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中考文科综合试卷质量分析

 天雷教育 2012-04-19

2010年中考文科综合试卷质量分析

北戴河教研服务中心  胡万桃

    2010年河北省中考综合文科试卷命题严格依据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规律,坚持 “稳中有变,变中求进”的原则,突出试题与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尤其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时代感强,凸显生活意义。考试形式仍然采取“双开”,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结构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20分,思想品德45分,历史45分,综合30分。试题紧扣热点,科学性强,创新力度大,区分度好,充分体现了中考考试的选拔性功能,导向作用明显。

                              思想品德部分

一、试题的突出特点

1.取消纯时事内容的考查,变为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与教材知识考查相结合。试题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华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取得成就的策略方法;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及《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起的大国作用,这也是今年试卷中的最大变化。

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前十个客观选择题整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知识,四部分有机融合地呈现,体现了对考生思想品德素质考查的完整性。主观试题的28题观察漫画关于隐私权的考查和34题的史政结合关于民主政治内容的考查等都能反映这一特点。

3.热点问题生活化,凸显方法和能力的考查。如30题,以家庭购置冰箱、空调等家庭生活用具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关于低碳生活的常识和能力,以增强学生关心身边生活、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4.难易度整体有所下降,但试题灵活多变。如:前四个客观题就杜绝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只要关注时政热点就能与教材结合寻找到答案。可是29题感悟公平这一题的第一问中“依据材料分别谈谈对公平的理解”这一设问指向不明确,学生可能感觉无从下手。34题第三问材料三反映了那种监督的重要性,虽然教材没有明确监督的种类,只要学生认真审题就可得出结论,故整张试卷中的几个设问体现出了试题的区分度。

5.注重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试题以全新的形式出现,热点突出、时代感强,角度新颖,贴近生活。如材料选择题重点考查了60年华诞、气候变化、校园安全、酒驾、钱学森、双百人物、民族团结、上海世博,要求学生对材料能进行正确理解,从材料入手得出答案,28题涉及的隐私权的考查、29题的感悟公平、30题感受低碳,34题民主政治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随机抽样调查(90份)汇总情况:

题号

分值

满分得分率

一半分以上得分率

得0分得分率

28

7

11.1

64.4

4.4

29

10

10

71.1

5.6

30

12

     8.9

62.2

8.9

34

14

6.7

36.7

33

三、试题分析

Ⅱ卷部分:非选择题。

   简答题要求学生将学过的内容按问题的要求重新整合,注重问题涉及到所学内容的各种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观点进行独立思考,试题以文字、漫画和图表的形式出现;分析说明题考查了社会的热点即新修改的选举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材料为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考生阅读理解材料,对材料进行鉴别、分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设问进行理解和回答。探究与实践题以家庭购置冰箱、空调等家庭生活用具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关于低碳生活的常识和能力,以增强学生关心身边生活、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和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1.学生表现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大部分学生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思路清晰,条理明确;多数学生能认真审题,回答问题符合题意要求。

不足:部分学生不能用政治术语回答问题;学生存在语言表达逻辑性不强,缺乏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有的同学在不理解题意或设问的情况下盲目回答,失分严重;一些学生不能对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个别学生有答不完题的现象,出现关键的错别字丢失分数。

2.失分原因分析和典型列举

1.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不能结合背景材料回答问题,组织语言缺乏条理性,分析综合能力不强,另外答题时要点不全面。例如:28题(2)如何使这些个人信息得到更好的保护?学生不能从个人、社会、国家、法律等多个角度回答,多数只答出个人角度。29题(1)针对上述每个材料,分别谈谈你对公平的具体理解。大部分学生没有按要求分别结合材一、材二、材三具体谈公平的理解,而是笼统的表述,条例不清,表述不明。(3)问材料举措是针对我国的怎样国情提出的?举措对改变现状有什么积极影响?回答脱离背景资料,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30题(3)问:由以上信息及对问题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设问要求回答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大部分学生答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故造成失分。另外,部分学生不会用政治术语来回答问题。

