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钢琴教学(5)

 中医360 2012-04-22
II-7 分手练习:获得技巧
基本上,技巧的获得, 100% 都是由分手练习而来。绝不要尝试用合手来学习新的
手跟手指的动作,那会困难许多,并会花费相当多时间,而且是相当危险的,以下
会作更详细的解释。
练习困难的段落,要先用分手练习。选择两个小段落,左右手各一个。练习右手,
直到手有些累,然后换左手练习。每5~15秒就换手练习,要在另一只手(没有练习
的那一只)变冷而不灵活前,或是弹奏的那只手累了,就换手。如果你选择的换手
练习间隔正确的话,你会觉得,休息的那一只手会迫不及待的想弹奏。如果手有些
累,千万不要再练,因为这会引起肌肉紧张和坏习惯。不熟悉分手练习的人,左手
通常会较弱。这种情况下,应该多作一些左手的练习。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用充分
的运用练习时间,而不会让疲倦的手来练习。
对于《给爱丽丝》那两段较难的间奏,先用分手练习,直到熟练,并能以比演奏速
度快的速度弹奏,然后再合手练。这会需要数天,甚至数星期的时间,视你的程度
而定。当你的分手已经弹的不错了,就可以尝试合手来确认指法。两只手最好使用
相同或近似的指法,这会让合手容易些,这个时候弹不好没关系,你只需确认两只
手没有冲突,或是有更好的指法。

需要强调的是,分手练习只有在困难的段落有需要。如果你已经约略可以双手弹奏
的段落,那就省略分手练习。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你尽快的开始合手练习,甚至在
熟练后跟本不需分手练习,而不是养成依赖分手练习的习惯。分手练习只有在需要
时才使用,并随著你的技巧进步慢慢减少。但是,你需要相当的程度,才能在稍微
的分手练习后就能合手 ━ 一般学生约需要 5~10年来达到这个程度,但是永远都会
需要分手的练习。这是因为,所有技巧的训练,使用分手练习都能较快学会。对于
逐渐减低分手练习,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背谱。你需要分手背谱,这有许多重要的
理由,我们将在 1-III-6 节中讨论。
初学者对于任何曲子都应该用分手练习,以期让他们尽早熟悉这个重要的方法 。但
是一 旦 他们已经精通这个方法,那就应该开始尝试在不用分手练习的情形下,就
使用合手练习。初学者应该在 2~3 年的学习后就能精通分手练习。分手练习不只是
把两只手分开练习。下面我们将讨论许多的学习技巧,而这些技巧只能在分手的情
形下使用。
在你已经学会一首曲子后,分手练习仍会相当有帮助 。分手比起合手来,更能将你
的技巧程度往上推升。这是相当有趣的事!你可以确实的练习手指/手/手臂的动作。
这比《哈农》或是其它练习曲集能学到的还要更多。这时候,你可以去尝试用「不
可思议的方法」来弹奏这首曲子。此时,你能真正的提升你的技巧。在学习一首曲
子的初期,你只是让你的手指熟悉这首音乐。纯熟的钢琴家与业余者的分别,我们
可以从他们花在已经学会的曲子的时间来区别。这也就是为甚么钢琴家能够演奏,
而业余者只能弹给自己听。
最后,我们必需了解的是,所有的手指技巧都是由分手练习所获得,因为没有比这
个更有效的方法了。如果你一开始就可以合手弹奏,那就没有必要分手练习了。如
果你合手弹不能弹得很好,你如何知道你可以略过分手练习呢?这有个很清楚的测
试 ━ 如果你能分手轻松的、准确的用比演奏速度更快来弹奏,那你就可以略过分
手练习。一般而言,最好能以演奏速度的 1.5 倍来做分手弹奏。通常这不会很困难,
而且能有很多的乐趣,因为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技巧快速提升。因此你会发现,花在
分手练习的时间会较所需要的多,而且一辈子都会如此。两只手都必需独立的去学
习它们所需的技巧(当然,你会希望有独立的双手)。最快的方法是两只手个别去
练习。两只手个别去学习已经够困难了,两只手一起学习那是难上加难,而且会花
更多的时间。分手练习可以让你学习手与手指的技巧;合手练习能让你学习两只手
的协调性。
II-8 连续性的规则
假设你的左手要弹奏”do-so-mi-so”四连音(“Alberti accompaniment”),而且
要快速的重复(就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那你练习应该要练 CGEGC
(do-so-mi-so-do)。最后一个 C 就是连续性规则的应用:当你在练习一个段落时,
要加上下一个段落的开头。这会让你在练习两个相接的段落时,能够很顺利的接上。
这个连续性规则,在任何拆成段落练习时都适用,例如一个小节,一个乐章,甚至
于比一个小节要短。
总而言之,连续性规则可以说是将任何段落拆成更小的练习段落,但这些练习段落
间都必需要有重叠,重叠部分的音符称之为「连结」(conjunction)。如果你练习第
一乐章的后面,你必须包含第二乐章的前面几个小节,不要在乐章结束后就停止。
在演奏会上,你会很高兴你有这样练习,要不然,你可能会一下子不知如何开始第
二乐章而卡在那边!
