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考场作文训练
2012-04-20 | 阅:  转:  |  分享 
  
作文训练打扮好你的作文稳中有亮点学习目标1,稳(题目凤头结构)2,亮点(因果、假设
、反面、辩证、排比、诗词名言、问句、联系社会热点)你寒窗苦读十余载,而我们只有17秒。——阅卷
人箴言你认为哪个题目好?并说说理由。1《这个世界需要你》2《信任危机下的中国人》3《道德沙漠化》4《当人性沦丧》5《社
会,你怎么了》6《你真的会伸手援助吗》7《谁动了人们的心》8《反思自我走向成功》9《乐善好施》1《守住最后的良知》
2《让法律为道德保驾护航》3《坚守良知》4《拒绝冷漠传递我温暖》5《救赎自我》6《为道德破冰》7《重生的百合花》
一,标题1,显示中心论点。2,要精巧。3,要有文采。当堂演练3分钟时间修改自己的作文题目。小组交流,推选出最佳题目,组长
写到黑板上。二,凤头(一见钟情)开篇破题,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的开头用简洁的文字点破题意、点明主旨。议论开篇的方式很多,有人
喜欢比兴开头,以展含蓄诗情;有人喜欢排比起始,彰显语言气势;而我以为,只有开篇破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开篇必须破题?怎样才
能破题呢?几种开篇破题的方法1,阐释题目切入主题2,引用诗词名言略显文采3,一问一答吸引读者阐释题目切
入主题阐释题目切入主题例1良知,平凡而又伟大的字眼。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不聪慧,可以不富有,但不能没有良知。学生
例文《守住最后的良知》小结基本思路:说文解字+论点出场思维程序:阐释思维(可以对话题概念进行定义、特征说明、名词诠释、划分
举例等)引用诗词名言略显文采引用诗词名言略显文采(2011山东《这世界需要你》)《5+3》p261荷尔德林曾言:“
世界充满劳绩,人却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原是我们最初的生命状态,但生活在钢筋水泥筑成的森林里,眼中饱含深情热泪的我们
发出呐喊:这世界需要诗意的生活。引用诗词名言略显文采(2010山东《阴影之美》)《5+3》p267罗素曾经说:“参差多
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的确,人生的一切魅力都是由光明和阴影共同构成的,然而,我们毕生寻觅的只是光明之下的欢乐、幸福,却不知,阴影之下
的苦难与泪水也是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引用诗词名言略显文采(2009北京一模《路径》)《5+3》p292“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用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路径的艰难与长远。有时路径是阳光普照,花香飘逸;有时路径是泥泞险阻,风雨交加。但不
管是甜是苦,最重要的是走自己的路。引用诗词名言略显文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在的良知。如何对待浊世横流
?答曰:反思自我,坚守良知。《反思自我,坚守良知》当堂演练:修改
例文开头例1良知,平凡而又伟大的字眼。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不聪慧,可以不富有,但不能没有良知。学生例文《守住最后的良知
》当堂演练:修改例文开头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雨果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
义的沦亡。——郭沫若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蒙田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
统治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没有良心的知识,会毁灭人的灵魂。——布拉莱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苏霍姆林
斯基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卢梭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只求有人的良心。——蒙田
当堂演练:修改例文开头布拉莱说:“没有良心的知识,会毁灭人的灵魂。”良知,平凡而又伟大的字眼。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不聪慧,也
可以不富有,但不能没有良知。学生例文《守住最后的良知》一问一答吸引读者一问一答吸引读者秋雨淅淅沥沥,像是无声
的啜泣。2011年10月13日,广东发生了小悦悦的悲剧。国人为之震惊,世界为之震撼,苍天为之哭泣。缘由为何?是他们丢弃了人之所以称
之为人的良知。良知是……15
班李传斌课堂演练修改自己的作文开头,使之成为“凤头”。小组内交流展示。10分钟。三,结构(思路清晰)07年山东卷时
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花开两岸生命之中总有一些记忆深埋在我们心底,尽管时间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消了颜色,褪了芬芳,
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这些让我感动,让我成长的记忆永远不会被风化。相反,它们会
在时间长河的两岸开满迷人的花,装点我的人生。花开两岸,记忆永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学生例文《守住
最后的良知》1、2段开门见山鲜明论点“你可以不聪慧,可以不富有,但不能没有良知。”3段良知是什么4段守住最后的良知,需
要你敢于挺身而出。例证:小悦悦事件5段守住最后的良知,需要你不再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借口。6、7段联系社会现实重申论点学生例
文《守住最后的良知》1、2段开门见山鲜明论点“你可以不聪慧,可以不富有,但不能没有良知。”3段良知是什么4段守住最后的
良知,需要你敢于挺身而出。例证:小悦悦事件5段守住最后的良知,需要你不再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借口。6、7段联系社会现实重申论点
注意点层进式结构中各部分顺序的安排要符合逻辑,分论点不可交叉。评论式结构模式1,现象2,原因分析3,功能分析4,
措施分析学生例文《救赎自我》1段概括小悦悦事件,提出论点:需要拯救的不仅是小悦悦,更是我们依旧活着的人。2段解释救什么:道
德、法律制度(解题)3段事件原因分析是的,一个人不救是人性中的冷漠在作祟,一群人不救则是国家制度的问题,是法律制度的不完
善和道德的缺失。不救不是因为不想救而是不敢救,救不起。扪心自问,假如我当时在现场我就一定伸出援手吗?4段原因分析救
