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东山地貌

 苏迷 2012-04-21

太湖的形成

河流淤塞说认为,距今2.0-1.5万年的第四纪更新世末玉木冰期时,海水东退,古太湖海湾消亡,太湖地区与东海陆架相连,成为极其宽展的广泛被覆着黄土的古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原植被为温带草原或疏林草原。全新世中期(距今7500-2500年),随着气候转暖,海面回升,到今海平面附近。

由于长江和钱塘江沙嘴的形成,太湖平原成为大型集水洼地。西部山区原向东北注入长江的荆溪和东流入海的苕溪等,因河流下游被淹,比降减少,入海河道宣泄不畅,河口泥沙淤积严重,而改道汇集于这碟形洼地中。海潮倒灌及平原地下水位抬升,致使低洼地积水沼泽化,形成分散的小型湖泊群。后湖泊扩大而汇集成统一的太湖。其后因东岸出湖河道渐趋淤塞,太湖腹地沉降,湖水蓄积量的增加及湖中风浪潮流对湖岸的侵蚀,太湖面积进一步扩大(东汉时约1600-1700平方公里,宋代约2000平方公里,建国前2500平方公里),遂成今状。 太湖的形成还有泻湖说,构造湖、陨石撞击成湖等观点。

东山半岛的形成

东山本是屹立在太湖中的一个呈长条状的基岩岛屿,历经更新世早、中期的剥蚀、侵蚀作用,至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早期,在山地东南麓的溪流谷口堆积了数个小型冲积扇(洪积锥)。在全新世仰韶温暖期(距今8000-3000年),湖水浸淹至冲积扇中部,其时冲积扇(东山岛上平原的前身)真高在5-10米的坡积裙平原区。当全新世中后期,太湖面积还较小时,东山岛与陆地之间,隔着浩渺水域。随着三江淤塞,太湖面积扩大,沙洲遽涨,沙坝发育,终于使东山岛与陆地相连,成为今日的湖滨半岛。

据隋唐书《十道志》、南宋《吴郡志》以及唐诗《宿湖中》等记述,在隋唐之际,湖水直逼潭山、穹窿山、清明山、尧峰山、七子山等山麓。东山与陆地之间的水面辽阔,宽达15公里。渡村、浦庄、横泾还是一片汪洋。随着太湖淤浅日盛,洪涝灾害频繁。为抗御自然灾害,自唐天祐元年(904年)起,官府开始募卒,组成撩浅军,在太湖下游专事撩浅、治河筑堤、疏浚吴淞江及自急水港(今黄浦江)水系的入海河道。此后,历代官府士民差不多每隔三、五年,就在太湖下游撩浅疏浚河道一次。这说明,自那时起太湖淤浅加快。

北宋时(960-1127年)东山岛一侧的沙坝,大致伸展到今新西村、新东村、渡桥一线。太湖东北岸沙坝大致在今新珠村、东村、石巷桥、马舍里、寺前附近。到了明代,太湖北沿岸胥口一带的滩地开始发育,并陆续伸展到横泾、浦庄附近,形成了横泾、浦庄平原。与此同时,洞庭东山东南面的滩地也扩展到西泾山、吴巷山附近。而那时,东山岛两侧真高2.5-5米的平原,基本上已经堆积形成。由于泥沙的继续淤积和滩地的不断伸涨,使洞庭东山与胥口之间的湖面逐渐缩窄,形成了太湖洪水东泄的通道之一,称为“大缺口”。

18世纪30年代,王维屏在《江苏地名分析》一文中有“东洞庭山与横泾平原之间的距离还很远,两者之间有菱湖、大缺口,东西太湖来往船只,经常通过这里”。说明相向堆积的连岛沙坝还没有衔接。以后,大缺口逐渐淤浅,由于水生植物的繁生和人工围垦的结果,加速了相向面积的连岛沙坝的形成。

据1750年《太湖备考》载:“大缺口内,雍正初年(1723年)忽涨一洲,广百余亩,茭芦丛生……名曰金家洲”。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元月,东洞庭山士民《大缺口水利条陈》称:“大缺口在武山、渡村之间,北太湖水泄入南太湖必由此口而出,乃湖水咽喉要道,往时口阔二三百丈,水行通畅,后被居民种植菱芦、泥淤滩涨,水口渐狭,仅存五十余丈,又因张捕鱼虾,绝流设簖,泥随簖积,中流亦长芦洲,阻遇水势”。又《吴门补乘》言:“除墅村(即今渡村)出新泾港至东山,本水程九里。近来,芦洲日涨,湖面一帆可渡也。”“西自渡村新泾港,东至犁头嘴,……为太湖浊流所注,本易停淤。”

