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插座,大安全

 水星之君 2012-04-23
小插座,大安全


日期:2012-04-20 作者:杨帆 来源:《新安全》

小插座,大安全

  一项针对插座行业的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消费者在购买插座时会仔细挑选。这种“得用且用”的心态,其实暗含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电源插座,消费者该如何选购?什么样的插座才是安全的?插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买插座:多看多试

  插座,学名“电源转换器”,又名排插、插板、插线板、电排等。一个符合标准的插座,一般由电线、塑料外壳、铜片、铜线和插头组成。目前我国的插座一般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前者电流为6A,后者为10A,按照目前进入居民家庭的电压220V-250V,那么计算一个插座的最大功率即额定功率的公式为:最大功率=电流乘以最大电压。以一个三孔插座为例,最大功率为10A×250A,即2500瓦。

  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插座时不妨多看多试。优质插座品牌标志明显,产品上明确标有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源性质符号、制造商标识及产品编号等技术参数。外包装上会有清晰的厂家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以及产品特性说明和产品合格标识。而劣质插座多为三无产品,标识模糊、参数夸大,同时也会缺少相应的厂商标识和联系方式。另外最好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一般在质量上和售后服务上都较有保障。

  首先,安全插座必须具有防漏电的特性。因潮湿、损伤、电线或产品老化、使用环境恶劣等原因,饮水机、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都有可能发生漏电现象。在漏电电流值达到30毫安时,人体就会有麻木或抽搐的现象发生,对大脑、心脏与神经都有损害,对于孩子更会有昏厥的危险。专家建议您:选用3A级IC漏电保护芯片的插座产品,此产品对电路漏电极其敏感,漏电电流在大于10毫安时,即进行断电操作,保护器自动脱扣断电实施保护,反应时间低于0.1秒,且在地线故障不通的情况时,该产品的保护功能仍起作用。

  其次,安全插座应当防过载。插座是负载最大,使用功率最大的用电设备,一个家用插座往往连接着多种用电器,常会出现电器过载情况的发生,应选用三合一开关技术的插座产品,此项技术集热动能过载保护+电源指示灯+开关为一体,在排除过载后,只需一个电源开启的手动动作,就可恢复热动能过载保护功能,避免因插座过载造成的电器设备损毁。在为电暖气、电磁炉、微波炉配置电源插座时,应考虑选择有过载保护功能的产品,特别推荐选用“三合一”开关技术的产品。

  其三,安全插座应具备双动保护门。提及“触电”,我们不难联想到家中的插头、插座儿童很容易接触到。而使用双动保护门技术的产品能够完全封闭带电孔,只有同时按下零火双孔才可使用,单独插入一个插孔时,压力要达到4公斤以上才能打开保护门,以儿童的力量无法达到。此技术可防止儿童使用异物捅插造成触电危险。专利技术可以使用电环境安全可靠。

  其四,安全插座应具备极性检测功能。家装业界迅速走热,买房后的装修工作,成为所有购房者的必修课,但由于有些装修人员的不负责任,引起零火线倒置的危险事故屡见不鲜。如何能够保护家人的人身安全?专家建议使用带有极性检测功能的插座,在出现地线缺失或零火线倒置的情况时,插座指示灯会自动亮起,并提醒使用者及时进行处理。目前市场上的插座产品,具有极性检测功能的厂商很少,购买时请认准有资质厂商,避免因选到劣质插座,造成财产与人身的危害。

  

用插座:八项注意

  为了让消费者全面掌握安全使用插座的方法,业内专家特别为您总结了八招供您参考:

  1.避免湿手插拔插头:因水是导体,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2.禁止用拽电源线的办法拔插头:次数多了,会把电源线与插头连接的部位拽断,造成电器无法正常供电。拽断的部位容易发生短路、漏电,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

  3.发现插座插头异常及时更换:当发现插座温度过高或出现拉弧、打火,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插头过松或过紧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更换。

  4.避免旧插座超期服役:插座超过使用寿命后,内部接插的铜件老化,外壳绝缘不良,随时可能发生外壳带电与接触不良现象,给使用者人身安全和电器安全带来伤害。因此消费者应有“插座使用寿命”的概念,让旧插座按时退休。

  5.避免“小马拉大车”:插座有一个主要指标,额定电流。要求插座所插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插座的额定电流,即不能用小马去拉大车,否则插座会发热,影响使用寿命、损坏电器甚至引起火灾。特别注意,不要将空调、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用电器插在额定电流值小的插座上使用。

  6.插头常擦拭:电器插头应经常擦拭,否则会在插头两极逐渐积灰尘或产生铜绿,增加插座与插头的接触电阻,使用时产生高温,进而影响插座的使用寿命或烧坏插座,甚至产生火灾。