2.部分学生不能严格审题,抓不住设问的关键词语出现答非所问。如28题类似漫画中的个人信息还有那些?部分学生还重复漫画信息举例,造成不必要的失分。30题(1)根据低碳生活的要求,你认为小亮家应购买哪款冰箱?请你用两个具体实例对小亮家其它生活用具的购置提出建议。设问“哪款冰箱”,不少学生回答哪款空调,明显是答非所问。“对其它生活用具的购置”应不包括图表中列举的用具,可是部分学生依然列举重复内容,丢分比较严重。

   政史综合部分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表达、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政史两科相关知识,观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展示自己的新认识、新观点和新收获。

1.学生表现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大部分学生对材料理解正确;围绕设问进行回答;有创新能力。

不足:少部分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答题的片面性。

2.失分原因分析和典型列举

如:第34题(2)材料二表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民主权利有哪些?部分学生用词不准,把人民代表大会制答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造成丢分。(3)材料三反映了那种监督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不理解背景材料盲目抄答案,答题不准确,失分现象明显。

                                  历史部分

一、试题的基本特征

1.从考查的知识内容看,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进行命题,立足课本,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

2.试题注重时政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联系社会时事,社会热点,融时代信息于试题中,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国内国际大事。

3.试题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信息量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90份)

题号

31

32

33

34

分值

6

9

12

14

满分得分率

46.51

3.33

16

6.7

得一半分以上得分率

69.77

27.78

48.1

36.7

得0分得分率

16.28

18.89

10

33

2、学生答题分析及典型举例

卷Ⅱ历史部分的31题、32题、33题、34题的第一问,考点涉及到抗日战争、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等史实。既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史料以及读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更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整合,运用课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成效方面: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

(二)不足之处:

考试所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大部分属于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认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如:31题第(2)问“这一战争有何重大国际意义?”一部分学生答题时没有注意“国际”二字,只答出国内意义,导致失分。33题第(1)问“1910年的上海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学生失分主要是没有把上海放在“1910年”特定的时间里围绕近代的社会生活变迁进行分析总结。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史实记忆不清。如:32题第(3)问“用中外史实证明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一部分学生把属于斯大林的成就用于论述列宁的贡献。

3.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包括识记能力、材料的阅读、分析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特别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34题的第(1)问,“17至19世纪,推动英法美等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共同因素有哪些?”相当一部分学生把题意理解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点。

                                    建议要求

一、对教师的建议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寓生活于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感悟知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2.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目前,政治学科尽管版本多样,教材编排也较杂,但是,基础性知识还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装形成知识网络。

3.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平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或看报纸获是某方面的新闻,利用课前几分钟作新闻短评。在复习阶段以通过围绕社会热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设置相关专题,在整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注重各种学习方法的传授。

(1) 解题思路的引导。教师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各类题型解题思路的点拨,不能抄完答案了事,也没有必要搞题海战术。如对“感动中国人物—某某为什么能感动我们?”这一类题的解题思路都是回答他具有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是什么;又如“建议类”题型,其解题思路是针对某种情况提出解决的措施,要注意建议的针对性,可行性特点。

(2)审题方法的引导。教会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找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包括关键词、关键句,在此基础上,提炼观点,做出正确解答。

(3)答题方法的引导。在各种教学情境中,对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中出现的不正确使用政治术语,回答问题口语化的现象,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其错误并有意识地加以正确引导。另外,有些问题学生作答时应多层次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

2.对学生的建议:切记过好教材关,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活学活用,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在答题时,要认真,仔细的读题,并且要抓住重点,准确运用所学知识,注重对自身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端正学习态度,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关注社会生活和国家大事,将其与思想品德、历史学科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毕业班复习建议:吃透课标和中考说明(把握好方向) 立足课本不猜题押宝(掌握好知识点)触类旁通由课内到课外(学会转化迁移)培优补差研究学情(根本出发点)

                                                   

 

 

 

                                                                     2010.9.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