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自全市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由泗阳县纪委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积极落实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把涉及“三资”清产核资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要求上来,从四个方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一)清查核实资产。全面清查村(居)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严格把好“清理摸底、公示核对、审查核对、登记入账和汇总上报”这“五道关卡”,逐村进行“三资”登记、核实,做到账实、账款、账账相符。(二)明确产权归属关系。在清核资产过程中,凡产权关系不明晰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兼顾资产形成的历史过程,理顺产权归属关系,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三)建立“三资”电子台账。对清产核资的结果,各乡镇分别设置资金、资产、资源台账,然后统一上报数据,由县“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安排工作人员逐步将清产核资数据录入电脑,实现信息化监管。(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求,制定了泗阳县农村“三资”管理制度(试行)、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加强管理,确保资产资源保值增值。目前,该县251个村(居)全部完成“三资”清产核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