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六斗三、宋丹丹斥夫?专家揭名人纠纷幕后操控者

 老刘tdrhg 2012-04-21

六六斗三、宋丹丹斥夫 专家揭名人纠纷幕后操控者

聂宽冕

2012年04月10日08:59    来源:京华时报     

丹丹斥夫


六六斗三


  微博这个“以小见大”的舞台从来不缺角儿和看客,娱乐圈许多热点话题已贴上“微博制造”的新标签。3月底,作家六六在微博挥起板砖叫板小三,引发众多关注。其实,在微博这片土壤上“土生土长”的文化娱乐事件不只这一桩。这里的“土生土长”,特指那些起源于微博、发展于微博、抛媚眼吐口水都离不开微博的事件。外行看热闹,内行的专家表示,名人间的微博纠纷格外容易成为热点。还有专家认为,微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背后有操控痕迹。

  □事件簿

  六六斗三

  电视剧《双面胶》《蜗居》的编剧六六,写尽了家庭生活的矛盾纠葛,没料到小三使尽阴谋只为上位的桥段,竟然发生在她自己的真实生活里。

  3月29日下午,六六连发多条微博,公开叫板一个名为“ICELEE”的第三者。六六称,小三和自己的先生已经交往了5年,最近一年半她一直在夜里给自己发短信、打电话,甚至还威胁先生,要把两人的交往细节和盘托出。在微博中,六六警告对方“不允许伤害我先生”,还表示“他爱我多过你”,俨然在微博为众女网友上了一堂“正室斗小三”的实战课。

  方韩大战

  对于方舟子与韩寒来说,2012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两人成功抢了春晚和春运的镜,并且在微博上保持掐架姿态超过数月。

  去年年底,就在质疑韩寒的“始作俑者”麦田发帖致歉的同时,打假“圣斗士”方舟子接过质疑的旗杆,以微博为阵地与韩寒展开隔空对骂。方舟子不仅成功获得对方回应,并保持了10天有来有往的“口水战”。虽然滋生了无数谈资陪国人欢度了一个声情并茂的春节,但终究要以输赢的传统回归是非道场,于是勉强来说,从微博走向法庭,也算给事情画下了一个阶段性的句点。

  丹丹斥夫

  宋丹丹与英达自离婚后一直少有互动,就在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对曾经幸福的伉俪时,去年8月2日,有网友在微博中调侃英达携小儿子做客

  北京台,与此前宋丹丹携儿子巴图做客北京台,像是打擂台。宋丹丹见此微博后,通过自己的微博怒斥英达扮演“慈父”“不是人”,称其14年来对儿子不理不睬。

  虽然事情没几天就过去,但很多网友认为此事件就是一场阴谋,宋丹丹当了炮手,英达当了炮灰,只有接下来开播的新剧渔翁得利。既然纷争是非看不清,那咱们这些看客还是老老实实守着电视上那些编出来的戏码吧。

  舒淇泪奔

  如果说“甄赵事件”是一部正剧,那舒淇挥泪作别微博就是该剧的番外篇,且取得的“收视率”一点不比前者差。

  3月20日,舒淇在微博挺甄子丹“敬业认真”,意外被卷进“甄赵”口水战,致其成名前拍的古装艳照被再次翻出。许多网友到她的微博上留言,一时间“骂声”不断。从3月26日凌晨起,舒淇删除了以往的全部微博,取消了全部关注,并在媒体镜头面前流下“伤心的泪水”。许多“护舒宝”也随后冒出。姚晨、冯小刚等纷纷站队表示支持舒淇,杜汶泽、王晶等更追随其离开微博。来时喜气洋洋,去时眼泪汪汪,个中情由,众人也只能旁观,而无法参透。

  黄霍相争

  去年10月17日,女星霍思燕的一条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在该微博中,霍思燕直指圈内某怨妇型女星贪慕虚荣爱撒谎,利用亲夫与自己的绯闻宣传新片,并再发微博,表明所骂即为黄奕。

