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力开拓进取 仓储管理面貌焕然一新

 金禾谷 2012-04-22
努力开拓进取
中储粮仓储管理面貌焕然一新
-- 仓储管理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粮食仓储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建设了1100多个粮库,新增仓容1000多亿斤,并配套使用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和储粮技术,实现了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和储粮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管理事权分开,国务院决定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仓储企业,高度重视仓储工作,致力于打造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直把仓储工作作为公司的生存之基、立命之本来抓,按照“三个严格”的要求,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仓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央储备粮管理实现了“两个确保”,最低收购价粮和国家临时储备(储存)粮等政策性粮食做到了安全储存。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仓储管理和科技应用水平居于国际同行业领先地位,仓储管理面貌焕然一新。

  一、仓储管理实现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
  总公司接收中央储备粮管理权以后,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库存管理,推进仓储管理上台阶上水平,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纵观几年来发展历程,仓储工作大致走过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中央储备粮集并整顿。总公司成立初,各分公司开始从地方粮食部门接收中央储备粮的管理权,当时储存库点多达11700多个,点多面广,管理粗放,库存超期储存粮和陈化粮比例很高,均超过库存总量的10%,转手代储、露天储粮现象比较普遍,涉及数量达到1000多万吨,违规违纪事件时有发生。为尽快扭转工作被动的局面,总公司决定进行承储库点的清理整顿,充分利用国家投资建设新库和条件较好地方粮库装粮,对承储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合理制定了中央储备粮承储库点资格条件,严格资格审核把关。各分公司按照总公司的部署,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通过新库装新粮指标划转、陈化粮销售、库存实物转移及上收直属库等多种形式,大力集并粮食,撤减不符合条件的承储库点,利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储粮库点数降到了2300多个,撤并了5000吨以下的储粮点和存量1000吨以下的储油点,消灭了转手代储和露天储粮问题,中央储备粮承储条件得到根本改善。通过适时轮换和推广应用科技储粮技术,粮食质量大大提高,库存不宜存粮油比例正常,消灭了陈化粮。中央储备粮实现了布局优化、集中管理和专业管理,提高了政策执行力,稳固了“两个确保”的基础,同时也有力带动了地方粮食企业改制步伐,逐步走向市场化经营道路。截至目前,在中央储备粮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承储库点数量保持在适度合理水平。
   实施规范化管理。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全系统的仓储管理水平,总公司制定下发了《直属库管理规范》,对直属库机构设置、出入库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库容库貌、劳动用工和培训等各方面提出了统一管理要求,制定了中央储备粮帐卡簿和各种检查记录的统一格式,要求各粮库如实建立和完善各种手续和基础管理档案,详尽记录每笔粮食的来龙去脉,保证整个储粮过程有据可查,有效强化了储粮过程管理。为规范粮食出入库环节,总公司制定下发了《中央储备粮出入库流程基本规范》,要求统一出入库流程,完善出入库手续,将出入库责任落实到岗、到人,保证出入库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保证出入库环节粮食安全。各分公司认真落实总公司要求,狠抓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直属库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帐卡簿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储备粮管理情况,业务流程逐步规范,员工素质有较大提高,示范效应日益增强。直属库已经成为粮食仓储行业的标杆,中储粮作风、形象和员工素质已经得到广泛认知和认可。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多次视察,对此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推进储粮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总公司在实现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为适应新形势对储粮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2006年,总公司下发了《关于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并督促各分公司认真落实。各分公司按照总公司要求,细化方案,加强细节控制,对管理的各个细节进行完善和补充,对几年来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我“体检”,查找管理缺陷,堵塞漏洞,系统内掀起了“管理追求精细”的热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稳固“两个确保”的基础上,形成“流程细、操作精,指标细、控制精”的仓储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成效初步显现。总公司制定下发了《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考评办法》,每年对分公司仓储、质量和科技管理工作进行评比,极大地提高了分公司、直属库开展精细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愈发浓厚。特别是通过仓储考评,有效建立了各分公司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制,及时消除了管理隐患,保证了库存粮食安全。各单位对粮食入库、储存、出库等各环节细化作业流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证了流程合理,手续完备,环节紧凑,制约有衡,并明确了各个细节的责任。通过核定成本,保证在高效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实现成本最低。总公司制定下发了《保管员包仓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将储粮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并实行单仓核算。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包仓制大大提高了仓储人员的积极性,强化了责任心,节约了保粮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的效果非常明显。新疆、兰州、浙江等分公司直属库在深入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还通过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和提高管理水平。总之,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以来,管理责任更加清晰,管理目标更加明确,管理手段更加具体,“两个确保”的基础更加稳固,管理成本相应降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仓储管理制度形成了完整体系
  垂直体系运行初期,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制度严重缺失,一些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为加强和规范管理工作,总公司下决心要尽快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仓储管理制度化。两年间先后制定了《中央储备粮库存管理办法》、《中央储备粮代储管理办法》、《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监督检查办法》、《中储粮总公司直属库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重点解决了当时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2003年《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发布实施,总公司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仓储管理制度进行了整合修订,制定了《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对仓储管理各方面都作了原则规定,是总公司仓储管理的总纲。按照精细管理的要求,后来又陆续制定了《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考评办法》、《中央储备粮统贷统还直接管理暂行办法》、《最低收购价粮食储存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储备粮出入库流程基本规范》、《保管员包仓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政策性粮食仓储监管工作指导手册》、《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在总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各分公司、直属库结合辖区实际,相继制定完善了《代储中央储备粮管理目标考核办法》、《中心库考核办法》、《直属库仓储管理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保管员岗位责任制》及《保管员百分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这些管理制度,形成了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制度体系,使各项仓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管住管好中央储备粮,实现“两个确保”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直属库体系建设更趋完善
  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就是要求中央储备粮油由总公司系统各级单位直接管理和监管,最终目标是把全部储备粮油储存到总公司直属库内,由直属库直接管理。按照国务院授权,中储粮总公司对国家投资建设的粮库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因此,总公司始终把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划转上收直属库,作为完善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增强服务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司上下对此高度重视,努力争取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严格落实责任,全力以赴推动收库工作的开展。几年来,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粮局和农发总行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总公司直属库上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有关部门通过行政审批方式共五批明确总公司上收直属库323个,连同接收原国家粮食储备局移交的15个粮库,总公司直属库总数已达338个,基本建成了资产优良、人员精干的直属库体系。但随着国家赋予总公司的政策性业务不断增加,全系统的责任和任务相应加大,自有仓容和收纳能力仍然不足、监管平台还不完善等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总公司承担了国家最低收购价粮和国家临时储备(储存)粮等政策性粮食的宏观调控任务,库存粮食数量和储存库点成倍增长,管理平台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进一步完善直属库布局,充实监管平台,增强收纳能力,更好地实现“三个维护”,总公司多年来一直将接收国债粮库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国家对国债资产管理的有关要求,按照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总公司采取整体接管、重组等手段,逐步掌握了一部分国债项目建设粮库的管理权,增强了垂直体系的调控力。