与不救是两难选择5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健全法律制度6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反思,要进行自我救赎
。雷锋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7段再点题我们需要进行自我救赎,我们需要进行自我忏悔反思。建议:选择最切题、自己
最有把握写好的结构和分论点组合。记忆是花种,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还记得那个叫李春燕
的汉族女子,嫁入苗寨,从此便成了照亮苗家的月亮。她居住的那座吊脚楼,她昏黄灯光下整理欠条的背影,她急步于山寨间行医治病的身姿一次次
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时间越久,越给我长久的感动。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的坚持就如同一朵玫瑰,散发着大爱的芬芳,弥漫在记忆里,时间越
久越浓郁。记忆是花香,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更远的地方。还记得记忆中那个叫王雪原的男子,毅然站出来揭开
医药费的黑幕,不惧丢掉工作,不惧恐吓与报复,他让丑行暴露于光明之下,正义得到伸张,他的壮举让我们拥有了今天更为透明的医疗费用制度。
他的勇敢,他的牺牲,他就如同一支清濯的莲花,散发着大义的芬芳,弥漫于记忆中,时间越长越浓烈。记忆是时间长河两岸的
繁花,时间不仅不曾让它们风化,还给了它们滋养,让它们愈加美丽。还记得一人一马的邮路上的王顺友,教我敬业;还记得为友守墓30年
的陈健,教我守诺;还记得舞出千手观音的邰丽华,教我不屈;还记得生命中无数帮助过我的人,教会我爱……他们都是记忆长河旁的花,用馨香沐
浴着我。他们教给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财富,它们不会被风化,而会随时间的风、时间的流水传到心底,浸润全身,恩泽我的一生。递进式结构
(设问导思,是一条向纵深拓展的路:)基本模式: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原因)怎么办(方
法)会怎样(意义、作用、结果)二要钻牛角尖(中心论点)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
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引论(提出论点)论点
论据(事实、论据)小结本论对照论点论据(
事实、论据)小结结论(评析照应)对照式结构模式分论点1:有涵养
,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分论点2:没有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以“人要有涵养”为中
心论点的对照式结构分论点注意点:要通过两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应有详有略,有轻有重,把
作者的思想倾向作为论述的重点,另一方面起烘托的作用。材料作文: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2岁
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此后的七
分钟内,有十八个人从女童身边经过,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此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网友们纷纷指责那十
几个路人。但也有网友指出,我们总是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别人,却很少自我反思:“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吗?我是不是也会因恐惧、畏惧让自己的
良知、底线一再退让?”材料作文: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
撞倒并两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此后的七分钟内,有十八个人从女童身边经过,都
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此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网友们纷纷指责那十几个路人。但也有网友指出,我们总是站
在道德高地上指责别人,却很少自我反思:“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吗?我是不是也会因恐惧、畏惧让自己的良知、底线一再退让?”阐释法的核心
——对话题中心词进行说文解字……这些话题基本上是以一个词语为中心。指导并训练学生审题的关键点是“咬文嚼
字”——高考作文阅卷老师阐释题目切入主题例2:不为浮云遮望眼(09广东满分作文)常识,是人们在长期的
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岁岁年年,它们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岁月的铅华洗抹,显得睿智、深刻,富有指导意义。????然而,纵然常识与
我们同行,随着时间的检验,我们却渐渐发觉:常识不是真理。解释词语,判断定义说明特征提出论点阐释题目切入主题例3:把常
识装进口袋(高分作文)“常识”,顾名思义,就是对日常生活有关方面的认识。游泳时,你需要有游泳常识,如热身运动
、应急处理,等等,有了这些常识,你方能在水里游刃有余,做一只“鱼翔浅底”的水精灵!常识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法宝,它虽普通却“神通广大”
。解释词语,判断定义举例提出论点课堂演练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
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陈列。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的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文章。任选一种破题方法,写一个80字以下的开头。一问一答吸引读者
提起时尚,人们往往会把它与眼下正流行的网络歌曲、80年代后作家等一批新兴概念联系起来。而说到经典,人们又多会想起《白毛女》《
红楼梦》这些昔日的流行。那么,时尚与经典它们又是否矛盾呢?答曰:时尚与经典,本身就应该并行不悖。并列式结构模式:引论(提出论点)论据①+分析论证本论(证明论点)论据②+分析论证并列论据③+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一论据并列模式1:
献花(0)
+1
(本文系跟李老师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