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午战争旧照:旅顺屠杀罪魁与被奴役的中国贫民

 ymxx 2012-04-19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清日战争》是介绍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着作,全书共5章,约40万字、500幅图片、90张表格。书中所引材料主要出自日本所藏档案文献、学术着作和研究成果,包括了一些以前此类出版物中很少见的内容,材料丰富、翔实、珍贵。作者文笔通俗流畅,写作态度严谨。(图片来源:《清日战争》,
  图为旅顺虐杀事件的罪魁祸首,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站在渤海湾岸冻结的冰块上豪语抒怀:“若无此雪地冰封,吾将山海关一气攻下。”旁边是被日军奴役的旅顺贫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钟家山防线被日军攻破,清军士兵丢弃阵地,向南面遁逃。照片背景是清军用石头建造的坚固堡垒,周围的武器、弹药、衣物、旌旗散乱狼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深夜,清军派遣的侦察兵,在石嘴子日军营地附近窥探军情,被日军哨兵发现,射杀三人,活捉两人。翌日晨,日骑兵在现场发现被射杀的清兵尸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石嘴子附近的三角山,位于旅顺后山的正面,可一览遥望水师营地形。清日两军在此地正在进行炮战。图中待命进攻的日军士兵,在瞭望炮击战和躲避流弹的情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日军占领旅顺口椅子山第二炮台。图为炮台内部景象,清军逃跑时留下的两门完好的德国造12英尺口径的克式大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椅子山炮台位于水师营西南,有炮台三座,与小案子和大案子山炮台遥相呼应,是旅顺西线防御重点。图为被占领的椅子山第三炮台,炮台内清兵尸体和兵器散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威海卫战斗中,港东岸龙庙嘴炮台遭受日军炮火重创。道路附近废墟中,散乱着许多清国士兵的尸体,惨状令人颤栗。尸体表面创伤,多是枪炮伤和烧伤。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侵入旅顺的日兵屠杀了市内大量清兵和无辜居民,其状惨不忍睹。因怕招致国际舆论的谴责,日军征用军夫和清国人组成抬尸队,埋葬、火化尸体。照片是龟井兹明 11月24日在旅顺口北方郊外拍摄的埋尸现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武力征服台湾的过程中,日军对不屈的台湾人展开了凶残镇压。图为近卫师团炮兵用七厘米山炮,向台湾抗日军民阵地开炮。日军炮兵身穿十九年式夏季军衣,配备便携式水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日军台北总督府,成立之初设民政、陆军、海军三局。民政局下置内务、殖产、财务、学务四部。图为沿用清国衙门的总督府西辕门外,飞簷屋顶的建筑群,保留着浓厚的大陆建筑风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清朝的台湾鸡笼港海关官邸,豪华建筑系西洋式格调,前望海湾背依靠山,是风景秀丽的好地方。此官邸一时充作总督府官舍。官舍背靠后山上的左方,筑有清军海防炮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885年清廷改台湾府为省,在台北设立巡抚衙门,刘铭传为首任巡抚。1891年邵友濂任台湾巡抚。1894年,唐景崧继任台湾巡抚。1895年5月25日出任台湾民主国总统。图为台湾日据时期总督府的内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日本占领台湾以来,反日的战斗不绝。1895年12月下旬至翌年1月,北部岛民以台北为中心,在各地掀起抗日高潮。图为台北城头日军守备兵惊恐应战的情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彪悍的台湾土著高砂族(即高山族,日本称其位高砂族)原住民敌视清朝,长期袭扰清朝在台湾的居民,成为清朝驻台军队围剿的对象。日军入侵台湾后,高砂族武装为保卫家园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抗争,成为日军疯狂滥杀的目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彪悍的台湾土著高砂族(即高山族,日本称其位高砂族)原住民敌视清朝,长期袭扰清朝在台湾的居民,成为清朝驻台军队围剿的对象。日军入侵台湾后,高砂族武装为保卫家园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抗争,成为日军疯狂滥杀的目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彪悍的台湾土著高砂族(即高山族,日本称其位高砂族)原住民敌视清朝,长期袭扰清朝在台湾的居民,成为清朝驻台军队围剿的对象。日军入侵台湾后,高砂族武装为保卫家园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抗争,成为日军疯狂滥杀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