  四、委托代储粮食得到有效监管
  受总公司直属库仓容不足等条件的限制,相当部分的中央储备粮仍需委托非直属企业储存,这部分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两个确保”的实现。由于非直属企业的权属问题,对委托储粮管理无法做到管事、管人和管资产统一,而受托库点的想法与我们管理中央储备粮的目标又不尽一致。同时由于粮食行业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些承储企业资产状况较差,潜在的风险很大,单纯依靠抵押以及分公司日常监管等措施很难保证粮食安全。为此,总公司一直将委托代储粮食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确保储粮安全。
  完善监管体系。总公司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起以中心库(直属库)监管为核心的多层次监管体系,即选定直属库作为中心库,赋予其监管职能,对其有效辐射区内的代储企业储粮进行监控,并承担相应监管责任。以此为核心,建立了“总公司-分公司-中心库(直属库)-代储库(直管库)”监管体系。同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各中心库均与非直属承储企业签订比较规范的《中央储备粮仓储保管合同》,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对中心库和非直属承储企业的工作考评及奖惩机制,对承储企业按照管理业绩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有效提高了委托储粮的管理水平。采取了派员驻库监管和实施远程监控等手段,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监控。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建立监管体系,采取有效监管的手段,委托储粮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总公司每年组织对库存粮食(含油)进行春秋两季大检查,并根据业务需要,不定期安排一些专项检查,重点强化总公司和分公司的随机抽查,使检查考核工作常态化。同时还按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组织开展每年库存检查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检查、通报、帮扶、整改、跟踪、考评的监督检查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系统仓储管理工作规范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储备粮质量稳定可靠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健康”的概念成为时代潮流并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新形势给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总公司顺应时代潮流,严格质量管理,对中央储备粮实行了全过程质量监控,采取多种手段确保粮食质量良好,使中央储备粮真正成为“安全粮”和“放心粮”。
  狠抓质量内控体系建设。制定了《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使质量管理各项工作有章有循。并建立了“总公司质检中心-分公司质检中心-中心化验室-承储库化验室”的质量检测监控网络体系,每个层级的检化验室都具备了中央储备粮出入库质量和储存品质各项指标的检测能力,有些分公司质检中心还具有粮油卫生、粮食化学品质和加工品质检测分析能力,并能够承担一些粮食质量方面研究工作。目前,100多个直属库检化验室通过了省级以上计量认证,21个分公司质检中心已经总公司验收确认,吉林、河南、江西3个分公司质检中心被选定为总公司质检中心,承担总公司统一组织的质量抽查检测和研究任务。在加强质量内控工作的同时,总公司系统还充分利用社会上权威质检机构主要是各省级粮食质检机构的技术力量,委托其开展粮食质量检测,作为总公司质量内控体系的有益补充。质量内控体系建设,为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中央储备粮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和总公司抽查情况看,库存中央储备粮质量较好,没有出现重度不宜存粮,粮食质量宜存率和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为储备制度建立以来的最好水平。储备粮从过去粮质较差的粮食变化为现在的优质粮食,成为营养、安全、绿色的粮食。中央储备粮的品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中央储备粮顺义直属库成为奥运专供面粉原料供应商。顺义库提供的小麦原粮通过了30多项指标的严格检测,质量和安全品质得到认可。
  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全过程质量控制是确保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即从粮食采购、入库验质、清杂整理、质量验收、库存质量监测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在粮食采购入库环节,各承储企业严格粮源采购标准,严把粮食入库质量关,并在粮食入库后由分公司统一组织质量验收,利用双重把关,保证入库粮食质量符合国家要求。粮食进入储存环节后,落实质量监控责任,及时监控质量变化情况,对不宜存和接近不宜存粮食及时安排轮换,保证常储常新。此外,总公司每年还组织一次质量专项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在全系统进行通报,时刻绷紧质量管理这根弦,确保国家粮食质量政策落到实处。近几年,针对粮食收获质量与国家标准存在差异的情况,总公司及时组织开展了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工作,及时掌握分区域分品种粮食生产质量实际情况,为粮食收购提供有力指导。实践表明,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对于改善和提高中央储备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质量管理与绩效挂钩机制。为树立质量管理意识,从2002年起,总公司建立了质量抽查情况通报制度,将每年国家有关部门和总公司质量抽查情况向分公司进行反馈通报,并从2006年开始对分公司仓储和质量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有效推动各分公司工作的改进和提高。2007年,国资委确定将中央储备粮油综合宜存率作为对总公司的业绩考核指标。总公司高度重视,按照不同地区储粮生态特点、粮食品种的储藏特性,将宜存率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分公司,建立了质量管理与绩效挂钩机制,严格了奖惩措施,充分调动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