  对于霍的“连番轰炸”,黄奕工作室也紧接着发表微博声明,表示黄奕深受这些“不当言论”困扰,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此外,声明还影射霍思燕是“感情的掠夺者”。一来一去,两人的“长年恩怨”正式跳上台面,并走上了法庭。日前,上海静安法院已受理本案。于是又多了一个从网络走向现实的案例,又少了两个原本心平气和的人儿。

  □各方说法

  微博热点文娱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也给人们带来思考。它们的产生具有一定背景,管理上也存在着困难。对此,微博运营商、文化学者和传媒专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尽量保持态度中立

  对于微博上的言论纷争,作为运营商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管理方式。腾讯网娱乐中心总监常斌表示,微博能够作为一些热点事件的发生地,本身就证明了微博这个平台的特性。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即时性和互动性,但有些信息不一定会特别理性。“我们也关注到部分名人用户在微博上争吵,被骚扰的问题,并一直努力着手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对此也有一定的管理方法”。

  常斌称,腾讯微博有一个近千人的固定团队,来保持24小时的运转,在常态管理中也会采用智能筛选和人工相结合,过滤和减少无效转发与@。有时也会通过有1400多万粉丝的官方微博来对舆论进行引导,“会把我们自己希望表达的价值观传递给网友。”

  腾讯微博事业部总经理邢宏宇表示,对于名人之间借助微博平台产生纠葛的事件,有时会采取线下与双方当事人沟通的方式,“尽量让双方的声音都能够出来。”有时也会采取一定的引导,比如置顶微博热点话题,邀请一些名人进行微访谈等形式。他说,一般来说微博平台会采取包容、中立的态度,“但如果有不良信息,也会采取处理措施。”

  ■文化学者

  热点难离名人效应

  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表示,他很早就关注到了微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与之前由网络制造出来的议题,往往要通过传统媒体传播之后才能发酵不同,微博能在140字之间就主导议题的进程,会关注到很多之前别的媒体关注不到的问题。纸媒和电子媒体都变成了跟进的情况,但大家还是会把微博作为一个主战场,“无论爆料还是回应都会在微博上进行,它变成了(名人)直面公众的主要场地。”

  张颐武说,其实微博上的文化娱乐事件能够成为热点主要还是因为名人效应。微博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是一个自媒体,但其实公众的关注也会有选择,“你会发现如果不是名人,即使你在打架爆料也不会被大家关注。所以名人间的微博纠纷格外容易成为热点。”同时,因为微博没有门槛和“守门人”,许多消息是不负责任的,对别人的隐私权和名誉也有所侵害,“因为编造谣言的成本很低,这样对纠纷的产生提供了一定土壤。虽然它会在很快的时间内被纠正,但留下的影响其实不会很快消除。”

  微博这个“以小见大”的舞台从来不缺角儿和看客,娱乐圈许多热点话题已贴上“微博制造”的新标签。3月底,作家六六在微博挥起板砖叫板小三,引发众多关注。其实,在微博这片土壤上“土生土长”的文化娱乐事件不只这一桩。这里的“土生土长”,特指那些起源于微博、发展于微博、抛媚眼吐口水都离不开微博的事件。外行看热闹,内行的专家表示,名人间的微博纠纷格外容易成为热点。还有专家认为,微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背后有操控痕迹。

    热点背后常有操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陈力丹表示,现在微博多数还是一个发泄情绪的地方,它的快捷能够较好地适应琐碎的时间,它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主要是信息的冲击。但微博在深度上仍有不足,它容易形成议题,但也容易消失。

    陈力丹认为,现在微博上所谓的一些热点事件,背后都是有利益集团在进行操控,有一定的目的,“明显能看出来绝不是俩人在单纯地进行争论,俩人背后都有人”,“只有旁观的老百姓是被愚弄的。”

    陈力丹说,现在微博的管理者都是一些“老人”,相对于年轻人而言,掌握技术的手段、使用技术的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这其实也给微博一些不良信息的监管带来了一定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