知足常乐》

    满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 

    赏一路风光,你得走得动;拣一座金山,你得能够拿;

        垄沟里刨食的是条好汉子,病床上数钱的是个傻瓜; 

        千里纵横,你总得有个家,万众首领,你也得有个妈;  

        委屈烦恼,你非得有人听,出色得意,你还得有人夸; 

        酷毙了靓绝了,你要有人爱,摔倒了失足了,你得有人拉;  

        结怨不如结缘,栽刺不如栽花;富贵不如福态,高寿不如高兴。 

    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难得修炼成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诱惑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的时代

       人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但这与知足并不矛盾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准备下一个但不能在这个还没实现时就想得更多那就沦为了贪婪事实上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动力

        一个人自觉得生活到某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命随缘地和平度过

        知足常乐的人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是胸无大志因为这些人往往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时今日不去争不去怨不去嫉妒伤害他人乐观地生活着这样就导致别人以为他们没出息没能力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知足并不代表不进取无大志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已是一种看透世事无常后的大彻大悟罢了

        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过了自己所喜欢的事丰衣足食爱己所爱没有虚度这岁月年华心灵从容富足那么无论贫富贵贱都足以安心了。    (以上摘自于丹全集)

   

   《论语》心得: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心理学上的“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庄子》心得:

  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地方,从最小的细微处,看出精妙的大道理。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够从这些个细节里面,真正获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感悟。

  我们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需要一种清明的理性。这种理性是在这个嘈杂的物化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种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欢欣的感性。这种感性之心可以使我们触目生春,所及之处充满了欢乐。

    有很多人一生追逐成功,渴望辉煌。不用说辞让天下了,连一个小位置,甚至一个小小的兼职机会都不肯放弃。因为我们耐不住寂寞,我们需要这种外在的辉煌,来证明我们自己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