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痴”字不可缺

 秀水拖蓝 2012-04-22

上世纪70年代末,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曾经感动了一代人,文中的主人公画家常书鸿,为了拯救濒于毁灭境地的敦煌艺术宝库,毅然回国,来到大漠的荒滩进行保护和修葺工作,虔诚地做了一辈子敦煌守护者。

曾有人说,非凡之人必有非凡精神,行非常之举者必有非常之心志。常书鸿的非常人之举,就得益于一个“痴”字。“痴”字,《辞海》解释有三:一精神失常,二愚笨,三迷恋过甚。前两解,无非是指人笨傻,愚不可及,第三解“迷恋过甚”,意即要特别投入,专心致志,达到忘我的程度。古往今来,为真大师,成大事业者,少了这个“痴”字,那是万万不成的。

画家多痴。画家梁枢兼善篆刻,人称“石痴”;画家潘是稷长于水墨画,号“墨痴”;画家朱祺专攻山水画,号“痴嬾(lǎn)”。东晋画家顾恺之则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常书鸿自然也不例外,他毅然放弃了他在法国画坛正走向巅峰的人生之路,告别富贵生活,来到荒凉的敦煌,这一来就是一辈子,这就够“痴”了,而当日本学者池田大作问常书鸿,如果来生再到人间,将选择什么职业时,常书鸿毫不犹豫地说,“我还将是常书鸿”,去守护敦煌,去完成未竟的艺术事业。1994年,老人病逝于北京,他的故乡在江南西子湖畔,但他却要求把自己葬在了大漠深处,他要守护敦煌莫高窟。

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作画宜痴,痴则与俗相忘而不伤其雅。”也就是忘记俗世的各种干扰纷争,达到痴迷程度。因为对敦煌艺术的痴迷,常书鸿忘记了大漠的风沙、严寒、难以下咽的水和食物;他克服了经费紧张甚至发不出工资、无米下锅的窘境;他忍受了成年累月远离人世的寂寞,最艰苦时曾经只剩下他和两个工人,几近孤军奋战;他经历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种种不幸和打击。他也能深切地感受到种种痛苦,诚如他在日记里写的那样:“从我们到达莫高窟的第一天起,就感到有种遭遗弃的服‘徒刑’的感觉压在我们的心头,而这种压力正在与日俱增。”但他却“虽九死其犹未悔”,不管敦煌莫高窟的生活条件有多艰苦,他仍然坚持着,无论困难有多大,其信念一点也没改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常书鸿的劲,才有了敦煌艺术的重见天日,发扬光大。而以为核心的常书鸿精神在今天仍然大有弘扬光大的意义,因为,不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昌明,没有一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劲,想干出一番像样的事业来,也是不可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