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深山林 2012-04-20

第九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名词解释

  1. 原噬菌体: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只有少数基因活动,表达出阻碍物关闭其它基因。
  2. 转化:指某些细菌(或其他生物体)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断,并将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3. 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4. 性导: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F’因子是Hfr的不准确环出的F因素,带有染色体DNA
  5. F-菌株:未携带F因子的大肠杆菌菌株。
  6. F+菌株:包含一个游离状态F因子的大肠杆菌菌株。
  7. Hfr菌株:包含一个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的菌株。
  8. F因子:大肠杆菌中的一种附加体,控制大肠杆菌接合过程而使其成为供体菌的一种致育因子。
  9. F’因子:整合在宿主细菌染色体上的F因子,在环出时不够准确而携带有染色体一些基因的一种致育因子。
  10. 受体部位:受体细菌细胞壁在特定的区域形成临时通道,允许外源DNA片段通过,这一区域为受体部位。
  11. 感受态细胞:能接受外源DNA分子并被转化的细菌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12. 感受态因子:促进转化作用的酶或蛋白质称为感受态因子。
  13. 部分二倍体:F+Hfr的细菌染色体进入F-后,在一个短时期内,F-细胞中对某些位点来说总有一段二倍体的DNA状态的细菌。
  14. 营养缺陷型:指某一生物体丧失了合成某种生活物质的能力。
  15. 中断杂交试验:一种用来研究细菌接合过程中基因转移发方式的试验方法。把接合中的细菌在不同时间取样,并把样品猛烈搅拌以分散接合中的细菌,然后分析受体细菌的基因顺序。是大肠杆菌等细菌中用来测定基因位置的一种方法。
  16. 溶源性:细菌被噬菌体感染而不裂解的现象。这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与寄主细菌的遗传物质相结合并协同复制。
  17. 烈性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进入裂解途径,破坏宿主细胞原有遗传物质,合成大量的自身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并组装成子噬菌体,最后使宿主裂解的一类噬菌体。
  18. 温和性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并不裂解宿主细胞,而是走溶原性生活周期的一类噬菌体。
  19. 溶原性细菌:含有温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又找不到噬菌体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粒子的宿主细菌。
  20. 转导颗粒:把细菌染色体片段包装在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而产生的假噬菌体,其中并不包含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1. 共转导(并发转导):两个基因同时转导的现象称为共转导或称并发转导。
  22. 特殊性转导颗粒:蛋白质外壳内携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区段的噬菌体。
  23. 转染:用离体状态的病毒DNARNA感染感受态细菌,从而改变细菌基因型的作用。
  24. 原养型:如果一种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也就是他能合成它所需要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维生素及脂类,这种细菌称为原养型。
  25. 互补:就是两个突变型噬菌体同时感染大肠杆菌时,可以互相弥补对方的缺陷,共同在菌体内增殖,引起溶菌,释放原来的两个突变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