  六、科技储粮水平全面提升
  总公司系统高度重视科技储粮工作,重点加强先进有效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几年来,全系统广泛使用三低(双低)、粮面压盖、仓房和粮堆隔热保冷等传统常规储粮技术,以及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微机测温等四项储粮新技术,逐步探索并推广应用通风自动控制、保水通风、膜下环流熏蒸、膜下环流均衡粮温、气调储粮等储粮新技术,并在近期重点推广了以氮气储粮为主的绿色储粮技术。这些先进储粮技术的普及应用,有力推动了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水平的提升,使总公司科技储粮水平居于国际同行业先进地位。目前,在保持粮食品质良好的前提下,中央储备粮储存期限平均延长1年左右。全系统储存期间中央储备粮损耗率(含水分减量)一般不超过1.0%,多数分公司和直属库损耗都控制在0.5%以内,有的直属库甚至实现了零损耗。中央储备粮低温准低温储粮比例逐年增加,“三北地区”低温储粮比例达到50%以上。储存期间化学药剂使用量逐步减少,北方大部分粮库只在粮食入仓时进行防治处理,其他时期不再使用化学药剂,南方一些直属库储存期间粮食熏蒸次数也大幅降低,取得了两年一熏蒸或三年两熏蒸的效果,福建、浙江等分公司中央储备粮免熏蒸率达到20%左右,贵州分公司免熏蒸率达到40%。在粮食烘干技术、减碎技术、物流技术等方面也取得很好效果,实现了节能减排、减损增效的目标,改善了粮食仓储作业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全系统还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有效解决了中央储备粮管理中的一些共性和急迫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系统共取得科研成果近70项,其中30多项获得专利,在省部级和国家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00多篇,许多科技成果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很强的实用性,推广应用后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统贷统还增强了公司的政策执行力
  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和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方式,增强总公司服务宏观调控的能力,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要求,总公司开展了中央储备粮统贷统还直接管理工作。各分公司根据总公司部署,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统贷统还直接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直属库直接管理的范围和力度。截至目前,中央储备粮统贷统还比例已由30%多上升到98.5%,除部分特殊地区及库点外,中央储备粮已基本实现了统贷统还,中央储备油已全部实现统贷统还。为保证统贷统还工作落到实处,总公司对几年来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制定了《中央储备粮统贷统还直接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对统贷统还粮食的管理行为。统贷统还使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的控制力大大加强,各项指令得到切实贯彻,规模优势得到更好地发挥,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抗击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时,落实中央储备粮调动指令非常及时,显示出强大的控制力和执行力。

