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骂声”当做 “治病的药”

 细娘 2012-04-20

骂声当做 治病的药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骂”。这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得很。
  譬如,纯情女子满目含春,伸出酥指轻点你的额头,红嘟嘟的小嘴娇嗔地甩出一句“你真坏!”再愚笨的男人也知道,这绝对不是在骂人。再譬如,忠心耿耿的群众作痛心疾首状,声泪俱下地“死谏”敬爱的领导:“你再这样不顾惜自己宝贵的身体,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日没夜干,万一哪一天劳累过度不幸倒下,我们的生计和单位的前途还能托付给谁!”这“恨之切”饱含“爱之切”,绝对不能视其为真正意义上的骂。
  这些暧昧的骂、谄媚的骂,倒是可以作为反证。也就是说,大凡让被骂者听着不舒服的骂,才是名副其实的骂。这样的骂声,听之何止是不受用,简直如芒刺在背般难受,甚至比割肉剜心还痛彻肺腑。
  如此,在听到这样的骂声时,没有“一跳三尺高”丧失理智,已是难能可贵,更何况还能从刺耳的骂声中听出中肯的话来,那真是要有“没有不可为人言者”的坦荡胸襟和宽广气度。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如何使官方声音与民间舆论衔接等问题,与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宣传局局长武和平进行了对话。武和平认为,对于民间舆论,要敢于面对、善于倾听,并真诚回答。
  不妨把骂声视作特殊表现形式的忠言,而忠言如良药,虽逆耳,虽苦口,但可以治病救人。“在骂声中听取诤言,在咒语中体察民情”,是一种勇于解剖自我缺陷,敢于正视自我不足,并且积极有效地调整改正自身偏差错误的姿态。唯如此,才能化骂声为掌声。
  应该相信民众的认知度和忍耐力,其大多不会“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非到难以目睹和忍受,不可能“脸涨红、声发颤,口不择言出恶声”。若如此,那大凡是有了不满不服的怨尤或冤屈,并且往往是“求爷爷告奶奶申告无门”。这种负性情绪靠“洗洗睡吧”是无法忘却的,积淀、层累和酝酿到一定程度,一发如爆发的火山那样不可控,也是必然。对此,应该予以充分同情和理解,或解释、或澄清、或改正、或调和、或化解、或帮助……而不应以“一贯正确、无比英明、永远伟大”的心态和做派,自以为是、自我膨胀地高高在上,简单粗暴地予以推脱、敷衍和粉饰,甚至压服,从而无视骂声所指代的工作疏漏和错误。
  想要“止沸”,做做“扬汤”的表面文章,不行;把盛着沸水的锅推倒踢翻,更不行。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将进一步激化矛盾,直至难以收拾的地步。前些时候接连发生的乘客冲上跑道拦停飞机恶性事件,就是典型的现实例证。航班延误,乘客遭受折腾上不了飞机,一时不解而气急也属情理之中。但航空部门对乘客的怨声,乃至骂声,未充分听取、正确认识,还是按部就班、例行公事,有轻慢、漠视之嫌,最终矛盾激化到“乘客惊天动地拦截飞机”的可怕地步。真要出事,后悔晚矣。
  “这是需要说话的时代”,只要不是无中生有、恶意诽谤,哪怕是因一时激愤而脱口而出的骂声,也应该把其当做“治病的药”,坦诚面对,主动接受。套用武和平的话说,“让人说话,听人骂声,天不会塌下来”。


2012
418日《浙江工人日报》 作者:愈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