现在我们可以将连续性规则套在《给爱丽丝》那两段较难的间奏上。在第一个间奏
的第 8 小节,可以单独成为一个练习段落。第 8 小节的最后一个音符以第 1 指弹
奏(译注:右手)。其连结为第 9 小节的第 1 个音符,以第 2 指弹奏,这跟第
8 小节的第一个音符是一样的(译注:都是C)。所以利用这个 C 为连结,你可以
重复的练习第 8 小节,而不会浪费时间。这个小节称之为「自我循环」(Self-cycling)
━ 详细说明请参阅 1-III-2 节「循环」。第 9 与 10 小节,也是自我循环小节。
由于这首曲子的困难几乎都是在右手,所以可以找一些左手的练习来搭配练习,别
的曲子也可以。
II-9 和弦起音
让我们回到左手 CGEG 四连音的弹奏这个题目上。如果你从慢慢弹奏,逐步增加速
度(分手练习),你将会遇到速度障碍(Speed Wall),一旦弹不下去、且肌肉会
开始紧绷的速度。要突破这个速度的方法,就是将这个四连音转成 CEG 的和弦。
现在,你已经将这个四连音以无限快的速度弹奏了 !这就称之为合弦起音(Chord
Attack)。现在,你只需学习如何将速度慢下来,当然,这比增加速度容易多了,
因为在速度降低时,你不会碰到速度障碍。但是 ━ 你如何降低速度呢?
首先,重复弹奏这个和弦,以这个四连音重复的频率弹奏(譬如,每秒一次或两次),
以和弦起音应该会容易一些,但是第一次可能没那么简单。这时候,手指应该在做
快速弹奏时的位置。手在琴键上下弹跳着,试著改变弹奏频率(甚至高过所需的频
率),在改变频率时,注意手臂,手腕,手指等等各部分的位置与动作。如果感到
手酸,那么你一定有甚么地方没做对,或是你尚未拥有重复和弦的弹奏技巧。你必
需不断的练习,直到你不会因为弹奏感到手酸。如果你不会弹重复和弦,那也学不
会四连音。换句话说,你发现了自己的一个技巧弱点,你必须先克服它,以进到下
一个阶段。
尽量找到弹奏这个和弦最省力的方式。当你增加速度时,尽量让手指保持在琴键上,
或是尽量靠近琴键。让整个身体(肩膀、上臂、下臂、手腕),融入动作中。感觉
上是要以你的手臂与肩膀弹奏,不是手指。当你可以很柔和的,轻松的,快速的弹
奏,而不会觉得手酸,那你就有进步了。必须确认你能将这个和弦弹的很完美(所
有的音都同时弹出来),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敏感度,你将无法在快速弹奏时很精
确的掌握。在做慢速重复和弦时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时候你可以专注练习精确度。
精确度在做慢速练习时,会有较佳的进展 。然而,在降低速度之前,你必需能以快
速度弹奏。在减速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手部的动作,因为这个动作是你最终练习所
需要的。如果你认为这个练习就只有这样,那你要感到惊讶了,因为这只是开始 ━
看下去吧!
II-10 自由落体,和弦练习,及放松
练习精准的和弦弹奏,是和弦起音的第一步 。让我们练习上述的 CEG 和弦。利用
手臂的重量来弹奏,是达到精确弹奏与放松的最好方法,这个方法在参考书目中
(Fink, Sandor)中有很好的解说,所以我们这里仅作简短的介绍。将你的手放在
琴键上,手指也在对应的琴键上。手臂放松(事实上是整个身体都要放松),让你
的手腕保持柔软,然后将手抬高离开键盘 5 ~ 20 公分(初学者用较短的距离),
然后让手在毫不用力的情形下自由落下。在落下的过程中,手型不能改变。整个手
在落下的过程中要完全放松,在手指接触琴键的瞬间,手指与手腕要定型成弹奏的
姿势,让手腕的弹性稍微吸收落下的冲击力道,并将琴键压下。这个自由落下的力
量,是灵敏度与力量的绝佳参考。
一个体重不足的 6 岁儿童与日本相扑选手,同样的让手以自由落下来弹奏,所产生
的音量是一样的。乍听之下,这实在是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原因是,自由落体
的速度跟质量是无关的,而且当槌柄(knuckle)离开顶槌器(Jack)时,音槌是呈
自由飞行状态(当音槌击弦前几个厘米)(译注:参阅本页关于钢琴机构的图解)。
物理系的学生应该会认知到在弹性碰撞(如撞球的碰撞),动量是守恒的,因此上
述说法似乎是不成立的。在这种弹性碰撞的情形下,当手指碰触到琴键的瞬间,琴
键应该以高速飞离手指,就像是弹奏断音(staccato)一般。但在这里,手指是放
松的,指间也是软的,所以这是非弹性碰撞,动量是不守恒的。此时,小质量的部
分(琴键)会跟大质量部分(手指、手、手臂)一起移动,而形成一种可控制的琴
键下压机制。因此,上述说法是成立的 - 如果钢琴本身是有正常的调校,且琴键
本身的质量远小于 6 岁小孩的手指/手/手臂的质量。

在接触琴键时,手要撑紧,以确保整个手的重量都传递到琴键上。很显然的,如果