  八、安全稳定促进了公司和谐发展
  安全生产事关重大。总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日常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做起,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了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一是抓组织机构建设。总公司、分公司和直属库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统领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二是抓规章制度建设。总公司、分公司和直属企业相继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预案,特别是根据行业特点编制的生产作业、防汛、防火和储粮化学药剂事故等专项应急预案,基本涵盖了全系统所有生产作业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预案明确了职责分工,规范了报告程序,健全了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了后勤和支援保障,确保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有效控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创造了条件。同时总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化了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有力推动了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管理责任的落实,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使安全责任事故处理做到有章可循。三是抓责任落实。全系统实行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度,总公司与各分公司、子公司,各分公司、子公司与所属企业都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并推行安全生产“问责制”。各直属企业与内部各岗位、各环节也都签订责任书,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使安全生产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和培训演练。总公司系统每年都将安全生产作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重要内容,并按国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每年组织开展防汛、防火应急预案演练,不断完善预案,增强可操作性,提高应急救援和实战能力。几年来,总公司系统经受住了重大洪涝、台风、冰冻雪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也经历了大规模粮食收储、烘干、集并、调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战锻炼,没有出现重大损失,确保了全系统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

  九、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础
  仓储管理是总公司的主业。仓储从业人员约占系统人员总数的一半左右,提高仓储人员素质对于提高全系统员工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司成立伊始,就把加强仓储人员队伍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目标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采用招聘、选拔、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由不同层次专业人才合理构成的、高素质的仓储员工队伍。据统计,实行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业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来,总公司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多层面培训,先后组织直接培训质检人员2100多人,保管业务骨干300多人,监管人员200多人,还选派4批仓储和质量管理技术人员赴国外学习培训。各分公司都积极开展辖区内保管员(防化员)、检验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自行组织培训的同时,总公司积极派员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的培训。2006年以来,粮食保管员和检验员实行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总公司组建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每年都按计划组织系统内相关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鉴定。目前,全系统通过中级以上技能鉴定人员1100多人,其中保管员高级工60多人、中级工530多人,检验员中级工480多人、高级工50多人,另有10多人取得国家职业技师资格。2007年,总公司系统派员参加了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保管员、检验员团体金奖,并获得保管员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目前,中央储备粮仓储人员已基本做到轮训一遍,实现了持证上岗,仓储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为全面提高中央储备粮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人才和技术保障。

  中储粮总公司是改革的产物,并在改革进程中得到发展壮大。仓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总公司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展望未来,国家赋予了总公司“三个维护”的重要职责,我们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任重道远,使命光荣。作为中储粮人,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仓储管理基础地位不动摇,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务实创新的精神,积极推动仓储工作进步,为夯实“两个确保”、实现“三个维护”、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