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厥阴病的脉象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2-04-22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表现为寒热错杂之证。消渴,是中气不足不能化承津液,兼阴虚火扰津液耗伤所致。中气不足,水气上逆则气上撞心。虚热扰心,则心中疼热。虚热扰胃,不能消谷,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以胃中虚冷也。若误以里实而下之,以寒治寒,更彻其热,必寒伤胃阳而下利不止。
从三阴病之脉象,看气血变化之信息
三阴病脉象变化的一般规律是由厥阴病脉浮缓弱,发展至太阴病脉弱,再发展至少阴病脉弱细。何以知厥阴病的脉象是浮弱,从厥阴病的特点“气上冲”可知。
    厥阴病脉浮缓与和缓之平脉比较,主要区别在于“脉浮”。平脉不浮,同时平脉和缓有力,厥阴病脉浮缓而相对无力,比平脉要弱一些,浮而缓弱,是卫气强而荣气弱。太阴病脉与厥阴病脉相比,主要区别也是在于“脉浮”。太阴病,脉弱而不浮,比厥阴病之脉还要弱一些,也就是太阴病之津夜虚少,故无力浮起。太阴病是脾胃气弱,比厥阴病之缓弱脉又弱一些,脉弱是太阴病本脉。少阴病是心血不足了,与太阴病脉相比,主要区别在于“脉细”。少阴病脉弱而细,其脉弱的程度比太阴病之脉弱更甚,故少阴病本脉是脉微细,即脉细弱无力。
从厥阴病脉浮缓弱→太阴病脉弱→少阴病脉弱细,是正气递减的脉象。从三阴病的脉象变化可知,少阴病是三阴病中最重之病,也是人之气血衰竭至阴阳离决的最终之病。
读“六病”提纲证,可知阳病转阴、阴病转阳的病理机制,同时可知人的健康与生死,必由气血的过盛与过弱是否调节及时,是否能保持阴阳气相顺接的阴平阳秘之状态而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