其后,清道光十年(1830年)请疏雕鄂河奏章中称“黄洋湾、大缺口一带河道久已淤塞,极应认真挑办”(见民国《吴县志》)。时曾对大缺口加以浚治。据《太湖备考续编》记载:“大缺口长一千二百四十四丈,宽六丈,口加阔三十一丈,长四十一丈。”可见,当时这一区域泥沙淤积之盛。尔后又继续淤淀,“大缺口”终于逐步封淤而成为一条小浜,而洞庭东山亦相应成为半岛,并把太湖东部与广阔的西部湖面分隔开来。此年代大致在19世纪中叶(1830年后)。由此可知,在漫长的亿年历史中,洞庭东山半岛的形成距今只有1百多年的年轻历史。

山脉走向

东山半岛三面临湖,山脉北东高西南低,其势雄伟。走向:自北东而西南,偏居西部,绵延起伏,连续不断。
全山最高部位,偏于北东端,其主峰为莫厘峰(俗称“大尖顶”)。海拔293.5米,面南背北。

余脉三支:一支自北而东为芙蓉峰、翠峰。历翠峰而南,为金牛岭、吟风冈。一支南向为九峰、小莫厘(即箬帽峰),其下为庙山。一支自北而西为丰圻、小长湾、尚锦、吴湾(洪湾)诸岭。

主脉自北东延绵西南去,中出另一支余脉。自平岭而南为白沙岭、虾蝃岭(俗称二十四湾),稍西而高者为荷盘顶(或称“蠖蟠”),又南为嵩峰。

虾蝃岭之东为栲栳墩,再过东为偃月冈,折而南为屏风山,又南为干山岭。逾干山岭而南为俞坞、西坞。其东南有丘陵之珠为葑山(俗称“龙头山”),又南为重亨山和塘子岭,岭之下为大戟嘴。越岭而西为玉笋峰、蒉家山。南出之支至此而止。

在荷盘顶、嵩峰间又西出一支陂陀,而下者为寒山。自嵩峰而南为白豸岭、碧螺峰。西为桯公墩(本名铁拐峰,以叶桯而得此名)、演武墩。西峙者为饭石峰,王舍山在其右,格思山在其左。迤逦而西讫于长圻而止。
东山境内之东有武山一脉,中隔渡水港,由渡水桥相连接。武山之主峰名西泾山。其东为锦鸠峰,即濮公墩。其南为目青山。北为凤凰山、翔翅山(一名“樯子山”)。又南为射鹗山、鸡山,与武山似连而断。

东山境内之北数里的东太湖中有余山,一名徐侯山。

东山境内之西太湖中为三山,与东山半岛相距3.5公里,因大山、行山、小姑山三峰相接而得名。

境内大鼍山亦在东山之西太湖中,其邻近一山为小鼍山。《太湖志》作大箉、小箉。今人亦呼为箉山。在两鼍之间又有一山,名惊篮山,亦称香篮山,与西山石公相近。

东山境内在西太湖中最遥远一山为小雷山,此为江苏水域的标志山。

此外,小丘、岛屿有:1、笔架山,在东山之西,此山中高而旁下,以形而得名。2、箭浮山,在东山西北麓寒山之外。3、扁担洲与二鼍山相连。4、苧浮,一名叶家浮,在北望山外湖中。5、王舍浮,原在王舍港外湖中,今淤涨已与王舍港岸相连接。6、箬帽山,亦名箬浮,及石牌,一名相公牌,原在长圻之南湖中,今淤涨相联与长圻接成一片。7、猫鼠山,原在葑山之外水中,今与葑山一样涨连陆地,中有港可出太湖,曰猫山港,俗呼猫口港。8、炼药洲,一名炼墩,在东山与武山之间,今已与陆地联片。9、余洲在余山西北太湖中。10、利市山在丰圻外里许的太湖中。除此,还有暗礁,俗称石蟹,在长圻嘴外湖中,水涸时露出石骨,断续直接三山。

地  形

按形态分,东山半岛的地形可分为平原与山地两类:

一、平原

根据平原地形形态与高度的不同,以及平原形成过程的差异,东山境内主要有五种平原:

第一种,低洼圩田平原。分布在山麓西南向的新潦片6个村以及杨湾片部份村。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海拔一般在3米以下,大部份处在洪水位以下,边缘由水利圩堤,其内湖荡众多,河湖相通,鱼池成片。地面由小圩、大圩、东西大包圩联片。地面高度在正常水位上下,地面组成为河流冲积,湖积相物质围湖造田,土壤以湖相――沼泽相沉积粘性土为主。

