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談鏡花緣之仙花異草』

 布狄厄布狄厄 2012-04-22

『談鏡花緣之仙花異草』

大半的人在20岁或30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地重复 

  

學生:王 安 慈

 

學號:B94610116

 

壹、    前言

 

我很喜歡<鏡花緣>這本書,小說共一百回,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遊歷海外三十餘國的奇異經歷;後半部分則寫由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後在一起飲酒遊戲、賦詩談笑的情景。

有百花、有神奇的海外遊歷,那麼自然少不了珍花異草!在此書中,也描述了幾樣具成仙功效的植物。這些聽來不可思議的花草,像是:刀味核、掌中芥…等,到底是否真有其物?正好藉著此次報告機會,來好好考證一翻。

 

貳、    文本

 

一、          木禾(清腸稻)

文本:迎面有株大樹,長有五尺,大有五圍;上面並無枝節,惟有無數稻鬚,如禾穗一般,每穗一個,約長丈餘。……那米寬五寸,長一尺。煲出飯來雖無兩丈,吃過後滿口清香,精神陡長,一年總不思食。……因聞當年宣帝時背陰國來獻方物,內有『清腸稻』,每食一粒,終年不饑……

 

文獻記載:

1.            《山海經海經》: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

2.            《淮南子卷四》:……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琁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璧樹、瑤樹在其北。……

3.          《山海經海內西經》郭璞云:「木禾,穀類也,生黑水之阿,可食,見穆天子傳。」珂案:穆天子傳卷四云:「黑水之阿,爰有野麥,爰有荅堇,西膜之所謂木禾。」

 

感想:倘若世上真有這種稻米,那麼我們就不會有饑荒的問題出現,但也少了品嘗美食的樂趣了。

「木禾」是否就是巨人的糧食呢?若真有這種大型稻米,那麼有巨人的存在也是說得通的,而因為米粒大、含營業素豐富,因此我們吃來就可飽足幾十日。

 

二、          肉芝、靈芝

 

文本:古人養氣服食等法,內有一條,言:「行山中如見小人乘著車馬,長五七寸的,名叫『肉芝』,有人吃了,延年益壽,並可了道成仙。」

 

文獻記載:

1.    《抱樸子內篇—仙藥》:芝有石芝、木芝、肉芝、菌芝,凡數百種也。「石芝」石像,生於海隅石山島嶼之涯;「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大者十餘斤,小者三四斤。

2.    《嶺南異物誌》記載一種叫做「肉芝」的。從前有個人,乘船停泊在一個小島後,登岸,忽然見到蘆葦間,有十幾個個黑皮膚的人仰臥著,手足都能動。他大吃一驚,急忙告訴了別的乘船人。當中有人曾經常在海中航行,認識這東西,說是一種「菌」。往前仔細探看,發現它們的頭都連著地。割取而食之,這種菌跟人長得很像,但是沒有七竅。

3.    《太平御覽》、《博物誌(物產)》有載:車馬芝,名山生神芝。上品車馬形,中品人形,下品六畜形。食之有說可不死;有說可乘雲而行,且有雲氣覆之。

4.    Ps. 《抱樸子》還說了採芝的方法:凡要求得芝草,要進入名山,必需在三月九月,這時乃是山開出神藥之月。還得恭敬的在某些時間入山,用各種奇特的「奇門遁甲」方式進入,如此山神高興,就讓人能見到芝。而且採芝還得有一定的方法。如此採來的芝,又依照五行相生相剋的好日子,用骨刀刻之,再陰乾研成粉末服用,才有功效。如果人沒有德性,不能「至精久齋」,還「行穢德薄」;又不知道入山之術,雖然有芝的圖,能上得了山,山中的鬼神也根本不會給他看到的。

 

感想:靈芝在現代也是健康養生食品,但我有令一個想法,因為古代醫藥衛生不發達,人們普遍只活到四、五十歲,或許他們在吃下些像是靈芝……等健康藥草後,因而活到七、八十歲,七十古來稀”,對他們來說就已經稱得上是”長生”也說不定。

 

三、          祝餘

 

文本:聞得海外鵲山有草,青花如韭,名『祝餘』,可以療饑。……此草海外甚少,何能找得許多。況一經離土,其葉即枯。若要充饑,必須嫩莖,枯即無用了。

 

文獻記載:

《山海經》: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谷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犬生】【犬生】,食之善走。麗【上鹿下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四、          躡空草(掌中芥)

 

文本:只見唐敖忽在路邊折了一枝青草,其葉如松,青翠異常。葉上生著一子,大如芥子。……取子放在掌中,吹長一尺,再吹又長一尺,至三尺止。人若吃了,能立空中,所以叫做『躡空草』。

 

文獻記載:

《洞冥記》卷三:「有掌中芥,葉如松子。取其子置掌中,吹之而生。一吹長一尺,至三尺而止,然後可移於地上。若不經掌中吹者,則不生也。食之能空中孤立,足不躡地。亦名躡空草。」