在接触琴键的瞬间,手没有撑紧,便不会产生自由落体应该有的音量。要注意的是,
在手撑紧时,不要施力(译注:维持手型即可,弹奏时不需刻意多压加施力)。因
此要产生纯粹的自由落体是需要练习的,而且当手抬越高时,这会变得越困难。这
就好比对相扑选手而言,手不施力更是困难,因为他需要更多的力气来使手停下来。
手撑紧的最佳状态,是由音量与音质来判定的。
严格说来,相扑选手会弹出稍大的音量,这是因为动量守恒的关系,但这个差异非
常小,然而相扑选手的手应该比六岁孩童的手重 20 倍吧!另一个让人感到惊讶的
是,这种自由落体产生的声音,应该是孩童所弹过最大的声音(从高处落下),这
也是一个教导孩童如何弹得扎实的绝佳方法。对初学的孩童,应该从较低的高度开
始,如果一开始高度过高,手是会疼的。要做好自由落体的动作,很重要的一点就
是要想像成钢琴是不存在的,手会直接落下(当然手是会停在琴键上的),尤其是
对孩童而言。要不然,很多孩童都会在手接触琴键的时候不自主的将手向上抬一下。
换句话说,自由落体是等加速度的运动,手是一直加速的,既使在琴键按下的过程
中也是如此。直到最后,手会停在琴键上,用手的重量压著琴键━这个动作就会产
生厚实、令人愉悦的音色。让键盘在压下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加速度是很重要的━
参阅 1-III-1 节,如何弹出美好的音色。
著名的史坦威(Steinway)「加速度击弦系统」就是因为它在琴键的中央衬套(central
key bushing)加上圆形的支撑,使琴槌的运动有加速度的效果。琴键下压的过程中,
支轴往前移动,让琴键的前半段变短,而后半段变长,这使得琴键在等速的下压中,
仍让绞盘(Capstan )作加速度的运动(译注:参阅本页图解)。这一点说明了,
琴键下压过程的加速度对于钢琴设计的重要性,而自由落体法会使我们能充分运用
「重力加速度」对于音色控制的好处。对于「加速度击弦系统」的优点仍存在许多
争议,因为有一些相当优秀的钢琴并没有这个装置。很显然的,对于钢琴家而言,
控制加速度是更重要的。
手指在接触琴键的瞬间就必须定型,以压下琴键及减缓落下的速度。这需要在手指
上用点力。当琴键压到底时,要即刻完全放松,因此你会感觉到重力将手臂往下带。
将手停在琴键上,只有用利用手的重量将琴键压住。你所作的就是尝试使用最少的
力气来将琴键压下;这就是放松的精要所在。

初学者通常会使用过多的力气来弹奏和弦,这会使他们难以精确的控制。利用重力
让手落下,能让你去除手中不必要的用力,这些不必要的用力,就是让你弹奏和弦
时,无法同时整齐的弹出每个音的原因。这或许只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巧合:重力,
恰巧是弹奏钢琴所需的力量。 但这不是巧合。人就是在重力的影响下进化的。我们
走路、举物等等所需的力量,正是配合重力。钢琴,也是配合重力所发展出来的。
请记得:弹奏和弦所需的力量,刚好就是重力 ━ 不要用力猛压键盘 ━ 这样会让
很多东西失去控制。对于初学者,或是习惯紧绷着手弹和弦的人,在每次练习时,
花一点时间练习自由落体法相当有帮助。这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当然,这
必须排进每天的练习当中。也就是说,当你真正放松弹琴时,会感到重力的作用。
有些老师会相当强调放松,在完全放松前,不管其它的事,这或许有些过头,能够
感受到重力的作用已经足够了。
自由落体,也能避免动量平衡的问题(参阅:1-IV-6)。在弹奏钢琴时,琴键往下
的动量,就是由手往下的动量提供的。如果自由落体的动作没有做得很完整,手往
下的动量就必须由身体的其它部分提供往上的动量来平衡。虽然我们可以不加思索
的完成这个动作,但这其实相当复杂。在自由落体法中,这个动量是由万有引力所
提供的,所以弹奏时,我们仅需使用到极小的动作。因此,自由落体法,可以让我
们彻底的放松那些不需用力的肌肉,而只专注于控制和弦所需的肌肉。
所以自由落体法,不只是练习和弦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自由落体法是练习放松的
方法 。 一旦达到这个放松状态,它就会成为永久的成为你弹琴的一部分。使用自
由落体法的原则就是放松。另外,学习在弹琴时去感受重力的效应,也很重要。底
下我们将会讨论更多放松的议题。
最后,弹奏和弦是钢琴技巧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它必须在你发展钢琴技巧时,
逐步的提升。在这个课题上,没有比下述的「平行组合法」更快的方法。参阅 1-III-7节
中更详尽的说明。当无法很平均的弹奏和弦,自由落体法也无法解决时,在1-III-7-e节
中,有更多的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