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冬天的虎丘 2012-04-21

    4月5日,我们乘坐轮渡登上鼓浪屿。一踏上这个岛屿,就觉得此地并非吾国国土。建筑、风情和文化,都是异国的。查查历史就知道了个中缘由:

    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13个国家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纷纷踏上鼓浪屿,建公馆、设教堂、办洋行、建医院、办学校,炒地皮、贩劳工,成立“领事团”,设“工部局”和“会审公堂”,把鼓浪屿变为“公共租界”。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兴建住宅、别墅,办电话、自来水事业。1942年12月,日本独占鼓浪屿;抗日战争胜利后,鼓浪屿结束了一百多年异国文化历史——可惜结束得太早,否则鼓浪屿就变成香港了。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来到鼓浪屿,就有必要去寻访那些隐藏在参天古木之中的历史建筑。也幸亏鼓浪屿远离大陆,所以避免了49年之后的历次毁灭运动,毕竟,登船去一个岛上捣毁那些坚固的建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况且那时候也缺少重型拆迁机械,即便有了重型机械,也缺乏能将重型机械运到岛上去的船只。

    感谢上苍用海水庇护了一个文化岛屿,正如以同样的方式庇护了一个民煮台湾。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我们下榻的旅馆,本身是个有些年头的建筑。巨大的榕树将其遮蔽,只有到院子中才看到全貌。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房间的陈设,有些古香古色的味道。窗外就是幽静的庭院。价格相当于四星。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体育馆旁边不知名的建筑。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一株木棉,花落屋顶,满眼惊艳。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中华路与海坛路交界处的大夫第老宅子,建于清嘉庆年间,200年历史。据说是岛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这颗弯弯曲曲的老树,与这里的风格和调性非常相称。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那个绿色的墙壁,不是城墙,而是一幢老房子,爬山虎占领了整个墙壁。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三一堂,基督教堂。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教堂对外开放,游人可以到此小憩。今天不是礼拜日,所以里面很空。每个桌子里面都有公用的基督典籍。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金瓜楼,又名“黄赐敏别墅”,由华侨黄赐敏建于1922年。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番婆楼,建于1920年,洛可可风格,中西合璧。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船屋旅馆,特点是设计成轮船状。建于1920年。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鼓浪屿码头旁边的娜娜旅馆,地理位置好,房间很难订到。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龙山洞,岛上的交通战备设施,平时行人,战时可做防空洞。隧道两侧还有横向的空间,可以藏兵或储藏武器。


鼓浪屿之行:那些值得玩味的老建筑(组图)
隧道在岩石层中穿过,非常坚固。里面有一些简陋的台子,战时可作为手术台,或用于整理枪械武器。这里曾是对金门作战的前线,所以战争思维还在发挥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