  7.避免改变插头尺寸与形状:发现插头与家中的插座不相符,不少人喜欢采取改变电器插头尺寸或形状的方法。最常见的是将三脚插头中的接地脚掰断,插在两眼插座中使用。这样做的主要危害是导致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因三眼插头是斜脚的),降低家用电器供电的可靠性,甚至引起火灾。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家用电器该接地的金属外壳没接地,当家用电器的外壳因故障带电时,人体一旦接触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大量的统计结果表明:使用家用电器造成的触电死亡大多数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因此,当电器插头与插座的规格不对应时,一定要采取更换插座的方法。

  8.杜绝电源引线直接插在插座中使用:有些人使用移动式电器时,不用插头与插座连接,而是采取将电源引线直接插入插座,再用小木棒、一字形螺丝刀等插入插座孔,塞紧电源线引线。这种接法经常会引起接触不良、短路,轻则烧坏插座,重则引发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

  

装插座:选择位置莫随意

  插座的位置也很有讲究。如果随意安装,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插座位置要正确:明装插座距地面不应低于1.8米;暗装插座距地面不应低于30厘米,暗装的插座面板要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儿童活动场所应采用安全插座(带保险挡片的插座),或其安装高度不小于1.8米。厨房和卫生间的插座应距地面1.5米以上,空调的插座至少要2米以上。同一场所安装的插座高度应一致。

  插座接线莫随意:安装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中间上方应接保护地线(PE)。PE线在插座间不得串联连接,应单独接在接地线上。三孔插座的零线与保护地线一定不能接错。

  插座数量要足够:对插座数量,一般要求:两插座点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66米,即一个家用电器如不能自左侧接插座,定能自右侧接插座,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插座的数量分别不少于4、7、4个。

  潮湿场所安装密封型插座:家庭潮湿场所,例如厨房、卫生间,不宜安装普通型插座,以防发生锈蚀或漏电。

  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从家庭配电箱中直接接线:大功率用电器(空调、微波炉、电磁炉、洗衣机、电冰箱等)由于工作电流大,所用插座额定电流不小于10A。连接导线最好从进户配电箱中接出,选用铝心线截面积不小于2.5平方毫米;选用铜心线截面积不小于1.5平方毫米。对于一些常移动的电器可采用多用插座,但需谨慎使用,不要同时开启多种电器。确保使用安全。

  插座回路必须加漏电保护:家庭插座所接的电器基本上都是人手随时可触及的移动电器(吸尘器、落地或台式风扇和各种小家电)或固定电器(电冰箱、微波炉、电加热淋浴器和洗衣机等)。当这些电器设备的导线受损(尤其是移动电器的导线)或人手可触及电器设备的带电外壳时,就有电击危险。除挂壁式空调电源插座外,其他电源插座均应设置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为了防止漏电或触电的保护电器。当漏电保护器后边的电器、导线泄漏电流超过额定值(家用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小于30毫安,动作时间小于0.1秒)时,该装置跳闸,断电。它经常与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合用,形成防触电的双重保险。

  

新国标:禁售“万用插座”

  很多家庭可能都用过这种插座:扁的、圆的、两头的、三头的……几乎适配任何插头,这就是俗称的“万用插座”。这种插座依靠不规则形状的万用孔来兼容任何种类的插头,虽然很便利,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万用孔的不规则形状是为了适应所有插头,这意味着没有一种插头可以将插孔完全填满,所以插头松动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而插头与插座内部的接触面又过小,极易导致插座过热引起火灾。另外,由于万用孔开孔过大,儿童将手指伸入其中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普通插座,容易引起触电事故。为此,从2008年12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其中明确规定,生产厂家在2010年6月1日之后,全面停产不符合要求的插头插座转换器产品,而万能插座便是其中之一,并对插座转换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等进行了规范。

  那么,新国标和旧国标要求下的插座有哪些不同呢?品质好的开关大多使用防弹胶等高级材料制成,防火、防潮、防撞击等性能都较高。旧国标的万用孔插座,三相插孔与两相插孔是合在一起的,总共3个孔。现在按新国标生产的插座,三相与两相是分开的,总共有5个孔,插头与插座的接触面积更大,接触更紧密,能有效防止发热。安全性能高的插座插孔还装有保护门,插拔插头需要一定的力度。此外,还可以通过查看产品信息辨别新、旧国家标准的插座,比如,查看产品上是否有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标志,认准新国标的标准号GB2099.3-2008、额定电流电压值等。看产品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清晰的厂家地址和电话,以及使用说明和合格证。

  摘自《新安全》2012年第3期 作者:杨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