第二种,滨湖水网平原。自木渎→东山公路以东,先后由东太湖淤积成陆,大部分地面成陆仅数百年,沉积物为湖沼相,由灰黄色粘土夹粉砂组成。

第三种,山前冲积平原。境内位于半岛四周。平原相对狭窄,从平地到山麓地段地面坡度为2­3°。平原上,自然河道稀少短小、弯曲浅窄、水网不发育、环山河流呈放射状。地面组成为河流冲积相物质,山前冲积平原土质一般为棕黄色粘质壤土,成土母质为下蜀黄土,地表又接受地面河流的再沉积,同时承受周围山丘冲积物的影响。自山麓至平原,随地势由高到低,沉积物的颗粒相应由粗变细。石英砂岩山丘周围的土质,以棕黄色粘壤土为主,呈微酸性反应;花岗岩丘陵周围的土质,以棕黄色砂壤土为主,呈酸性反应;石灰岩丘陵附近的土壤,则以棕红色粘壤土为主,呈微碱性反应。

第四种,山麓平原。是在山谷出口的开阔地带,地面高程在5米以上,不受湖相冲积母质的影响,是坡积堆的地段,其土质基本与以前冲积平原相同,由山麓平原再发展则为冲积平原。

第五种,滨湖滩地。一般地面高程在3米以下,因常年受湖水涨落和近代湖相沉积母质的影响,土壤质地多粉砂,发育为小粉砂土,土壤在沼泽化过程中,植物残体很多,发育成带渣土或青泥土,俗称浮墩土。

二、山地

境内山地分为低山、丘陵与山坞三个类型。

㈠低山

沿主峰莫厘峰山脉自北东向西南均系低山。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组成,岩浆以浅棕、紫灰及灰白色石英砂岩为主,夹杂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薄层泥岩。山顶成背状长条形,山地坡度一般20--30°,其上部可达30°,山脚在15°左右。坡形上凹下凸,在山麓与平原过渡处有明显坡折。山体200米以上,土质瘦瘠,土壤为薄层风化残积层构成的粗骨土,植被为稀疏的马尾松—白栎灌丛和草本群落;200米以下,坡度减缓土层增厚;50米以下,土壤为残积坡积层组成的山地黄棕壤,厚0.1-1米,土壤肥沃。在优越的地形部位200米以下,形成了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栽种柑桔、杨梅、板栗、茶树、毛竹等各种果林。

㈡丘陵

境内三山岛为石灰岩丘陵。石灰岩山顶浑园,山坡为平缓微凸形坡,坡度为15°左右。山坡上溶蚀微地貌“石芽”、“溶沟”、“溶洞”就是灰岩经溶蚀形成的。山体灰岩裸露,仅裂隙间有薄层土壤,山麓地带土层较厚,属石灰性黄标壤,棕红色,质地粘重,夹有灰岩碎屑,呈微碱性反应。当地灰岩质纯而坚硬,主要作化工原料及建筑材料。少数受溶蚀形成奇特形态的灰岩,称“太湖石”,用于建园林假山。

㈢山坞

在山丘形成过程中,山体受流水侵蚀形成一系列沟谷,后来山体基底下沉,沟谷沉溺,成为湖湾,或在谷底堆积较厚的冲积物,形成谷底宽平,向外微斜的谷地。其谷底与两侧山坡有明显的角度转折,而与后面山坡逐渐过渡,整个沟谷形态如若船坞,称为“山坞”。按其规模、形态特征可分为深坞、浅坞两类。

1、深坞  坞底长在500米以上,与周围山地的高差大于100米,坞底倾斜在5°上下,两侧坞坡在15-25°间,坞头坡度可达25-30°。深坞一般由一条主坞与数条支坞组成,平面呈树枝状。如绿化村(今碧螺村)的俞坞、西坞,星光村的曹坞等。深坞坞口两侧和坞口外侧坡麓的地形部位,水土条件优越,利于柑橘、枇杷等常绿果树生长,但坞底、坞头的地形部位,极易积聚冷空气,不适宜种植常绿果树。

2、浅坞   坞底长在500米以内,一般300米左右,与周围山体相对高差小于100米。坞口畅开,朝坞里渐窄。坞底坡度7-8°,两侧坞坡约15-20°。浅坞环山分布较多,一般无主、支坞之分,分叉较少。浅坞地形荫蔽,冷空气不易在坞底积聚。东、南向的浅坞,小地形更为优越。浅坞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植被茂密,临近村庄,交通方便,是最适宜发展常绿果树及毛竹的处所。浅坞也有深浅,一般山前者多深,山后者多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