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君子好色取之有道》

 黑成书汇 2012-04-19

“好色”本是人们所不齿的词语之一,”色”词性广泛,可作为形容词,如色狼,色魔,也可直接做动词,还可做副词,如色诱等.而我今天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好色”平反,心中确乎有好多言语诉述.
“好色”经常被人作为一个道德的问题讨论,余认为有所不取,应冠以“本能”二字或许更加恰当。有人笑言,天下的男人只有两种,第一种:好色,第二种:极其好色。中国最古老的诗文典籍《诗经》也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就连被奉为圣人的孔老夫子亦有“食色,性,也。”的文字记载。告子则说的更加直接:“君子好色而不淫”,这一切非本人杜撰,皆有证可查。
而好色好象也和道德无关,纵观历史,畅谈古今,“好色”似乎跟一个人的功名,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春秋时的齐桓公据说“姬妾成群”,管子也并非一个做怀不乱者,然而着一切并不妨碍其建立一个强大的齐帝国。古代“好色之甚”的莫过于那些风流才俊了。白居易,李商隐,杜牧,韩愈,苏东坡,柳永等都有厮混与青楼的经历。杜牧则还引以为豪,他的著名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便是佐证。柳永则更为出格,自其考取功名未果后,便一直缠绵于青楼之中,死后还是那些姐妹们捐钱埋葬的。
武将似乎亦钟爱面容娇好且有才情的女子,唐名臣郭子仪,宋名将狄青等都有狎妓的嗜好。郭子仪一生戎马,为大唐中兴第一名臣,封唐国公。有人评价其:功高震主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其子孙皆位列臣工,一孙女还成为皇后,令人羡慕不已。
君子“好色”亦即成事实,那末如何“好色”变成为一个重要的个人修养。告子告诫世人:君子好色而不淫,世语也有“色乃削肉钢刀”的说法,医学亦证明纵欲过度极大伤身,太过者则心理畸形。古代君王纵欲过度而英年早逝者甚众,而明朝皇帝似乎更情有独钟,如明英宗等。
余认为好色有两大前提,第一:双方自愿,不可强逼,否则,于情,理,法都说不过去。古青楼中的女子虽多为生活所逼,但亦有流露真情者,并非现在的某些所谓小姐以及某些希望享受所谓高质量生活的女大学生等能“媲美”的。古语有“郎才女貌”,“才子爱佳人”的说法,固发生在高楼中的爱情故事也大都在才子和有才情的女子之间。其中最为出名的当数钱谦益和有“秦淮八艳”之称的名妓柳如是之间的爱情故事。当柳如是遇到钱谦益时,钱已过半百之年,最后二人喜结连理恐怕还是在于二人在文学上的互相欣赏。
古青楼众多,为当时的文人墨客提供的大好去处。古人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因为有才的女子大多出身青楼。这样文人便和哪些出身青楼的女子一唱一和,相得益彰。青楼最出名的恐怕要数京城的八大胡同,南京的秦淮河以及扬州等地。至于其中发生的有趣故事,以后再叙。
“好色”的第二个前提:控制有度。前提到的古代皇帝因纵欲过度而亡者有之,关键是没有把握到度的问题。古代房中术的经典著作中即提到不可纵欲。但好色而长寿者亦不少,如清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生风流,仍以89岁的高龄稳做中国第一长寿皇帝的宝座,他也骄傲的自称为“十全老人”。而郭令公以85岁的高龄仙逝。此论可查《清史》,《唐史》。
君子好色,要取之有道,女子则更应谨慎,否则会被鄙为“水性扬花”。毕竟中国男人有三妻四妾的传统,而女子则要遵从“三从四德”,以及所谓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或许女权运动的发展能改变今天的现状吧。毕竟中国目前还是父系氏族社会。
君子好色,取之有道,女子好色,慎之,慎之!!!


备注:转自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