 

五、          刀味核

 

文本:此果名叫『刀味核』,其味全無定準,隨刀而變,所以叫作『刀味核』。有人吃了,可成地仙。我們今日如得此核,既不能成仙,也可延年益壽。無如此核生在樹杪,其高數十丈……

 

文獻記載:

1.         《神異經(南荒經)》有載:大樹。三百年一開花,三百年一結果。花色朱,果實正黃色。高五十丈,葉長一丈,寬二尺多。果實有核,形狀像棗子,長五尺,寬也差不多。用金刀切則味酸,用蘆刀切則味苦。食之則有地仙之能,不畏水火,不畏白刃。

2.         ·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祁連山上有仙樹實,行旅得之止飢渴。一名四味木,其實如棗。以竹刀剖則甘,鐵刀剖則苦,木刀剖則酸,蘆刀剖則辛。」

 

六、          朱草

 

文本:石縫內生出一枝紅草,約長二尺,赤若塗朱,甚覺可愛。……服食方內言:「『朱草』狀如小桑,莖似珊瑚,汁流如血;以金玉投之,立刻如泥。投金名叫『金漿』,投玉名叫『玉漿』。人若服了,皆能入聖超凡。」

 

文獻記載:

1.         《尚書大傳》曰:德光地序則朱草生。《文選》漢東方朔《非有先生傳》:甘露既降,朱草萌芽。傳說中的一種紅色瑞草。王者有盛德則此草生。古以為祥瑞之物。又稱「朱英」,「赤草」,「頳莖」。

2.         《抱樸子內篇金丹》:朱草狀似小棗,栽長三、四尺,枝葉皆赤,莖如珊瑚,喜生名山岩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銀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則成水,以金投之,名為金漿,以玉投之,名為玉醴,服之皆長生。

3.         《路史餘論》:朱草者,百草之精。狀如小棗,栽子長三、四尺,枝莖如珊瑚。生名山石岩之下,刺之如血。

4.         《大戴禮記》:朱草之莖如針,日生一葉,至十五日生十五葉,十六日一葉落,終而復始。

 

感想:這種難得一見的朱草,是否是種突變種呢?或者是像楓葉一般,只在某些氣候才會轉變其植株顏色,否則要如何行光合作用以生存?

 

七、          秋葵

 

文本:此物到處皆有,名叫『秋葵』,其葉宛如雞爪,又名『雞爪葵』。此花盛開時,用麻油半瓶,每日將鮮花用筯夾入,俟花裝滿,封口收貯,遇有湯火燒傷,搽上立時敗毒止痛。

 

文獻記載:

秋葵學名Hibiscus esculentus,為錦葵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秋葵莢、羊角豆。

能長到2米高。葉10到20厘米長,呈掌形分裂,有5到7個裂片。花直徑4到8厘米,花瓣由白到黃,花瓣根部有紅色或紫色斑點。結蒴果,內含多顆種子。

其營養極其豐富,蛋白質、維生素A、B、C,微量元素應有盡有,是當之無愧的保健蔬菜。

 

感想:好用的東西不一定起眼,而看起來美麗之物往往不實用。秋葵這隨處可見的草,經處理過後,竟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大概是一般人始料未及。我們常常會以貌取”物”,卻忽略了其真正的功效;隨著時代越進步、國民所得越高,我們越來越重視外表,食物要精緻的、衣飾要華麗的、物品要有牌子的,但很多普遍的平凡之物卻不比有品牌的物品差。

或許這已經不是價錢、實用的問題,而是面子、品味的問題,但我認為在追求自己格調之時,我們應該也要崇尚簡約,像是:無印良品的東西,都很簡單卻也實用。<北歐魅力>這本書,也提及北歐人民不茫目追求流行,而是選取自己所需、符合生活環境……他們的考量是不要浪費過多的地球資源,不要讓我們的環境再更加複雜,我想,這是全球人民都該學習的。

 

參、    心得

 

根據可靠的說法,<鏡花緣>是依據《山海經》等描述奇幻國度的人民、花草鳥獸的古籍為基礎,再加上作者想像力所編撰而成。我以為書中所言之仙花異草,皆憑空想像,但想不到一經探察,不只在《山海經》,還有《淮南子》《報樸子》《太平廣記》《本草綱目》等等許多古書中都有記載。

因此我認為,這些神奇的草藥在古代是真的存在的,或許現在也有,只不過環境污染、天氣變遷,使得這些嬌弱的貴重草藥也消失了吧!更何況,古時許多帝王、道士都在追求長生不死之妙方,留下文書記載也不足為奇。

 

肆、    參考資料

 

1.        山海經

2.        —鏡花   王勇 編著

3.        中國神話故事  蕭志舜 編著

4.        花與花神  王孝廉 編著

5.          http://cls.hs./ORIG/all_source.asp

6.        http://www./blog/zoe791225&article_id=31832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