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案24三角形的内角
2012-04-20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

题目 7.2.1三角形的内角 总课时 1 学校 红星一中 教者 郭晓敏

陈鹤鹏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2年4月日—月日 教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和能度量一个角的度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景,通过对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大小比较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为了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安排了三个活动,通过学生测量、折叠、撕拼来找到答案。学生有量角的基础,多数学生会想到通过测量来找三角形的内角和。

但由于这样方法测量有误差而且比较麻烦,所以有同学会想到其他的方法,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因为小学学过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所以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探究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应鼓励学生思考,并采用多种方法求得答案,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通过动作剪、摆、拼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形成验证结论的意识及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转化迁移思想,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和严谨科学的精神。





点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探索和验证。 难



点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探索和验证。 课前准备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纸片、量角器、剪刀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情景设置

2分钟







深入新知

20分钟 回忆小学学过的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以及探讨方法。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量法)

教师组织学生拼图活动

1.让学生动手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如图



2.你还能想出其它方法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

让学生把∠A剪下,按图拼在一起,其中∠A的顶点与∠C的顶点重合,它的一边与AC重合.A









BC



由上面操作可知∠ECA=∠A得AB∥CE.

从而得到∠B+∠A+∠ACB=180°.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巩固新知

20分钟

















归纳总结

2分钟



布置作业

1分钟 3.如果我们不用剪、拼的办法,可不可以利用推理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这个定理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吧!

已知:△ABC

求证:∠A+∠B+∠C=180°











证明:过A作MN∥BC.

由于∠1=∠B,∠2=∠C

而∠1+∠BAC+∠2=180°

故可推出∠BAC+∠B+∠C=180°

DC





B

A

2.教科书74页练习1、2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教科书76页第1、3、4





学生能由老师指导结合图形,写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并能用几何语言结合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并由拼图活动得到启示:180°所存在的图形有平角及平行线的同旁内角可知作平行线是本题的关键。































先让学生归纳、补充,然后老师补充有关的知识点













△向学生展示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巩固内角和性质的直接应用























































































献花(0)
+1
(本文系兰西县红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